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愛情詩有多少?
詩經中記載愛情的篇目眾多,有愛情詩(《周南·關雎》),婚姻詩(《衛(wèi)風·碩人》),棄婦詩(《衛(wèi)風·氓》)。
在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詩經中記載的三類詩剛好就是愛情的三步曲:戀愛-結婚-維系婚姻。
詩經記載愛情的詩時間跨度相當長,長達600年,但是不管是題材上還是主題上,對愛情的闡述都具有相同的內涵。
《周南·關雎》就是一首熾熱感人的情歌。一位男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醒時夢中不能忘懷,而又無法追求到。面對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動的荇菜,姑娘美麗的身影時時閃現(xiàn)在眼前,這更增添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現(xiàn)了幻覺,仿佛和那個姑娘結成了情侶,共同享受著協(xié)諧歡樂的婚后生活。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衛(wèi)風·碩人》是衛(wèi)人贊美齊莊公的女兒、衛(wèi)莊公的夫人莊姜的詩。通篇用了鋪張手法,吟唱了有關“碩人”的方方面面,第一章主要說她的出身,第二章用了鋪敘手法,以七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第三、四章主要寫婚禮的隆重和盛大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敖敖,說于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fā)發(fā)。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真可謂是:“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詩經通論》)
《衛(wèi)風·氓》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
詩中雖以抒情為主,但它已將女主人公的遭遇、命運,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來,抒情敘事融為一體,時而夾以慨嘆式的議論,初步具備了中國式敘事詩的某些特征。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達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風·靜女》更是把當時青年男女在一起時的那種天真活潑、相互逗趣的情景寫得活靈活現(xiàn)。一個故意逗惹,一個語帶雙關的湊趣,其開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愉快的情緒,躍然紙上。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衛(wèi)風·木瓜》帶有明顯的男女歡會色彩,一是互贈定情物,表示相互愛慕,一是邀歌對唱,借以表白心跡。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召南·摽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時的動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愛情的熱切心聲。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鄭風·褰裳》則是一首以性占有為唯一目的的情詩,女主人帶著滿足自己性 欲的公開企圖,簡單而直接地要求心愛的男子和自己幽會。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周南·汝墳》第一章代借枝來表示自己的性 饑渴,公開表達“我要找尋配偶”的意圖,表現(xiàn)的是《詩經》獨有的高度人文關懷,率直大膽的內涵實則是對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靈的完整。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鄭風·野有蔓草》敘寫一對男女不期而遇的歡樂:原本是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只因氣質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們結合的因素單純而直接,激勵他們生命疊合的僅僅是對“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覺,一許“清揚婉兮”的驚心動魄的感覺,將對異性的渴望確證為生命對人性真諦的追求,在瓦解和蕩散了一切世俗雜念的同時,也使此處的“邂逅”兩性血肉關系化生為性靈的合一。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衛(wèi)風·淇奧》這首詩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贊美了一個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詼諧風趣,進而表達了對該男子的綿綿愛慕與不盡幽懷。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邶風·靜女》描寫男女幽會: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一個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來,并以彤管、茅荑相贈,他珍惜玩摩,愛不釋手,并不是這禮物有什么特別,而是因為美人所贈,主人公的感情表現(xiàn)得細膩真摯。雖然都是通過男子表現(xiàn)對于愛情的甜蜜與酸澀,但是也可以從側面看出當時女子對于愛情同樣是有著美好期盼的。
自由戀愛漸漸受到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許多人不能與心上人結為愛侶,其中失落與心酸,誰能道盡說完!
《鄭風·將仲子》里的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這些禮教。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對于仲子的愛和父母、諸兄及國人之言成為少女心中糾纏不清的矛盾,一邊是自己所愛的人,另一邊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辦呢?幾多愁苦,幾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說清呢?
《鄘風·柏舟》: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這個女子如此頑強地追求婚姻愛情自由,寧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現(xiàn)出她在愛情受到阻撓時的極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強烈愿望。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女性追求戀愛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又很多詩細膩地描寫出思念情人的憂郁苦悶心理。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詩中女子懷念遠方的愛人,在采卷耳時心里想的都是他,以致采了許久那個籮筐都沒填滿。
又如《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這里面就含有對情人的埋怨與不滿。
還有《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情人不理會她,使她寢食難安。
《鄭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寫的則是見到情人時的欣喜心情,可見思念之深之切!
《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中寫的是單相思,對于所愛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幾多愁苦,幾多思念!
思念妻子或丈夫的詩也是情深意切,于樸實的語言中透露出那種深厚纏綿的感情。
《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對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們花前月下“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離死別、天涯孤苦,豈能不淚眼朦朧、肝腸寸斷?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衛(wèi)風·伯兮》寫了一位女子自從丈夫別后,無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縈繞期間,苦不堪言。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也許為國征戰(zhàn)是英勇豪邁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離死別,總是讓有情的人們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詩經》中也有不少是祝賀新婚女子的,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首詩輕快活潑,詩人熱情地贊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