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
真的太好吃了!
簡簡單單一個魚膾,使用了老面神的生抽之后,鮮味倍增,那滋味兒,簡直了。
而生抽,僅僅是老面神旗下眾多調(diào)味料的一種。
“伍某希望能夠多購買一些姜國的獨輪車,不知可否?”
姜國的獨輪車“吳靈之光”深受吳國百姓喜愛。
都說南船北馬,吳國是典型的江南,出行以船居多。
但并不是說吳國百姓就不使用車。
只是吳國水網(wǎng)密布的地形注定了馬車受到極大限制。
而獨輪車不同,它結(jié)構(gòu)簡單,車體輕便,最重要的是不挑路。
無論是城內(nèi)鋪著青石板的好路,還是城外長著草皮的爛泥路,又或者溪水潺潺的石子路,獨輪車都能輕松通過。
只需要一個人,就能輕輕松松推著四五百斤的重物健步如飛。
這令伍子胥看到了廣闊的前景。
翁胖子口中“每家每戶一把劍,供起來鎮(zhèn)宅、辟邪、改風(fēng)水”還有很多吹噓成分,不太可能實現(xiàn)。
但“每家每戶一輛吳靈之光,絕對是吳國百姓夢寐以求的事情。
對于貧苦百姓而言,劍的使用場景很少,可能十年八年都用不上一次。
但獨輪車不一樣。
每日勞作,獨輪車都能派上用場。
如果擁有車的話,還能專門從事運輸貨物的行當(dāng)。
吳國水運極為發(fā)達,然而并不是每個城市都方便行船,從碼頭到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距離,只能靠手提肩扛。
費時費力。
如果能換做獨輪車……
翁胖子笑著點頭,“沒問題!車價兩百個姜錢,運費的話……到岸價,二十個姜錢!”
這么便宜?
伍子胥覺得翁胖子答應(yīng)的太輕松了,于是補充道:“要之前‘吳靈之光’那種質(zhì)量,特別是那個輪子,要鐵軸的!”
車的精髓就在輪子上,獨輪車的車輪精髓就在輪軸上。
伍子胥也查看過,“吳靈之光”的車軸構(gòu)造巧妙,材料非凡,而且是使用法術(shù)鑄造而成。
直白說,那根本就是法器。
伍子胥找了好幾個鑄造名家,但是看過“吳靈之光”的車軸后,全都搖頭。
鑄造車軸的功夫,都能鑄造出一把傳世名劍了。
就算造出來了,老百姓買得起嗎?
兩百二十個姜錢就能買到一駕“吳靈之光”,伍子胥覺得自己賺大了。
畢竟,鑄造一把普通品質(zhì)的劍,就能換取一千個姜錢了。
跟姜國做生意,吳國幾乎是躺著賺。
這種財源滾滾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成就吳國的霸業(yè),自己就把名字倒著寫!
于是,伍子胥伸出手掌,“我們,一言為定!”
翁胖子抬手與伍子胥擊掌為誓。
“伍相,除此之外,我還有一筆更大的生意!”
“無論老面神醬料,還是吳靈之光獨輪車,從姜國運輸?shù)絽菄忌礁咚h、耗時甚多。行船的話還有風(fēng)浪之險……”
伍子胥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他覺得翁胖子謙虛了,除了以上諸多問題,沿途還有小偷、強盜、山精野怪等。
甚至某些不守規(guī)矩的國家或者地方豪強,也會見財起意。
所以,這個年代在外跑商,非常危險。
人們常說“商之利十倍于農(nóng)、農(nóng)之辛十倍于商”,卻故意隱去了一個真相——“商之險百倍于農(nóng)”。
種地,最多也就是沒有收成,餓肚子。
但經(jīng)商,一不小心就是身首異處。
種地,大不了揭竿而起,反了他娘的。
但經(jīng)商,通常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伍子胥為什么知道這些,因為他為了籌措錢糧,組織了幾支商隊,結(jié)果無一例外石沉大海,杳無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