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聽到腦中響起系統(tǒng)發(fā)布任務(wù)的聲音,她竟有一種松了口氣的感覺。
這是第一次,她覺得系統(tǒng)任務(wù)不僅及時,還正合她意!
她深呼吸了一口氣,調(diào)整了一下面部表情,走向了那一桌四人的年輕客人。
“你們好,打擾一下。”她微笑著對那四人說。
那四個年輕客人其實早就注意到,這店里有個很漂亮,別說男生,女生都想多瞅兩眼。
此刻這個“服務(wù)員”過來跟他們說話,這讓幾人都有些詫異。
他們并沒有什么需要服務(wù)的地方啊……
藍(lán)衣女孩看向蘇醒的眼神略帶一絲警惕,開口問道:“你有什么事嗎?”
蘇醒說:“倒也沒有什么大事,就是想糾正一下這位先生的某些說法!
她手心朝上, 沖那位小辮兒男做了一個手勢。
小辮兒男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的漂亮女兒,問道:“哦?你要糾正什么?”
蘇醒說:“第一,我國才是茶的起源國!第二,最好的紅茶產(chǎn)自我國,工藝也源于我國!第三,日國的茶道文化也是從我國傳過去的!日國的點茶源于我們宋代的七湯點茶法!”
蘇醒的聲音鏗鏘有力,沒有一絲的猶豫!
她的聲音雖然不是非常大,可也足以讓周圍的客人都聽到了。
很多人都向這邊看了過來。
蘇老爺子、鄭老爺子,蘇大伯等人也聽到蘇醒的聲音了,他們也都十分驚訝的看向了她。
蘇鈺剛給一桌客人上了兩杯奶茶,聽到堂姐的聲音,她也回過頭,瞪大眼睛看向蘇醒。
蘇家?guī)兹硕甲哉J(rèn)為很了解蘇醒的性子,說好聽點是文靜內(nèi)斂,實際上內(nèi)向膽小,根本不善于與陌生人打交道。
雖然這次見面,他們都感覺到蘇醒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可這忽然去糾正陌生人關(guān)于茶文化錯誤認(rèn)知的做法也太不蘇醒了!
蘇家?guī)兹说难壑樽佣家舻厣狭耍?br>
小辮兒男聽到蘇醒這番話,仿佛聽到了什么笑話一般,“噗嗤”一下笑出了聲,“小妹妹,你怎么不說世界都是華國的呢?”
蘇醒忽然想起了后世網(wǎng)絡(luò)上的一句話:如果誰穿越到始皇時代,給老秦一張世界地圖,也許世界真就是我國的了……
蘇醒拉回自己跑偏的思路,直視小辮兒男,“你不相信是么?那我給你講講真正的茶起源,唐代著名的茶學(xué)家陸羽在《茶經(jīng)》的第七篇《茶之事》中寫記載’三皇炎帝,神農(nóng)氏,周魯周公旦’,就是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神農(nóng)食經(jīng)》上寫’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距今有5500年到6000年的歷史……”
小辮兒男打算蘇醒的話,“神農(nóng)什么的,只是神話傳說而已,連確切的年份記載都沒有,這算什么?拿神話當(dāng)起源,你也太逗了吧!”
蘇醒微微一笑,“就算神農(nóng)是神話,茶圣陸羽不是神話吧?而且,我還沒說完呢,你急什么?”
小辮兒男被噎了一下。
蘇醒語氣不急不躁的說:“我國對野生茶的利用有5000多年,西周時期開始有人種茶,距今也有3000多年了,東晉時期的史學(xué)家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巴志》中就有記載,武王伐紂時期,巴國向周武王納貢,其中就有茶葉,說明我國在那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人工培育的茶葉了!
她頓了頓,繼續(xù)道:“《爾雅.釋木》中記載的’槚,苦荼!鋵嵕褪遣,’荼’是’茶’的古稱之一,兩晉時期的學(xué)者郭璞注說’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我國的歷史文獻(xiàn)典籍中,荼、 槚、蔎、茗、荈等都是茶的古稱,另外還有許多雅稱,如:瓜蘆、葭荼、酪奴、瑤草、瑞草魁、不夜侯等等!
此刻周圍已經(jīng)鴉雀無聲了,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蘇醒身上,連路過的游客都停住了腳步,看著這個侃侃而談的女孩兒。
白衣女生也聽得有些入神。
寸頭男生和藍(lán)衣女生則對視一眼,又瞅了瞅臉色不太好的小辮兒男。
“能證明我國是茶起源國的文獻(xiàn)詩詞等實在是太多了!《詩經(jīng).谷風(fēng)》里寫’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西晉杜育的《荈賦》中寫’靈山惟岳,奇產(chǎn)所鐘。瞻彼卷阿,實曰夕陽。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露之霄降。’;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進(jìn)艇》中也有這樣一句,’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小辮兒男生聽得頭暈?zāi)垦,又打斷了蘇醒的話,“可是英國人貝爾登的《阿薩姆的茶樹》和布萊克寫的《茶葉指南》上面也有很多史料,證實茶的起源在印度……”
蘇醒看向小辮兒男的目光變得越發(fā)銳利了,“你相信那兩個英國佬可笑的謬論,卻不相信我國幾千年延續(xù)下來的文明傳承?!”
小辮兒男生臉色青紅,張了張嘴,卻一時間說不出什么有力的反駁話語來。
蘇醒盯著小辮兒男生,又說道:“你那么推崇印度的茶葉?那我就給你講講,我國的茶葉樹苗、樹種以及制茶工藝是怎么被英國人盜竊,怎么傳入印度的!那是因為一個英國人,他是一個植物獵人、一個竊賊、一個間諜!他叫羅伯特.福鈞!”
“曾經(jīng)的千百年來,我國一直壟斷世界上茶葉的產(chǎn)銷環(huán)節(jié),種植、采摘、各種工藝制茶、批發(fā)、出口……一切都皆由我國獨享,這讓許多國家都非常眼紅,他們也想種植茶葉,但無奈茶葉的種植、制作等核心技術(shù)一直掌握在我國手里,他們只能花錢從我國進(jìn)口!
“英國東印度公司一直對我國的茶葉虎視眈眈,1848年,東印度公司派出植物學(xué)家羅伯特.福鈞潛入我國,他改了名字,剃了前額的頭發(fā),接了發(fā)辮,穿上了長衫,偽裝成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國民,在我國潛藏多年,偷盜了數(shù)萬株茶苗,一萬多顆茶籽!1851年,他從我國帶走了8名制茶師,以及茶種、茶樹、制茶設(shè)備等,一路到了印度!讓我國的茶葉和制茶技術(shù)在印度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