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暖和還好,大冷天就太遭罪了。
而且她是護士,本身也是要值夜班的,晚上上下班太遠的話,路上還會有危險。
所以,住的近一點,是最佳方案。
喬紫琴這倒是沒意見,只是有些疑慮,他家這么多兄弟……
柴向榮就笑了:“對外就說,我是入贅你家的,我?guī)е值軅儊砟慵易,別人只當我家厚臉皮,要侵吞你家的房產(chǎn),只要你心里清楚堅定,咱們不懼流言蜚語。”
無非就是被說嘴議論一下,對于他們兄弟幾個來說沒什么大不了的。
反而她家的小院住了人,又是體型彪悍看著就不好惹的兄弟幾個,旁人再想欺負她孤弱無依,要打她的主意,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了。
“到時候我們把你家的房子翻修一下,再往上疊蓋一層,這樣房子多,住的開!
喬紫琴想了想,同意了。
柴向榮就道:“等你下早班的時候,或者放假休息的時候,咱們再回老宅去住!
畢竟一家人住,在老宅更松快自在些。
時間走入四月中旬,柴家兄弟幾個幫忙把喬紫琴的家重新翻新,建了一幢很氣派結實的二層小樓,連院墻都用的青磚大瓦,結實的不得了。
喬紫琴終于結婚了,柴家兄弟也都住進了她的小院。
醫(yī)院里大家吃了他們的喜糖,紛紛表示祝賀。
但此時,知道柴家情況特殊的,就只有葉舒一個而已。
之前滯留在荒原地區(qū)的家屬也陸陸續(xù)續(xù)全都搬到了長街附近的院子住下,孩子們也按照年紀紛紛入了學。
葉舒的針灸課也按計劃開課,幾個課時下來,葉舒還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學針灸的好苗子,一個是楊醫(yī)生。
另外兩個是一對夫妻,就是楊醫(yī)生之前說的,考上了第一人民醫(yī)院卻沒來任職,反而去了鄉(xiāng)下支援醫(yī)療的兩人。
女的叫邱蓉,男人叫鄭成業(yè)。
葉舒有個習慣,就是一邊上課,一邊隨手記點筆記知識點,一來是能做到重點教學,二來也是加強一下自己的知識點。
但她寫的很籠統(tǒng),點到為止,基本都是一兩個字就能概括一整句話。
因為她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也自由一套教學方法,她寫的筆記,也就她自己能看得懂。
結果,這套筆記稿子,在五月底的某天,不見了。
針灸課已經(jīng)上了八節(jié)課,一些基礎的知識葉舒都教的差不多了,所以決定:
“你們大家回去練習鞏固一下,下堂課提前一個小時到,我們做一下小節(jié)測試,按照大家的學習進度,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調(diào)整!
葉舒之所以只收五六個人,為的就是能準確地把握住每一個學員的學習進度,從而調(diào)整她的教學計劃。
講究的就是一個因材施教。
因為她覺得,教針灸理療其實和教中醫(yī)是一樣的,并不是十分的適合批量的學習復刻。
批量的學習復刻只適用于領進門,其中內(nèi)里的各項理解和應用,還得看每一個學員的深層次領會的程度。
到目前來看,她覺得大家學習領悟的還算不錯,但還得再摸個底,才能知道究竟。
邱蓉問葉舒:“咱們大概還要學多久才能畢業(yè)啊?”
葉舒:“學針灸不能著急的,你們現(xiàn)在才剛剛淺淺入門,我也要按照你們的學習進度進行調(diào)整,如果你們領悟的夠快的話,我的教學進度應該已經(jīng)過去了四分之一,平時你們也得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