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余樂,沒人注意到船老大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貪婪和狠毒。他瞥了眼余樂手上的銀票,又迅速裝作無事人一樣。
一疊銀票?余樂總是冷不丁給自己一個驚喜。王孝武將信將疑地接過包裹,包裹很輕,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一看,果然有一大疊銀票,面額有一千兩的、兩千兩、五千兩,甚至一萬兩的都有!出票的都是日升昌、寶豐隆、天成亨、正通等知名大錢莊。粗略估摸著有幾十萬之多!這份巨額之財讓他感到震驚,但更讓他感動的是余樂的誠實和善良。若上繳給朝廷,乃大功一件。正在感慨間,底部滑落一本小冊子,剛好掉在腳底下,未等王孝武拾起,冊子封面上幾個瘦金體的大字便映入眼簾,上面赫然寫著:“販糧賬簿!
王孝武一邊翻看一邊心臟狂跳,好!好!好!一筆一筆賬目事無巨細全部登記在冊,周家果然通過漕運暗通乾軍販賣私糧,從李家港入海,沿著海岸一路北上,到達平島,再由乾軍前來轉(zhuǎn)運。賬簿居然在余樂懷里揣著!正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王孝武立即從懷里掏出一把匕首,正色說道:“小樂子,這把刀跟了我好多年!拿著,就當獎勵給你了!
余樂感激地點頭,他的眼中閃爍著淚花,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么一天,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肯定。他接過刀,鄭重地對王孝武說:“謝謝您,王大叔。您說我和唐鵬是您的親兵,你說話算數(shù)嗎?”
周圍的鐵血內(nèi)衛(wèi)們聽到后差點摔倒在地。
王孝武一愣:“我說過嗎?”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余樂還記得王孝武審問姚興時說的話:“你審問青手幫幫主時曾經(jīng)說過,我們倆是你的親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呃……”王孝武竟然無言以對。
唐鵬憨憨地補了一句:“那我們能算鐵血內(nèi)衛(wèi)了吧!
————————
就算是在四月,北方的小山丘上也依稀能看到皚皚白雪。寒冷的風席卷大樂城的皇宮,吹得枯枝敗葉飛舞,形成一個個小漩渦。冷冽的氣息籠罩著皇宮,讓人不禁打起了寒顫。雖然已經(jīng)是春天,但這寒冷的氣息依然讓人感覺到冬天的存在;蕦m內(nèi)的宮女們緊緊裹著衣袖,躲在角落里避風。
在御書房里,梓香裊裊,香爐里燃著幽香四溢的檀香。書架上擺滿了古籍善本,金字紅線,封皮斑駁,顯得格外珍貴。寒風又悠然穿過金碧輝煌的書房,帶動檐上透質(zhì)的琉璃鈴,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回蕩著優(yōu)柔的余韻。書房內(nèi)燃著一盆炭火,偶爾有木炭輕微的“嗤嗤”炸裂聲,倒是顯得室內(nèi)一片溫暖而靜謐。
一位孩子聚精會神地翻閱著古本,突然向身邊的漢子問道:“父皇曾說過:攻取燕京如同砍伐大樹,必須從四周慢慢砍伐,達到一定程度大樹就倒下!覀兊拇筌娝奶幑ヂ樱喑瘒鴦萑账,我們國力日強,那么大都必將能奪取。付太師,是這樣嗎?”
這位漢子名叫付德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看著像是武人,卻神情文雅,給人以溫潤如玉之感。他慈愛地看著孩子說道:“皇上,先皇說得極是。中原百姓造反,兵禍四起,極大地消耗了燕朝的國力,燕朝皇帝已經(jīng)沒有余力鎮(zhèn)壓,更沒有精力抵抗我們的進攻!
這位孩子便是大乾年幼的永昌皇帝—宇文順吉。他心中想念已故的父皇,時常召見付德彪陪著自己,因為他是父皇生前最信任的人。他歪著腦袋,好奇地問道:“為什么有那么多百姓反對燕朝呢?他們的皇帝在干什么?”
“問得好!”付德彪面對機敏聰穎的小皇帝,贊許之色溢于言表:“燕朝的皇帝叫太聰皇帝,他非常勤政,但僅此而已。燕朝閹黨和文臣斗爭不斷,皇帝借宦官之手濫殺大臣,其中不乏忠臣。導(dǎo)致君臣猜忌,無人為皇帝賣命,政令無法實施。加上中原災(zāi)禍頻發(fā),糧食歉收,百姓無糧可吃又得不到朝廷的救助,對他們來說等著活活餓死不如揭竿造反。燕朝皇帝為了鎮(zhèn)壓百姓造反,勢必要用兵,而軍餉從何而來?”
小皇帝答道:“征賦稅。”
付德彪繼續(xù)啟發(fā)道:“那么稅收從誰那兒收?”
“自然是從百姓頭上征收!毙』实垡贿吇卮鹨贿呺[隱感到有些不對勁兒。
“那么,農(nóng)民已經(jīng)失去了生計,無糧可吃,還要向朝廷上繳賦稅,他們會怎么辦?”付德彪很喜歡看小皇帝思考問題的樣子,拋出下一個問題。
“又是揭竿造反!庇啦弁嶂X袋,托著圓圓的腮幫子說道:“那豈不是進入了死循環(huán)?”
付德彪又問:“回答的太對了!太宗皇帝在世時,就曾下旨,乾軍所到之處皆免賦稅。這是為什么呢?”
“是為了安撫民心,讓其安心歸于大乾的治下!蹦暧椎挠啦实勐曇羟宕嗤噶。
“嗯……孺子可教也!备兜卤敫械椒浅P牢俊
“付太師,這幾日怎么沒見到三叔和六叔?”永昌帝突然問道。
付德彪喃喃地說道:“誠親王和恭親王正統(tǒng)兵前往鹿鳴關(guān),也許燕朝傾覆就在眼前!
此時,他的思緒飄到了遠方。四月初四,即十日前,他上書道:“中原混戰(zhàn),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桑田荒蕪,生靈涂炭,思擇令主,以圖樂業(yè)。太宗皇帝兩次率兵深入中原而復(fù)返。彼必以我為無大志,為金帛女子是圖,因懷疑貳。今當申嚴紀律,秋毫勿犯,宣諭進取中原之意。官復(fù)其職,錄賢能,恤無告,大河以北,可傳檄定也!闭\親王看后,當即決定出兵鹿鳴關(guān)。
大軍離開多日,想必已經(jīng)到了鹿鳴關(guān)。
縱觀歷史。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哪個朝代能保江山永固,萬世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