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氣象如同一座山巒,從最初便鑄造一個高峰,隨即連綿延伸,到了貞觀突然達到了空前巔峰,然而隨之的安史之亂如同雪崩,瞬息之間帝國陷入了低谷。此后長時間里,曾經(jīng)的盛唐進入低迷的形態(tài),直到唐憲宗李純登基,再度創(chuàng)造了大唐山巒的一個全新的高度。在唐憲宗的身后不久,當時的學者就已將將唐憲宗的“元和”年號與“貞觀”“開元”并列一起,將唐太宗、唐玄宗、唐憲宗進行并列,看作是唐代最杰出的的三位帝王。到李淳出生之時,唐朝已經(jīng)建國一百六十余年,至此已歷經(jīng)十一代皇帝。到了唐憲宗時期,大唐進入了關(guān)鍵的歷史緯度。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七月二十八日,唐順宗下發(fā)一道全國性的旨意,將帝位禪讓給剛剛冊立為太子三個月的李淳:“其軍國政事,權(quán)令皇太子純當”于是李純開始以太子身份監(jiān)國。雖然李淳早期在政治大漩渦中命運并不明朗,卻在同一年里的幾個月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機。以至于這個年輕人在接見百官拜賀時竟然泣不成聲,在強大的命運安排,這個年輕人的激動絕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放眼此前的一百多年里,大唐的所有宮室弟子和太子們,沒有幾個接班如他一般的順遂,要么刀光劍影,兄弟相殘;要么父子相爭,最后扭曲了人倫綱常。只有他,遇到了一個背靠如山的父親唐順宗。而此后的一個月,這個年輕人全部繼承了其父的衣缽傳承,唐順宗再度向全國宣布重大決定:“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制敕稱誥!崩畲緩乃脑卤粌苑馓,七月監(jiān)國,再到八月受禪登基,命運順暢的大船乘風破浪,直達人生的最高峰。
登基后,他將名字的淳改為純,以此表達他要澄清天下之意。與此同時他對自己規(guī)劃了奮斗目標“嗣貞觀之功,弘開元之理”,進一步“舉貞觀、開元之政”,意思是就是要追逐大唐盛世的復興,要與李世民和李隆基這樣的先人并駕齊驅(qū)。對此,他對翰林學士李絳進一步闡釋說:“朕不佞,欲庶幾二祖之道德風烈,無愧謚號,不為宗廟羞,何行而至此乎?”
在他看來,大唐已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問題,甚至道德和文化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病癥,而他的登基就是要力挽大唐風氣的頹勢,而不愧對列祖列宗。李絳回答說:“陛下誠能正身勵己,尊道德,遠邪佞,進忠直。與大臣言,敬而信,無是小人參焉……!币徽Z總結(jié)出此前的大唐數(shù)十位高層人物的最大缺點。希望這位年輕皇帝能夠從上到下糾正大唐的不正風氣和親賢臣,遠小人的強烈建議。
為了提振經(jīng)濟,公元817年,39歲的憲宗頒布了《禁私貯現(xiàn)錢敕》,用今天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強制消費令。消費令規(guī)定,凡是京城之內(nèi)的公務員,不論品級,家里面的存款,最多不能超過5000貫,超過者必須把多余部分拿出來消費。這一政策同時蔓延到做買賣的商人、寺廟乃至普通老百姓。總而言之,只要你腰纏萬貫,就至少得取出一半兒來消費。
表面上看,這次強制消費運動把普通百姓也列了進來,實際上卻是“名存實亡”。想想看,就算活在開元盛世,又能有幾家老百姓有5000貫的存款。顯而易見,運動的矛頭是直指那些巨商富豪和官僚貴族的,因為他們像存糧食一樣囤積了大量的銅錢。據(jù)《舊唐書》記載,“時京師里問區(qū)肆,所積多方鎮(zhèn)錢。王鍔、韓弘、李惟簡,少者不下五十萬貫”。存款排名靠后的竟然都有50萬貫以上,正因為他們存錢不消費,導致市面上瀕臨錢荒的危險,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通貨緊縮。
一想到這,唐憲宗連覺都睡不安穩(wěn),因此強力推出了強制消費運動。為了確保效果,消費任務還要限時完成!杜f唐書》記載,“從敕出后,限一月內(nèi)任將市別物收貯”。也就是說,您買什么政府不管,但滿打滿算四個禮拜之內(nèi),您必須把存款花到標準線——5000貫以下。如果到期沒有完成任務,對于普通老百姓,抓來杖打一頓后處以死刑;對于文武官員和公主等,重罰或者降職;對于其他皇親和皇帝身邊的辦事人員,統(tǒng)統(tǒng)記入黑名單,登記造冊上報皇帝御覽。
概括說來,就是誰拒絕消費,就把誰消滅。為了取得更大戰(zhàn)果,唐憲宗還發(fā)動了群眾運動。他把充公財產(chǎn)的五分之一劃撥出來,建立了獎勵基金,用于犒賞那些檢舉告發(fā)者。如此一來全民皆兵,大伙像手電筒一樣閃著雪亮的眼睛互相掃視監(jiān)督。一時間,人們花錢的自覺性陡然提高,看起來一個比一個敗家。
大伙都知道掙錢不容易,其實,把錢一口氣花出去,難度也不小。對于存款特別多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憲宗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體現(xiàn)在消費令中,即“如錢數(shù)較多,處置未了,任于限內(nèi)于地界州縣陳狀,更請限”。當然,寬容并不等于縱容,它有著堅定的不容置疑的底線,“縱有此色,亦不得過兩個月”,即便延期,最多也不能超過兩月。
看起來,似乎富豪官僚們是這次強制消費運動的最大受害者,其實這些人頭腦精明,社會關(guān)系廣泛,最善于也最有條件隱匿財產(chǎn)。比如把自己口袋里的錢分藏在自己擁有的多家店面鋪戶或者住宅里,一個地方都存上個4999貫,完全達標。狡兔尚有三窟,何況精明的富人們。對此,消費令規(guī)定,如果一戶家庭有其他的住宅、店鋪,資財不得另算,必須匯為一個總數(shù)。說白了就是您老壓根兒就別想把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里以圖蒙混過關(guān)這種美事兒,但凡屬于你名下的房子、宅子、店鋪里藏的現(xiàn)金,統(tǒng)統(tǒng)都要計算在內(nèi)。
如此看來,精明的憲宗早已斟酌過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把強制消費政策這一矛頭最鋒利的部分,對準了巨商富豪們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