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對歌還是對舞,管你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知道你的意圖,那就按照我的打發(fā)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朱興明看不透黃臺吉的真正目的,可是,有一點他卻很是清晰:“展云鵬,傳令下去,虎賁軍就地駐扎!
一旁的展云鵬大吃一驚:“太子殿下,咱們、咱們不去錦州了么?”
朱興明搖搖頭:“不去了,黃臺吉意圖不明顯,洪承疇的援兵就夠他喝一壺的。咱們去了,沒有意義。”
遼東戰(zhàn)報,黃臺吉大舉來犯,建奴八旗傾巢而出。
當?shù)玫竭@個消息的時候,北京城炸了鍋。崇禎皇帝大為驚恐,滿朝文武膽戰(zhàn)心驚。傾巢而出,就意味著這次滿清定然是有備而來。
朱興明也有些忐忑,他雖然不明黃臺吉的意圖。但總覺得莫不是黃臺吉研制出來了什么攻城神器,不然為何大舉來犯?
黃臺吉麾下不少的鑄炮高手,都是一些漢奸走狗賣國賊。他們研制出來什么火器,也不足為奇。
是以,朱興明帶虎賁軍晝夜兼程,北上到了遼東。
可他從吳三桂口中得知黃臺吉的部署之后,便明白了其中的不對勁。既然黃臺吉無意錦州,也沒有圍點打援的打算,那他這個虎賁軍再北上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僅僅是洪承疇的遼東軍,就足以對付。虎賁軍繼續(xù)北上,只不過是多此一舉。
朱興明隱隱有些不安,他想調兵,去張家口防御。
雖然種種跡象都表明,黃臺吉不會去張家口。可是,像是黃臺吉這種軍事怪才,往往喜歡反其道而行之。為此,朱興明不得不防。
殊不知,正是朱興明這個小小的舉動,最終拯救了山西和陜西兩地,數(shù)萬萬無辜百姓的性命。
和預想中的一樣,等洪承疇的援兵抵達錦州南五十里外的時候,黃臺吉退兵了。
遼東一片嘩然,洪承疇開拔到了錦州南城,祖大壽命人開城迎接。
洪承疇進城之后,開口就問:“祖大壽,你搞什么名堂!”
洪承疇很憤怒,是不是祖大壽情報有誤。為什么他一來,黃臺吉就遁走了。
祖大壽比竇娥都冤:“洪督,末將也搞不清楚。這黃臺吉先是派了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佯攻了一下,連咱們錦州城門都沒摸著。聽說您的援兵來了之后,黃臺吉便掉頭跑了!
洪承疇嘆了口氣:“老子打了半輩子的仗,還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黃臺吉,他想干什么?”
沒有人知道,眾人只知道的是,黃臺吉兵臨錦州城外,得知洪承疇援兵到來之后,屁都沒放一個掉頭就走。似乎,他此次勞師動眾的前來,就是為了打醬油的。
“可能那黃臺吉久不露面,怕洪督把他給忘了。是以此次前來,想混個臉熟吧!弊娲髩坶_玩笑著說道。
洪承疇卻笑不起來,他和朱興明一樣,感覺出黃臺吉太異常了。以他數(shù)十年來對黃臺吉的了解,這根本不像是他的性格。
黃臺吉行事雷厲風行,對戰(zhàn)場形勢判斷精準。此人,是個百年難遇的奇才。領兵打仗,黃臺吉的戰(zhàn)術堪稱一絕。
不打沒把握之仗,既然知道沒有把握攻下錦州城,那他此行前來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了,反正黃臺吉已經(jīng)退兵;蛟S他知道獲勝無望,急匆匆的退兵了吧。洪承疇這么想著,所有人也都這么想。
北撤的黃臺吉,帶著他的八旗騎兵,準備和蒙古軍隊再次聯(lián)合,進攻長城的隘口。然后兵分兩路,和多爾袞分別進攻山西和陜西兩地。
己巳之變的時候,黃臺吉就是取道蒙古,到了薊州鎮(zhèn)的龍井關和大安口之間。
當時黃臺吉就把兵力分成左右兩翼,突破了龍井關和大安口。
這次,他不敢再冒險。而是直接取道山西,然后再讓多爾袞的軍隊繼續(xù)西進,到陜西。
到時候在陜西和山西兩地同時開花,即便是明軍掉頭回援也來不及了。
而朱興明在張家口的部隊,是離著山西最近的。陜西,則由孫傳庭鎮(zhèn)守的潼關萬余秦兵。
局面是相當?shù)奈kU,首先兵力部署上。黃臺吉的八旗大軍加上蒙古騎兵,共計十萬余人。
而朱興明的虎賁軍,僅有三千。你的本事再大,三千人也不夠八旗騎兵塞牙縫的。
陜西的孫傳庭也好不到那里去,他的秦兵也僅有一萬多人。所以,如果黃臺吉取道蒙古成功,陜西和山西兩地,依舊是危險至極。
蒙古諸部的察哈爾親王阿布奈,還有札魯特與巴林等人,率領蒙古騎兵三萬余人,加入了黃臺吉的隊伍。
阿布奈向黃臺吉建議:“皇上,咱們若是想進攻山陜兩地,需盡量的往西。要知道,明軍之前吃過咱們的虧,長城防線布置了不少的兵力。尤其是薊門關一帶,明軍依仗天險,很難攻破!
其實,當年的己巳之變中,薊遼督師袁崇煥對后金繞道蒙古進攻北京的舉動已有所料。為此,袁崇煥曾正式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臣在寧遠,敵必不得越關而西;薊門單弱,宜宿重兵。”
袁崇煥看得很清楚,薊門比較薄弱,應當設重兵把守。
不僅如此,袁崇煥又上了一道奏疏,說:“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指蒙古為向導,通建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
因為寧錦防線堅固,黃臺吉打不破,就會以蒙古為向導,突破長城,來威脅北京。但是,袁崇煥的兩次上疏,都沒有引起崇禎皇帝的足夠重視,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煥言中了。
如今,明軍在長城防線都已經(jīng)部署了一定的兵力。若是照之前的路子干,對清兵非常不利。
是以,黃臺吉最終采用了阿布奈的建議,繼續(xù)往西。尋找明軍防御的薄弱點,直撲明軍陜西與山西兩地。
黃臺吉的大軍最終取道蒙古,明軍對此一無所知。這次黃臺吉出兵極為謹慎,明軍在關外的探子們都沒有得到任何的線報。
而朱興明最終也離開山海關,帶著虎賁軍西進張家口。雖然朱興明依舊沒有摸清楚黃臺吉的意圖,但他總覺得要出事。
出事也絕不會是關寧錦防線,因為關寧錦防線此時固若金湯,黃臺吉根本打不下來。那么,虎賁軍去駐守張家口,總是沒錯的。
這一點朱興明很清楚,雙方的勢力如今早已今非昔比,此消彼長。明軍,不怕你耍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