徐溫書似乎思考過深,沒有在意傅太游的反應,自顧自的說道:
“北戎和南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更該殺了!”
“等朕十八歲,一定要隨皇叔一起征戰(zhàn)沙場。殺盡所有的北戎人和南蠻人!”
傅太游聽了,有些莫名的心驚肉跳。
動不動就殺殺殺的,這哪里有個仁君模樣?
徐溫書還在思考:“不過相比起北戎南蠻,朕倒是更擔心寧王之類的諸侯!
“從最近應龍衛(wèi)傳回來的消息看,他們是越來越不安分了!
“傅公,你說到時候他們要是起兵造反了。朕是殺還是不殺?”
徐溫書眉頭一皺:“要是殺的話,天下的人都會說朕不顧親情,連自己的皇叔長輩都殺。他們會說朕是暴君……”
“可要是不殺,他們就會認為朕不敢殺他們,造反之事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被囚禁在宗人府里。這會助長他們的氣焰……”
“傅公,您覺得呢?”
傅太游后背發(fā)涼。
他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這個才十三四歲的小皇帝,竟然如此的令人害怕!
“傅公?傅公?”
見傅太游半天沒有動靜,徐溫書連忙喚了兩句。
傅太游猛然回過神來,有些不知所措:“這,這……陛下以為呢?”
這個問題他也不好回答。
畢竟這是屬于天家的事,他一個外臣要是參與其中,必定會招來不必要的是非。
徐溫書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傅公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朕在問他的……
“朕倒是覺得該殺!”
“而且還要還殺個干干凈凈!”
徐溫書冷冷的說了一句。
一陣風吹過,傅太游只覺得自己的衣服已經渾身濕透。
小皇帝這是要往暴君的方向成長!
傅太游甚至有些怕自己要是一個惹小皇帝不高興,小皇帝就要滅了他傅家滿門。
傅太游醞釀了一下措辭,然后開口說道:“陛下,治理天下,當有懷柔之心……”
徐溫書抬頭看了一眼傅太游,頓時有些興致缺缺。
他還以為傅太游能教出他皇叔那樣驚才絕艷的學生來,本人必定也是身懷大才。
現(xiàn)在看來……實在是和那些腐儒沒什么區(qū)別。
徐溫書聽著傅太游的話,有些昏昏欲睡。
片刻后,徐溫書開口說道:“呵呵,傅公說的對!
“以后朕一定記在心里。”
“明日傅公就正式去戶部任職吧,今天傅公一路舟車勞頓想來也是累了。還是早著回去休息吧,改日朕再向傅公請教治國之道!
傅太游聞言,識趣的起身道:“那老臣就先行告退了!
這時,董縣剛好從外面走進來。
徐溫書對著董縣說道:“董縣,替朕送送傅公!
董縣依舊是恭敬的回答道:“是,陛下!
……
傅家在北城有座院子,是傅太游當年在京為官時住的。
今晚傅太游就住這個院子。
“傅公,到了!
董縣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
傅太游愣了一下,才從剛才與小皇帝的談話中回過神來。
傅太游慢慢的走出了馬車。
“傅公您慢走,我就送您到這兒了!倍h慈眉善目的說道。
傅太游笑著對董縣問道:“董大監(jiān),陛下最近和什么人接觸過?”
董縣眼睛一瞇:“呵呵,傅公。恕咱家多嘴,陛下的事是我們這些人能夠打聽的嗎?”
傅太游聞言,點了點頭:“也是,也是!
說罷,傅太游轉身就走進了傅家院子。
董縣看了一眼傅家院子,然后轉身道:“回宮!
……
夜里。
常國公府上。
一道人影趁著夜色翻身進去。
書房里。
常國申還沒有睡。
他在等常威的消息。
“噗通!”
一道聲音響起,常威抬頭朝院子里看去。
常威拖著渾身是血的身體來到書房里。
常國申皺眉:“你這是怎么了?”
常威找了一個凳子屁股坐下。
“徐策派出了兩個八品高手,他們的實力很強。”
“我差點就回不來了。”
常威一回想起剛才被追殺的經歷就一陣后怕。
他堂堂八品中,竟然被兩個八品下的追著殺。
說出去都沒人信!
常國申聽了,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常威的實力他是清楚的,既然見常威都失手了。
那說明徐策對那傅太游真的非常重視!
“罷了,沒殺成就沒殺成吧。”
“以我們常家的勢力,也沒必要害怕一個傅太游。”
……
翌日,傅太游前往戶部任職。
朝中幾乎六七成的大臣都紛紛攜帶禮品到戶部拜見傅太游。
這些人在與傅太游交談的時候,都以學生自居。
而吏部這邊就顯得凄涼了些,但也有不少大臣前來拜訪。
這些人都是常家在朝堂上的中堅力量。
隨著兩個泰山級別的人物進入朝堂,靖朝朝局再次發(fā)生了改變。
沈家才被滅了沒幾天,結果又來了一個常家。
不過這次,常家不再是一家獨大。
因為傅太游在靖朝的地位,也不比常國申低到哪里去!
一早的朝會上。
還不等董縣說出有本即奏,就有一個中年御史出列道:
“啟稟陛下,臣彈劾傅滿學。此子……”
出列之人是一位御史,名叫王舉,曾經的沈家陣營,如今沈家被滅,他們也都順勢被常家接管。
他一上來就彈劾傅太游的二兒子傅滿學仗著家世欺壓百姓,橫行鄉(xiāng)里。
先從傅滿學的德行敗壞,行事霸道開始,后面上升到子不教父之過,最后開始上升到傅太游。
傅太游還沒有說話,他的一群學生們立刻就開始了口誅筆伐。
一場關于傅家和沈家的權力角逐就此展開……
徐策今天沒有上早朝。
他一大早就去了鐵山嶺。
雖然三十萬流民才到鐵山嶺沒有多久,但在蘇良翰、長孫覺明的管理下,已然有了一座大城的雛形。
為了方便治理,長孫覺明在最中央的位置修建了一個主城,負責日常的辦公和接見各路官員。
徐策慢慢的走在剛鋪好的青石板街道上,兩側也都是剛修建不久的各種樓宇。
甚至有的樓宇已經開始有人營業(yè),賣布的賣布,做酒樓的做酒樓……
街道兩側還有小販在賣著各種各樣的物品。
孩童的小玩具、冰糖葫蘆、面具、藥材、首飾……
鐵山嶺的百姓雖然過得還跟拮據(jù),但是總算不用再過居無定所,前途未知的生活了。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