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媽輕聲應(yīng)著,轉(zhuǎn)身離開。
小七月趴在譚大媽的肩上,目光時(shí)不時(shí)地朝不遠(yuǎn)處的刑臺看著。
刑臺的女人面露痛苦,卻不知道怎么的,也看到了小七月。
也不知道為什么,就在看在小七月的那一刻時(shí),她突然就明白了,這孩子就是那被丟了的女嬰。
她想要喊,卻已經(jīng)喊不出來。
想要掙扎,卻渾身不能動(dòng)彈。
此時(shí)此刻,跟身上的痛苦相比,更讓她難受的就是這最后的不甘和怨氣。
譚大媽抱著小七月沒有直接回去。
而是先去了衙門門口。
譚一兩正帶著小六斤守在門口。
小六斤見著他們來了,連忙松開譚一兩的手,踩著還不太穩(wěn)的腳步,朝譚大媽和小七月走來。
譚大媽放下小七月,蹲下身將小六斤抱在手中,說道:“一兩,你三弟還沒有考完嗎?”
譚一兩笑著抬頭看了看天說道:“快了,三元應(yīng)該就快出來了!
譚大媽緩緩上前,“那好,我在這里等等。”
此時(shí),衙門后院。
綠鶯找到了顧江云,“老爺,這次里面的孩子都考得如何?”
顧江云朝立馬瞅了一眼道:“有一位不錯(cuò)!
綠鶯緩緩道:“誰?”
顧江云笑道:“譚家的譚三元。”
綠鶯聽著也不意外,有些榮妃和皇上的骨血,自然是不差。
“這孩子瞧著就聰明!
顧江云喝了一口茶,將嘴里的茶葉根拿出來,回道:“這孩子就是太聰明了!
“為何如此說?”綠鶯連忙問道。
顧江云笑道:“我之前見過這孩子在縣試的試題,見過這孩子的本事,但是這次府試他明顯可以答得更好,卻沒有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出來,好像是有意在隱藏自己。 ”
綠鶯一聽連忙給譚三元打圓場說道:“這孩子可能脾氣秉性就是如此,就像他老實(shí)的爹娘一樣,不想太過引人注目。”
顧江云一聽覺得有些道理,也沒有再懷疑下去。
綠鶯來找顧江云,本來是想給譚三元開個(gè)后門的,不過,現(xiàn)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待又過了一個(gè)時(shí)辰之后。
府試結(jié)束了。
譚三元緩緩從考場里走出來,臉上和往常一樣從容鎮(zhèn)定,看不出什么特別的情緒,明顯是胸有成竹。
“娘,大哥!
譚大媽欣喜說道:“三元,這次你一定能考過,以后你就是我們封平村的童生了。”
譚三元走上前,笑道:“娘,這名單還沒出來,不一定!
譚大媽笑道:“我說是,就是,對不對一兩!
譚一兩也跟著點(diǎn)頭道:“沒錯(cuò),沒錯(cuò)!
說罷,一把摟著譚三元笑道:“以后啊,我可是有個(gè)童生弟弟了,不對再過一段時(shí)間,就是秀才弟弟了。”
譚三元輕輕捶了一下他胸口,笑道:“這都還不是一定的事!
何止是秀才,就算是狀元,他也能分分鐘鐘拿下。
只不過現(xiàn)在,他當(dāng)然不能表現(xiàn)得太過明顯,適當(dāng)謙虛謙虛,免得讓人起疑心。
譚大媽笑道:“好了,我們先回府吧!
“是,娘!
譚三元起身將小七月抱起,隨后跟著他們一同朝顧大人府上走去。
譚老爹來晚了一步,瞧著他們走了,趕忙追了上去。
這有喜事,就有愁事。
明日譚一兩和吳將軍他們就要去京城了。
這夜,顧江云特地宴請了他們一道吃飯。
在宴席上,顧江云拿出了一條鎖鏈子,笑著說道:“來來,這是給小七月的,我的乖女兒。”
說著,將小七月抱在手中,拿出金鎖給她戴在脖子上。
小七月低頭看著,喜歡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