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的事哪一件不是十萬火急,能到御前的事,哪一件不是關乎于社稷關乎于黎民百姓。
朱興明的事著急,著急的事多了去了。有的,比你的事還要重要的多。
想拯救大明,豈能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朱興明過于理想主義了,而今國危如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你想拯救大明,可許多事,還是事與愿違的。
即便大明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然百姓依舊是第一位的。我老朱家的人,一身傲骨,寧折不彎。大明亡國,也不能牽連無辜的百姓。
就連崇禎臨死之時都說過: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或許沒有做成一個好皇帝,可他對百姓還是懷有悲憫之心的。那些流寇作亂,下手之狠則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了。
張獻忠在四川等地多施暴政,屠城無數(shù),幾乎將川人殺絕。而所謂紀律嚴明的李自成,在武關屠城其所過之處,“凡有身家,莫不破碎;衣冠之族,騷然不得安生,甚則具五刑而死者比比皆是”他在攻破偃師后的屠城,受害者就大都是普通老百姓。
這些流寇每到一地,首先捕殺皇族,從崇禎十四年至十七年,就有福王、唐王、崇王、岷王、代王、蜀王、楚王等數(shù)十個顯貴王爺被農(nóng)民軍整家殺掉。至于郡王及將軍之下,被殺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
就這樣數(shù)以百萬計的明朝宗室皇族遭到慘無人道的滅絕性屠殺。比如山西,農(nóng)民軍在平陽殺了西河王一族三百余人,在太原先殺了晉王一族中高級皇族四百余人,后又捕殺了中底層宗人千余,而在大同則殺了代王一系四千多名宗室。
據(jù)統(tǒng)計,僅在山西一地,李自成就殺了朱元璋一萬多名后代,山西一地僅是縮影。李自成兵鋒過處,那些明朝皇族幾乎沒有活下來的。在攻克洛陽時,福王朱常洵被活剮與鹿血摻在酒中,名“福祿酒”,開懷暢飲。
在襄陽,張獻忠俘獲襄王朱翊銘,盡管朱翊銘跪地乞生,而張獻忠并沒有放過他的家族。張獻忠克武昌,俘獲楚王朱華奎,將其活沉西湖,楚王宮殿樓閣近千間也被付之一炬。張獻忠攻占常德,榮王宗室均被殺。攻克重慶,將蜀王朱常浩及其家人盡殺……。
對于這些流寇,朱興明不會心軟。
在我們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中,沒有一個亡國之君,能像崇禎一樣勤奮,也沒有任何一個亡國之君,能像崇禎一樣愛民如子。這個勤奮的皇帝,每天六點就要起床上早朝,經(jīng)常通宵處理政務,有時候甚至能熬到半夜三點,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四個小時。而歷史上像這樣勤奮的皇帝,一般都是明君,能締造出一個盛世王朝,但大明王朝還是亡在崇禎手里。
這也就是說,明亡與天啟,而非亡與崇禎不是沒有道理的。崇禎接在手里的,不過是一個積重難返的爛攤子。他能繼續(xù)延續(xù)十七年國祚,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
朱興明現(xiàn)在很清楚,自己在步老爹的后塵。他現(xiàn)在做的這一切只是延續(xù)了大明亡國的時間,而并沒有扶大廈之將傾。
等到整頓三軍、驅(qū)除韃擄、平定內(nèi)亂,與民生息、國庫充盈的那一天,那個時候大明朝才算是真的被自己給救回來。
這五條,到現(xiàn)在一樣都沒有實現(xiàn)。二百萬兩銀子,也僅僅是個開端,山西與河南的災情,早已刻不容緩。
戶部尚書李待問,幾乎搭上了一條老命。終于說服了朱興明,他決定放棄這二百萬兩銀子,先拿來賑災。
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很快就來了。他們給李待問施了針,李待問這才面色稍緩了一些。
朱興明將一名太醫(yī),悄悄拉到一邊,低聲問:“孫太醫(yī),李大人病癥如何了?”
那太醫(yī)姓孫,醫(yī)術還是相當精湛的,朱興明一問,他頗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唉,太子殿下,實不相瞞。這個,李大人怕是時日無多了!
朱興明一驚:“怎么回事!”
“殿下,李大人 肺熱津傷、肝腎虧損,體內(nèi)淤血阻滯,此癥已深及臟腑,怕是無多少時日可活了!
“就、就不能開些藥么。李大人,他還有多少時日?”
孫太醫(yī)又嘆了口氣:“藥物也僅是改善癥狀,即便是再如何控制,怕也就兩三年!
朱興明和孫太醫(yī)竊竊私語,坐在身后的李待問沉聲道:“殿下無須晦避老臣了,老、老臣自知時日無多,老臣求、求殿下一事。”
朱興明慌忙轉(zhuǎn)頭,走過去笑著對李待問道:“李大人無需擔心,本宮定會遍尋天下名醫(yī),終能治好李大人之癥的!
“殿下高義,老臣誠惶誠恐。老臣自知剩下的日子沒多少時間了,還請殿下待老臣向萬歲進言,老臣愿去山西、河南去賑災!
朱興明更是震驚,他攙扶著李待問:“李大人身子不便,怎可再勞神費力去災區(qū)賑災。這事我父皇自會委派他人,李大人還是留在京城安心養(yǎng)病。”
李待問搖搖頭:“殿下有所不知,這朝廷賑災錢糧,到了地方怕是十不存一。各層官員貪腐克扣,老臣實不放心。老臣愿去災區(qū),實在是不想這賑災錢糧,咳咳,實在、咳咳...實在不想這賑災錢糧再落入那些貪官之手,還請、還請殿下、咳咳...”
一邊說著,李待問一邊劇烈地咳嗽,朱興明輕拍著他的后背:“李大人放心,朝廷會委派個清官去的。您還是留在京城安心養(yǎng)病,別的事就不要操心了。本宮保證,這二百萬兩銀子皆送往災區(qū)賑災所用!
李待問緩緩抬起手搖了搖頭:“殿下、殿下不必再勸了,老臣知曉這三大營關乎京畿防衛(wèi)。然災民、咳咳,災民不可不救,老臣再請求殿下一件事,請求殿下在萬歲面前,請、請萬歲賜、咳咳、賞賜老臣!
說罷,李待問又是一陣劇咳。朱興明點點頭:“李大人放心,李大人為朝廷盡心盡力,就算是要什么賞賜都是應該的。只要李大人開口,包在本宮身上。”
朱興明再次的誤會了對方,待得情緒稍緩,李待問咳的不那么劇烈的時候,他沉重的喘著氣:“老臣請求陛下賞賜尚方寶劍一把,只有、只有手持御賜尚方劍,老臣才能、咳咳,才能擋住地方貪官那幫宵小,只有賑災錢糧真正到達百姓之手,則、則災害可除。”
這是個好官,大明王朝現(xiàn)在最缺的,就是李待問這樣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