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海平跳出來,文賢貴就嚇得差點(diǎn)半途而廢了,這回是直接嚇得退后一步,彎下腰去從水底摸出一個石頭,怒喊道:
“你他娘的,果真是來算計(jì)我們的!
海平伸手一擋,趕緊解釋:
“別打,我要是算計(jì)你,那就不會說出來了。”
說的也是,文賢貴沒有擲出手里的石頭,又問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海平說出了心里話:
“我不想替孫局長賣命,我們走吧!
海平說的是大事啊,石寬帶馬世友去找宋老大,那肯定是回不來了;貋淼闹挥旭R世友帶著警察,那是來抓他的。文賢貴哪里還有神情繼續(xù)和劉夢君爽下去,爬上了水埠,一邊穿衣服一邊說:
“那就趕緊逃吧,不然一會馬蛋帶人來了逃都逃不掉了!
海平指著水埠里一臉錯愕的劉夢君,說道:
“她呢,她怎么辦?”
文賢貴的腦子可不像其他人,他認(rèn)為既然是出逃,那就不要帶上劉夢君,劉夢君雖然是個人質(zhì),但也是個累贅啊,便咬牙說:
“弄死,留著就是禍害!
劉夢君嚇得大腿旁一熱,尿都流了出來。他雙手合十,給兩人拜著求饒:
“別殺我,你們都睡過我了,不能這么無情把我殺了,你們不帶我走,我回去了也絕對不會告發(fā)你們,帶我走,我就盡心盡力伺候你倆,只要你們別殺了我。”
要?dú)艟,海平還是下不了那手的,他十分的猶豫。
穿得了衣服,文賢貴冷靜了不少,他眼珠子一轉(zhuǎn),又對海平說:
“她白白嫩嫩,睡著挺舒服的,就這樣弄死了可惜,想必馬蛋也不可能這么快把警察帶來,你先下去和她樂一樂,我休息一會,等緩過勁了,再來過把癮。逃亡的路上可不好過,現(xiàn)在有女人就先享受享受。”
看一個不穿衣服的女人在水里,別有一番風(fēng)味。海平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文賢貴這樣一提議,他就立刻脫掉衣服,跳進(jìn)了水埠。
文賢貴回到了破屋,看到海平買回來的那些餅,暗笑了兩聲,拿起一個放進(jìn)嘴里咬住,其余的通通裝進(jìn)兜里。
在海平抱著劉夢君享樂之時,他已經(jīng)溜出了假里弄,一路狂奔 ,跑得遠(yuǎn)遠(yuǎn)的了。
馬世友這人不太靠譜,那這個海平估計(jì)也靠不住啊,一起跑路,還不如各跑各的呢。
文賢貴不敢走大路,也沒個方向,反正就專挑偏僻的地兒走。到了晚上,更是不敢找村子借宿,只能縮在一塊兒突出的巖石下面。
他雖然被人叫做文霸三,可心里頭還是特別膽小的,在這荒郊野外,四周黑漆漆的,聽著那些稀奇古怪的鳥叫,嚇得他抖了一整晚。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又趕緊開溜,走了一段路,太陽出來了,恐懼感這才慢慢消失。他往兜里一摸,想掏出昨天的那些餅填填肚子,結(jié)果兜里空空的,不僅餅沒了,石寬分給他的那點(diǎn)錢也不見了。
仔細(xì)一琢磨,應(yīng)該是昨晚躲在那巖石下睡覺,半躺半蜷的,動來動去,把餅和錢給蹭掉了。
他只好又原路返回去找,可已經(jīng)跑遠(yuǎn),怎么也找不到那巖石在什么地方了。他那個沮喪啊,就這么失魂落魄地走著。
到了下午,實(shí)在餓得不行了,也顧不上自己現(xiàn)在還是個逃犯,看見一個小村莊,就一頭扎了進(jìn)去。
身上沒錢,手里沒槍,他可就不是什么文霸三了,而是個不折不扣的乞丐。可這乞丐他也當(dāng)?shù)貌缓细癜,路過這家門口,看到里面有人,又不敢開口。路過那家門口,看到主人長得有點(diǎn)兇,更不敢開口。
最后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小孩拿著一個蒸熟的紅薯,一邊走一邊剝紅薯皮,他實(shí)在是忍不住了,就慢慢地靠了過去。然后以風(fēng)馳電掣般的速度,一把將那紅薯從小孩手里搶了過來,立刻塞進(jìn)了嘴里。
小孩“哇”的一聲就哭了,把屋里的大人給引了出來。他撒丫子就跑,屋里的大人還以為是他咬了小孩的手呢,抄起棍子就追,追不上的就撿起石頭砸。他沒被打中,但是拼了命的跑,那一個小小的紅薯進(jìn)肚所帶來的力量,被這一跑,一下子又消耗殆盡了。
搶那肯定是不行了,再搶的話就要被揍得鼻青臉腫咯。他在村邊看見了一個破陶碗,心里琢磨著這莫不是老天爺讓他去當(dāng)乞丐呀,只好無奈地?fù)炱饋,又找了根棍子,有氣無力地朝下一個村莊走去。
到了這個村莊,他還是不敢開口向人討要吃的,不過倒是敢怯生生地把手伸出去。睡了兩個晚上的地上,手里捧著個破碗,還拄著拐杖。這活脫脫就是個乞丐嘛,倒也有那么幾個好心腸的人,往他的碗里丟些破瓜爛果,還有一兩戶人家會把那吃剩的、快要餿掉的玉米糊拿出來。
從小到大,他可從來沒吃過這么難吃的東西,可現(xiàn)在餓得前胸貼后背,哪還有挑三揀四的余地,流著淚也得把這些東西往嘴里塞呀。
就這樣,一路要飯,饑一頓飽一頓的,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天,來到了一座山腳下。那山不高,山上有座草房,草房旁邊還開墾了一些菜地,眼下正是春天,那些蔬菜長得綠油油的。
文賢貴想都沒想,端著破碗就往上走。經(jīng)過這么些天的乞討,他已經(jīng)摸索出了經(jīng)驗(yàn)。凡是這種獨(dú)門獨(dú)戶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到這種地方乞討準(zhǔn)兒沒錯。
走到半山腰,看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坐在草屋前,吧嗒吧嗒地吸著旱煙。那屋后的菜地里,還有個老婦在那彎著腰干活。他走上前,可憐兮兮地問道:
“大爺,我餓得快走不動路了,您行行好,給點(diǎn)吃的吧!
“你這小年輕,怎么就出來要飯了呢?”
大爺把手里的旱煙桿往旁邊一磕,又把煙桿往腰間一插,就走了過來,臉上寫滿了驚訝。
“家鄉(xiāng)鬧饑荒,無法生活啊!
可不能把自己逃跑的事說出來,文賢貴用著這幾天常用的理由。這理由是大多數(shù)乞丐用的,用著準(zhǔn)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