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青玄等人商討“全民幸!睍r,南郭小院也在進行著相同的討論。
閉關(guān)一個月的龍陽終于出關(guān),約了眾人在南郭小院小聚。
很奇怪,這次竟然是龍陽出錢,在稷下飯莊訂了一桌酒席。
龍陽請客,而且是出錢的那種!
破天荒頭一遭。
南郭小院眾人能來的都來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龍陽端著酒杯長長嗟嘆一聲,一邊“唉”一邊搖頭。
眾人正疑惑時,旁邊的翁胖子率先開口。
“大王可有心事?”
眾人齊齊翻白眼。
這還用你說?
龍陽說道:“我在思考,如何令姜國百姓真正幸福,如何令天下百姓幸福,如何令眾生人人如龍!”
翁胖子問道:“大王思考出來了嗎?”
眾人暗道:翁胖子平常挺聰明的人,今兒個是怎么了,哪壺不開提哪壺。龍陽要是思考出對策,還會這樣?
然而,龍陽將酒杯座在桌上,重重點頭。
“思考出來了!”
翁胖子一秒鐘的猶豫都不帶有,笑嘻嘻說道:“恭喜大王!”
這下子,眾人終于回過味了。
一唱一和,一捧一逗。
大黃最先問道:“君上既有良略在懷,必為天下人所用,何須這般憂愁?”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君上可是有所顧慮?”
“君上勿慮,我等愿為大王分憂!”
龍陽這才嘆一聲,緩緩起身。
“不瞞諸位,之前面對天神、面對魔君時,我心中畏懼、迷茫,甚至退縮!
“我雖自詡天縱之資、絕世英才、古今罕有、未來難尋,可畢竟勢單力孤!
“我能代表的,只是我自己,而天神、魔尊,他們背后是無數(shù)個存在了不知多少萬年的強者!
“上古時代,軒轅白日飛升!”
“也許軒轅飛升之后,立刻泯然于眾,成為天神中最低級、最普通的一員!
“我們?nèi)俗逯腥f中無一的強者,在天神中,只是最底層!
“我終其一生,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是比肩軒轅!”
“我窮盡畢生之能所能達(dá)到的高度,也就是天神中最低級的小兵!
“至于魔尊那種級別的強者,我連他的腳尖都摸不到!
“我一度覺得,與其耗費畢生時間、精力、心血,去做一件注定不可能有結(jié)果的事,還不如及時止損!”
“可是我又不甘心!”
“我必須做點什么,我多做一點,我們的子孫后代就能少做一點!
“如果我能把所有的事做完,我們的子孫后代就能永立世界之巔,端居大千世界頂流!
“可是,我生卑微,宛如螻蟻,而前路宏大,譬如烈日!
“我竭盡所能,也不過是化出雙翼,變作飛蛾,去撲火!”
龍陽背對眾人,仰頭看著枝葉茂盛的白果樹。
枝葉搖晃,縫隙中灑落的陽光依舊刺得人睜不開眼。
可龍陽強忍著本能,一眨不眨,直視太陽。
眾人集體沉默。
連龍陽這種天才都心生頹廢,更何況他們。
唯獨岳川。
他從龍陽的話語中想到了更多。
從數(shù)學(xué)角度來看,這就是“零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零”。
趕超神魔這件事,沒有任何希望。
無論付出什么樣的努力,付出多少努力,結(jié)果都一樣。
用語文的方式來說,這就是“若無呷蜜意,請勿攀花枝”。
注定沒結(jié)果的事,就不要開始。
給他生個孩子就是結(jié)果了嗎?
不是!
遠(yuǎn)遠(yuǎn)不是!
權(quán)貴階層,是普通人無法觸及的遠(yuǎn)山。
到不了、爬不上。
能看見,卻看不清。
從感情角度,龍陽方才的那番話非常清醒、非常理智。
死纏爛打,就是舔狗。
舔到最后,一無所有。
明智的做法就是摒除雜念,找回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biāo)。
然而,人生不是語文題,不是數(shù)學(xué)題,更不是情感雞湯。
姜國沒有選擇!
人族必須強大起來,超越神魔。
許久,龍陽轉(zhuǎn)回來,瞳孔中仿佛有火焰在跳動。
“諸君都是人族大賢,是人族最優(yōu)秀也最強大的存在!”
“諸君無論出將入相,還是做一田舍翁,都能名揚天下,永垂青史。”
“諸君沒有必要與我一道,趟這趟渾水!
“所以,我希望諸位能離開姜國!”
“去四方收徒、教學(xué),傳授你們的學(xué)識和思想。”
“希望諸位……能為我們?nèi)俗灞4婊鸱N,為子孫后代保存一線希望!
龍陽這番話說得用情至深。
然而,翁胖子原地蹦起,人還沒落地就已經(jīng)雙腿蜷曲做跪拜狀。
“咚!”
地面震動,桌面上的杯杯盞盞也一陣叮當(dāng)晃動。
“大王,我生是姜國的人,死是姜國的鬼,我翁家祖墳就在姜國,我哪也不去!”
龍陽頓時氣急。
他一腳踹在翁胖子身上,“我說的是真心話!都是肺腑之言!”
這一次,龍陽是真的希望眾人離開。
就像之前在洛邑城外的諸侯那樣。
然而翁胖子梗著脖子說:“臣說的也是真心話,也是肺腑之言!”
龍陽更尷尬了。
本來不是演的,這回比演的還像演的。
眾人無語。
眾人原本就沒打算走,現(xiàn)在被翁胖子這么一攪和,更不可能走了。
孔黑子站起身來,向龍陽拱手拜下。
“某飄零半生,未遇明主,直至姜國才一舒胸臆,一展抱負(fù)!
“某常聞,魂失身為鬼,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姜國,實乃某之根、源!”
“若失姜國,某雖茍活百世,與冢中枯骨何異!”
其他人紛紛表達(dá)“與姜國共存亡”的意思。
古人重義輕生死。
為了一句承諾,可以前赴后繼,死不旋踵。
為了心中的道義,可以輾轉(zhuǎn)萬里,為一群毫不相干的人捐軀、舍命。
對很多人而言,活著是痛苦的,死亡是幸福的。
于是有了“刎頸之交”,有了“同生共死”,更有了“殉道”!
姜國對眾人,遠(yuǎn)不是“知遇之恩”那么簡單。
眾人對姜國的感情,也不僅僅是“道義”。
比這個更高!
只是一時間不知道用什么詞來表達(dá)。
眾人都發(fā)表意見后,不約而同看向沉默的岳川。
岳川沒有立刻表態(tài),而是笑著向龍陽點頭。
“君上,不如直接說出你接下來的想法,我們要怎么干?又……怎么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