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云夢澤的大建設轟轟烈烈展開。
象群被判“社會勞動”,差不多全體投入到云夢澤的建設中。
對人而言繁重、艱難的工作。
比如搬運千斤以上的重物,或者遠距離搬運數(shù)百斤重的石塊、原木。
在大象手中舉重若輕。
裝卸貨物由人來做的話,一輛牛車得配十多個人。
可是一頭大象能包圓三五輛牛車。
尋常人裝卸貨物還得“一二三”的喊號子,幾個人同時發(fā)力。
大象這里根本不用,鼻子一卷就穩(wěn)穩(wěn)拿捏。
尋常人夯實地基需要抬著石質(zhì)或者金屬工具反復捶打。
大象那柱子一樣粗的腿就是最好的工具,或者用鼻子卷著工具在地上哐哐捶打。
經(jīng)過簡單訓練的大象甚至能掌握搬磚和砌墻的技巧。
它們砌的墻又平又直,完美符合標準。
標準的板磚尺寸是為了契合人的手掌,這就使得磚塊很小。
一段城墻中需要用到更多的板磚,使用的粘合劑也隨之增加。
如果加大板磚的尺寸,甚至使用石條,城墻或者其他建筑會更牢固。
只是人們在反復權(quán)衡之后,選擇了方便,犧牲了實用。
越是古老的建筑,使用的磚塊體積越大,也偏好使用大塊的青石條。
就連鋪設路面也是如此。
青石條鋪的街道可以用數(shù)百年,石條都磨光磨圓了依舊能使用。
反而板磚鋪的道路,用不了幾年就粉碎、開裂、下陷。
有了大象參與勞動,就能使用更大塊的磚,更大塊的石條。
隨之而來的就是勞動效率提升、建筑強度提升。
想到這兒,岳川來到丹陽周邊的磚廠。
在磚廠里轉(zhuǎn)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一個小廟。
小廟不大,可是建得非常用心。
四周的地面墊高之后平整夯實,又用土咒進行硬化。
地面上還用刀雕出各種各樣的花飾、紋樣。
土咒硬化之后,這些花飾和紋樣也保留了下來,很是精美。
廟雖小,可是燭臺、香爐、供桌、神像一應俱全。
神像左邊是金蟾,右邊是玉兔,兩者中間還有一個面盆。
香爐中的香灰堆得滿滿的,還冒了個尖兒。
看得出,此地香火很是旺盛。
這時候,一個身影從供臺下鉆了出來。
看到岳川,那身影愣了一下,隨即驚喜道:“師父,您怎么來了?您是來拜土地公的嗎?呃……不是不是……”
岳川笑了笑,“我就是隨便走走,隨便看看!
小家伙用爪背蹭了蹭臉頰,隨即掏出一塊頭蓋骨,念咒施法后“嘭”的一聲化作人形。
“黃十四拜見師父!”
“不用多禮,起來吧!”
說完,岳川滿意的看著磚廠。
這是姜國投資的,骨干成員也都是姜國瓦缸寨抽調(diào)過來的。
窯廠主是南郭合的弟子,后來跟隨大黃,得到大黃傳授土咒,走上一條特殊的修煉道路。
現(xiàn)在,瓦缸寨又把搬磚神功帶到楚國,造福楚國百姓。
連帶的土地廟也被工匠們帶了過來。
“咱們的人在楚國還習慣嗎?”
黃十四苦笑,“回師父的話,實在不習慣,不過我們的人能克服困難!
岳川明白,楚國太窮了。
丹陽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楚國人自己都受不了,更別說姜國人了。
當今天下,姜國可以說是最繁榮、最富庶、最文明、最先進的國家了。
從姜國到楚國丹陽,無異于從華夏到非洲援建。
岳川又問道:“具體是哪些困難,你說說,我會給你們想辦法!
“師父,主要是衣食住行方面。楚國濕熱,咱們的工人干的又是體力活,動不動就是一身汗,衣服黏在身上很難受。光膀子的話又怕蚊蟲叮咬,這里的蚊子太毒了,一口一個包!
“你沒有帶蜂巢嗎?”
“帶了,不過水邊滋生蚊蠅,蚊蠅太多,咱們的蜂巢族群規(guī)模還沒上來,能控制的范圍有限,估計下個月就好了!
“那就再加一個蜂巢,一個不夠就加十個!這種事情,你應該直接報給我!”
黃十四縮了縮脖子。
它本以為這是小事,用不著勞煩師父。
不就是蚊蟲叮咬么,讓工人們多忍忍就是了。
誰知道惹得師父不高興了。
“徒兒知錯,還請師父責罰!
“算了!”岳川擺了擺手,“記住,咱們土地廟就是給群眾解決困難的,群眾事無小事兒,不要總覺得死人了才是大事。對群眾的冷暖苦寒不聞不問,視而不見,那是木雕泥塑,不是土地公,也不是仙家!”
黃十四聽得渾身汗毛豎起。
它之前一直在土地廟修行。
上次入世去姜國,它沒報上名,這次好不容易搶到名額了。
要是因為一件小事被趕回去,以后還怎么抬頭?
真要那樣,自己就是黃家第一個被退貨的了。
“是,師父,徒兒謹記師父教誨!”
“你跟我來!”
說完,岳川便向水邊走去。
黃十四不敢怠慢,連忙跟了上去。
岳川背著雙手,目光緊盯著水面。
黃十四挺直腰桿陪在旁邊,一句話也不敢說。
許久之后,水面浮現(xiàn)出一團陰影。
黃十四低聲道:“師父小心!”
說完,它擺出戰(zhàn)斗的架勢,眼睛也冒出兇狠的光芒。
“沒事,自己人!”
隨著岳川的話,一個蛤蟆精浮現(xiàn)出來。
“小的見過河神大人!
黃十四:???
岳川說道:“這里蚊蟲太多了點兒,你帶些子孫在這里巡視,把蚊蟲清理一下,水里的卵和幼蟲也不能放過。”
“是!”
岳川又指了指邊上的黃十四。
“這個是我的弟子,專門守護這座磚廠,你們以后要好好配合工作!
兩者對視一眼,眼睛中滿是疑惑。
配合工作?
配合什么工作?
一個管水里的,一個管地上的,毫無交集。
岳川說道:“磚窯的基礎建造的差不多了,工具也都備齊了,用不了多久就能開工了。我們的磚廠有點特殊,不燒火,而是用法術(shù)!
“河神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你清理水底的淤泥,把淤泥運送到岸上,瀝干水分。接下來黃十四它們負責淘洗淤泥,打成磚坯,做成磚石!
蛤蟆精還以為什么苦差事呢。
聽到這話,心中忍不住冒出一句“就這”。
“河神大人放心,小的保證完成任務!
岳川又轉(zhuǎn)向黃十四,“磚廠這邊你負責,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絕對沒問題!”
黃家都是搬磚出身的,土地廟的每個黃家成員都是從搬磚開始做起,管理磚窯根本不成問題。
岳川掏出一張紙,“這是板磚的尺寸,你讓工匠們調(diào)整模具,安排生產(chǎn)吧!”
黃十四接過來瞄了一眼。
它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這叫磚?門板大的磚,干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