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賴回答不出來,花龍也能知道個一二,沒有深仇大恨,二賴身上這些傷怎么都不可能得來。問不了就不問吧,這些年他從牛鎮(zhèn)長家被趕出來,算是真正領悟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了。
有了火烤之后,又勉強咽了一些紅薯,二賴也逐漸逐漸的恢復過來。他這些傷啊,說重也重,說不重也不重,總之是他命大,又活過來了。
不過那被綁僵的手腳,估計就很難恢復,反正現(xiàn)在就像中風過后一樣,不能靈活活動。
在龍灣鎮(zhèn),石寬已經(jīng)去到牯牛強那里,看牯牛強把那塊用來建谷倉的地,有沒有整理出來?
到了垌口,恰巧碰到阿珠提著一桶茶,往后山走去,他問:
“珠姐,阿強是不是開始干了?”
“是啊,昨天回村叫人,今天人來了,我燒茶去給他們呢!
阿珠嫁給了牯牛強,一起幫石寬家種地,分了她這一輩子也沒見到過的那么多稻谷,知道日本人要來,她也是擔心這些稻谷被搶去啊。
石寬和阿珠一邊聊,一邊往后山走去,到了要建房子的坡地,看到牯牛強正和之前那些雇工在砍樹木,整理場地。心里既是欣慰,又是憂心。
那些雇工也已經(jīng)知道石寬要在這里建谷倉了,他們同樣憂心啊。張富就問:
“石隊長,你們要把稻谷藏到這里來,水庫也不建了,那今年還收不收茶果榨油?”
張富這么一問,石寬就想起要不了多少天,又到榨油的時候了。日本人不來,油肯定要榨。日本人來,那就不一定了。他想了一下,為難的說:
“這個啊……這個還不敢確定,到時油榨出來,被日本人搶去,那不就得不償失嗎?”
張富同樣憂心忡忡,有點惱怒的回答:
“也是啊,日本人怎么這么壞,什么都搶,什么都奪?”
石寬說不一定,但在這些雇工耳里,基本等于不收了,他們滿臉愁容,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議論。
“今年茶果收花好,結(jié)了很多果,以為可以賣點價錢的,沒人收茶果,白鏟了一個多月的草啊!
“鏟草倒是無所謂,我家的果都已經(jīng)撿,在茶坪上曬快干了,這可怎么辦啊!
“唉,沒人收都不是大事,沒人榨,那才麻煩,這么多的果,總不能漚爛吧?”
“……”
聽這些雇工的議論,石寬也感到為難。往年文家榨油,收了鄉(xiāng)民們的茶果,鄉(xiāng)民們多多少少都能有些收入,過年也就不用太發(fā)愁了,F(xiàn)在突然不收茶果,他們就少了一份收入,估計許多人家過年連肉都吃不上。
看牯牛強的兒子古遠常在不遠處熏一個老鼠洞,把衣服褲子弄得到處都是泥巴。他很是羨慕,自己也能像這些小孩一樣,無憂無慮,不要想那些煩心的事,那該多好啊。
在這里也幫不上忙,中午過后,交代了一些事情,石寬就回家了。
晚上唐森和阿香來吃飯,飯菜還沒做好,幾人就坐在客廳里聊天,聊著聊著,又聊到了榨油的事。
唐森愁眉苦臉,感嘆道:
“水庫停工,工人們已經(jīng)叫苦連天,說不知道這個日子怎么過下去,F(xiàn)在你們又不榨油,他們的日子就更難過啊!
阿香很喜歡孩子,來到這里后就一直幫抱石錚文,這會扯著石錚文的手,不讓石錚文含手指,同樣的面露愁容。
“日本人打來,誰的日子都不好過哦,水庫干不了,明年我和唐森還不知道怎么辦呢。”
一份活,一擔茶果,甚至巴掌寬的一塊地,都是一個家庭的生計。少了任何一樣,都會有人餓著肚子。文賢鶯實在是不愿意看到這種場面,在石寬他們聊得無解的時候,她忽然就昂起腦袋,莊重的說:
“榨油,石寬,今年我們依然榨油!
石寬驚訝得不得了,像是不認識一般看向了文賢鶯。
“日本人來了,能把糧食藏起來就已經(jīng)不錯了,這油一缸缸一罐罐,到時怕是來不及藏啊!
文賢鶯很堅毅,眼睛里閃著光芒。
“水庫我們可以不再干下去,但油不能停,田地也不能丟荒。這是根本,不能因為日本人來了就不吃不喝吧。日本人來和不來,都要耕作,都要生產(chǎn)啊!
石寬都還沒有想到種田的事,文賢鶯說得對,只要還活著,那就要耕作,躲得了一時,也躲不了一世。這樣一想,他突然就感到輕松了許多。
“對,收茶果榨油,明年繼續(xù)種田,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日本人來了自然有對付日本人的辦法!
“對呀,東北、華北那些被日本鬼占領的地區(qū)人民,他們躲無可躲,還不是要繼續(xù)生活,不種就沒得吃,不榨就沒得喝。沒得吃,沒得喝,更加沒有力量驅(qū)趕日本人!
文賢鶯說這話時,目光盯著石寬和唐森他們的臉,她有一種被羅豎附身的感覺。不對,是被羅豎他們附身。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像羅豎他們那樣,遇到外敵侵略,都應該挺身而出,不管力量多么渺小。
種好糧,榨好油,就是在與日本人對抗。
晚上睡覺,石寬和文賢鶯相擁而眠,并沒有做那種事。每逢遇到煩心事,他們就會這樣子,做那種事也是需要有心情的。今年好像愁心的事特別多,他們這樣子無言而眠的日子,已經(jīng)有了許多晚。
石寬和文賢鶯愁心,鄉(xiāng)民們卻是短暫的高興。石寬寫出告示張貼,說今年繼續(xù)收茶果榨油的第二天,就有人把茶果挑來了。
能把茶果賣掉才是錢,才是過年飯桌上的肉,不然只是茶果,一文不值。
而且大家都怕石寬今天收,明天就不收了,之后的幾天里,密集的把茶果挑來。石寬都還沒有把榨油房打掃干凈,榨油的伙計也都還沒請回來。只得讓大壯和大山他們幾個人幫忙,從早秤到晚,一擔擔茶果堆在臨時整理出來的庫房里。
大家都怕日本人來到,所以茶果收得很順利,不到十天,就全部挑來完了。石寬也只得提早許多天開榨,不過提早開榨也好,趕在日本人來之前榨好賣完,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