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勝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一點,孫傳庭不可能不明白。朱興明也明白,崇禎也知道。
只是,崇禎總想著急功近利而已。
朱興明很清楚孫傳庭將來面對的會是什么,孫傳庭最可怕的敵人不是流寇不是李自成,而是源自于內部。
這些地方官員,面對外敵的時候宛若智障。而對自己人,則個個都是窩里斗的行家。多少朝代亡與內斗,大明尤甚。
農民造反此起彼伏,官兵四處征剿,疲于奔命,這就好比是打地鼠的游戲,這邊敲掉了一個,那邊又冒出來一堆,每一次剿匪都是飲鴆止渴?柿耍纫豢,又渴了,再喝一口,到最后,直至毒發(fā)身亡。
更要命的是,如李自成之流,他可以輸一次兩次甚至于一百次。只要李自成不死,他總能在腐爛的土壤中繼續(xù)生根發(fā)芽。即便是李自成死了,還會出現(xiàn)張自成王自成。而明軍輸不起,輸一次就等于輸了全盤。
當年,孫傳庭誅殺高迎祥,結果又冒出來了個李自成。當年曾經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個人。那個時候,在楊嗣昌“四正六隅”的剿匪布局下,督軍陜西的他和四川的洪承疇兩省聯(lián)手,把李自成打得大敗虧輸,東逃西竄,在某一次伏擊戰(zhàn)中,李自成所部幾乎損失殆盡,只剩十八人逃出生天。
結果,短短幾年,李自成再次擁兵數十萬。即使孫傳庭把李自成打殘,但只要李自成振臂一呼,就又有了大批人馬,而大明朝卻已經失去了民心。
除非,改革!
觸及筋骨的改革,李自成發(fā)動流民的口號無非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均田免賦。
那么,我孫傳庭來個先發(fā)制人。走李自成的路,讓李自成無路可走。
你李自成打土豪分田地,我孫傳庭也來個分田地打土豪。你李自成均田免賦,我孫傳庭也來個免賦均田。孫傳庭的行為,無異于意同謀反?芍挥羞@樣,才能遏制住這些農民軍造反的土壤。
朱興明不敢明說,但孫傳庭他已經聽懂了。此時的崇禎還被蒙在鼓里,因為接下來孫傳庭干的,將是和大明朝體制作對的事情。
孫傳庭明白,自己一旦上任,就等于是和大明反了天了。他殺的是大明的皇親國戚,殺的是大明的官吏,殺的是大明的鄉(xiāng)紳地主。這無異于造反,但是,能不能引起崇禎皇帝的猜忌,這就要看太子的了。
若是皇太子能跟崇禎擺明利害,崇禎若是能理解自己的話,那么,徹底剿滅流寇的行動就有可能成功。
孫傳庭一直都是孤立無援,崇禎皇帝的猜忌,地方上的陰奉陽違,使得他和盧象升一樣,打起仗來處處被掣肘。若是得皇太子暗中相助,則自己在朝中有了一個最大的得力靠山,這對于自己滅賊行動,無異于雪中送炭。
自洪武皇帝朱元璋開始到嘉靖,明廷對士紳的優(yōu)免幅度越來越大,姓朱的皇親國戚不用交稅,有功名的讀書人不用交稅、土豪大地主鄉(xiāng)紳不用交稅。最后,繁重的稅收都壓在了苦苦掙扎的普通窮苦百姓身上,孫傳庭上任到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統(tǒng)統(tǒng)納稅。
不納稅簡單,實行皇太子的七殺政策。將可殺、官可殺、商可殺、紳可殺、兵可殺、藩王可殺、讀書人可殺,殺光你們這群王八蛋,看你們交是不交稅。
在朱興明的保舉之下,崇禎皇帝病急亂投醫(yī),火箭提拔孫傳庭。賦予了孫傳庭極大的權利,孫傳庭,即刻升任兵部尚書,督師陜西三邊,加督河南、湖廣、四川、江南等地七省軍務,賜尚方寶劍。
這份權利有多大呢,幾乎大半個明朝的京外軍隊,都受其節(jié)制。
可是,看似這是個極大的權利。大明王朝中原腹地大半的兵力都受你節(jié)制,可是,大明的地方軍早已亂成了一鍋粥。短時間內,孫傳庭根本無法有效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
唯有陜西邊軍構成的一萬人的秦兵,他們接受孫傳庭的統(tǒng)領。因為,秦兵本就是孫傳庭組建的,這支僅有一萬人。孫傳庭以“以秦兵衛(wèi)秦地,以秦地養(yǎng)秦兵”的理念,自力更生,自籌軍費,招兵買馬,訓練出來的勁旅。秦人個性剽悍,有人說,關寧鐵騎之所以強悍,因為機動;而秦兵的戰(zhàn)斗力強悍,因為個性。
孫傳庭赴任去了,朱興明也沒有閑著,他召集駱養(yǎng)性,急令他去辦一件事。
朱興明神色凝重:“駱養(yǎng)性,本宮著你去辦一件十萬火急的大事,此事若成,可頂我大明十萬兵。倘若失敗,則孫傳庭危矣!
駱養(yǎng)性嚇了一大跳,到底是什么事,讓皇太子說的如此嚴重,當下他嚇得慌忙拱手:“太子殿下但管吩咐,下官一定竭盡所能!
朱興明點點頭:“你在錦衣衛(wèi)中挑選幾個得力干將,潛入河南開封府杞縣青龍崗。記住,要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打聽到一個叫李巖之人。此人原名李信,天啟丁卯年舉人。本宮不管你們用什么辦法,你們就算是綁,也要將此人給我綁到京城來,本宮要見他!
駱養(yǎng)性一驚,一個小小的舉人,犯得著太子殿下若此的忌憚么。而且,太子殿下是如何得知杞縣有個叫李巖的舉人的。此人到底何德何能,能抵十萬雄兵。莫非,此人是諸葛亮在世不成。
李巖,闖賊李自成身邊的重要將領。在明末的歷史上,李巖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李巖原名李信,河南開封府杞縣人,天啟丁卯年舉人,其父李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
此人好施尚義,有文武全才。崇禎十三年,也就是在不久之后,李巖將會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以饑民造反起家,所過殘破,實為流寇。李自成用李巖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號大順,挺進京師;李自成進京后,軍紀大壞,不用李巖建言以安撫前明官紳,招致根基難固。一片石大戰(zhàn),大順軍聞得“辮子兵來了”竟然立時大潰。在清兵與吳三桂夾擊下,李自成退出京師,途中李自成聽信了牛金星之讒,殺害了李巖,部眾離心,失去河南根據地,李自成復為流寇。
也就是說,沒有李巖就造就不了后來的李自成。此人乃是李自成身邊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捉到此人,則會使李自成失去重要的謀士。
逐步瓦解,從你身邊人開始,斬掉你的左膀右臂,讓你不能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