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歸咎于冶鐵業(yè)的發(fā)展了,大明王朝的煉鐵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成熟。再加上朱興明的指點,早已實現(xiàn)了規(guī)模化生產(chǎn)。
大明朝鍛造火器用的精鋼雖然還有很多的短板,可是冶鐵業(yè)卻早已如火如荼。這鐵蒺藜制作簡單,對鐵質(zhì)的要求也不高,非常適合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這東西,一旦撒在路上,對于清軍的騎兵往往會造成重大傷害。尤其是奔馳的戰(zhàn)馬,一旦踩中鐵蒺藜,往往被刺的鮮血淋漓。
這里,本就是虎賁軍撤退時留下的陷阱。阿濟格這才想起,適才這隊虎賁軍是單騎從斜坡上沖上去的。也就是說,他們原本就只留了一條撤退的小路,而這正片斜坡怕是都被遍撒了鐵蒺藜。
此時東方剛現(xiàn)魚肚白,天色還很昏暗。阿濟格知道,他們根本就無法再繼續(xù)追擊。
而土坡上的虎賁軍,囂張的吹著口哨,耀武揚威的調(diào)轉(zhuǎn)馬頭,再次的消失在了茫茫草原上。
多爾袞大軍趕到的時候,這隊虎賁軍早就跑的沒影兒了。
看到奔襲而來的多爾袞大軍,阿濟格恨恨的道:“跑了,這幫明賊狡猾得很。”
多爾袞一驚,還想拍馬沖上土坡去看個究竟。阿濟格叫住他:“小心,前面有陷阱!”
多爾袞急忙勒馬,這才發(fā)現(xiàn)那幾匹踩中了鐵蒺藜的戰(zhàn)馬,以及從馬上摔下來狼狽不堪的清兵。
這是一次失敗的追擊,一路上阿濟格撂下了不少被射殺的清兵。而他們,連虎賁軍的毛都沒有碰到。
黎民的曙光終于出現(xiàn),大地被溫暖的陽光照耀?墒,天亮以后,阿濟格更是氣的差點吐血。
因為,他清清楚楚的看到,那個土坡上,除了一小塊地方撒了鐵蒺藜。四周光禿禿的,除了青草之外什么都沒有。
這就讓人憤怒了,虎賁軍,壓根就沒有布下鐵蒺藜陣。
回去的路上,阿濟格突然勒馬停步,狠狠的拍打著自己的腦門:“該死!該死!”
一旁的多爾袞不由得吃了一驚:“阿濟格,你怎么了!
阿濟格沒有說話,他雙腿一夾,提馬就跑。胸中怒火萬丈,他恨死了!
阿濟格恨得不止是虎賁軍,而是自己的愚蠢。很明顯,這對虎賁軍并不是他們的主力。即便是,后來土坡上出現(xiàn)的那幾百個虎賁軍將士,也預(yù)示著這不過是虎賁軍的一支小隊。
這幾百人的虎賁軍,怎么可能一下子布下那么多鐵蒺藜。就算是他們的馬匹載滿,也帶不了這么多。
當初,他只是被這支突然出現(xiàn)的虎賁軍給嚇著了。以為這就是虎賁軍的主力,在故意引誘自己上鉤。
現(xiàn)在想想,真是悔不當初。他當時就應(yīng)該不管不顧,帶著幾千大軍一下子沖上去。
殊不知,也幸虧阿濟格沒有沖上去。豐樂他們撤退的時候,準備了三套方案。每一套方案,都是專門對付追擊清兵的。
即便是阿濟格不管地上的鐵蒺藜,帶人蜂擁沖上去,清軍也占不到什么好處。
阿濟格和多爾袞一前一后,回到了清軍大營。
然而,事情總是出乎他們的預(yù)料。等追擊虎賁軍無功而返的阿濟格和多爾袞返回大營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左翼遭到了虎賁軍重創(chuàng)。
這一戰(zhàn),清兵死傷更多。初步清點,報上來的戰(zhàn)死人數(shù),高達一千一百一十一人。
這,等于是一場大型戰(zhàn)役的戰(zhàn)損比了。
要命的是,虎賁軍幾乎是毫發(fā)無傷。而清兵,黃臺吉的左翼,又被攻了個措手不及,死傷狼藉。
就在暴走的阿濟格去追擊虎賁軍豐樂等人的時候,多爾袞帶著正白旗的援兵趕去。然后,黃臺吉左翼的正白旗大營,就被虎賁軍給端了老窩。
太恐怖了,巨大的驚恐在黃臺心中蔓延。黃臺吉覺得,八旗兵中有了細作,明國人的細作。
一定是的,不然他們的信息為何會如此的準確。為什么阿濟格和多爾袞走后,他們的大營遭襲。他們是怎么知道,正白旗主力出營的。
八旗子弟,并不是滿八旗,還有八旗中的漢軍、蒙古軍。八旗漢軍是滿清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漢軍旗份佐領(lǐng),并非單獨有八個漢軍旗。
部分誤稱為“漢軍八旗”,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構(gòu)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制,分屬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
雖說八旗軍隊中既有漢人也有蒙古人。八旗漢軍的主要來源是明末主動做了漢奸走狗賣國賊,投降后金或在之后的戰(zhàn)爭中被其繼承政權(quán)清朝擄掠于遼東的人丁,以漢人為主,也有少部分漢化女真人和曾入明為官的蒙古人。
黃臺吉現(xiàn)在懷疑的,就是八旗漢軍中,出現(xiàn)了內(nèi)奸。
畢竟這種事,除了出現(xiàn)內(nèi)奸,再無其他合理解釋。甚至于,鑲紅旗旗主杜度的死,也是與內(nèi)奸有關(guān)。
正白旗旗主是多爾袞,但阿濟格也屬正白旗。他們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軍營大亂,到處都是清兵尸體,這讓二人暴跳如雷。
拖著病軀的黃臺吉滿含熱淚,他現(xiàn)在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去攻打明國。
黃臺吉扶著一根拒馬樁,這個拒馬樁因為大火的原因,一半被燒焦。
拒馬樁是古代作戰(zhàn)中使用的一種能移動的障礙物,系以木材做成人字架,設(shè)于要害處,主要用以防御騎兵突擊,故名拒馬樁。
看著滿地的殘軀,阿濟格再也忍耐不住,他扔掉了手里武器,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皇上、皇上啊,殺光明軍,報仇!替兄弟們報仇,啊啊啊~!”
多爾袞沉默,他緊緊握著弓弩,以至手背一片泛白。黃臺吉身子搖搖欲墜,腦海中一陣眩暈。他勉力定住身子,盡量不讓自己憤怒。
“安置好將士,咱們北上。朕,說好了帶你們回家!
黃臺吉語氣落寞,他的背影踉蹌而孤單。這個滿清的皇帝,曾經(jīng)雄心壯志傲視天下的梟雄,離開正白旗軍營的時候,背影落魄滄桑,仿佛是一個步履闌珊的老人一般。
八旗清兵的士氣,也都是低落到了低點。
屋漏偏逢連陰雨,一到了草原,阿布奈等人的蒙古聯(lián)軍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之后,他們便扔下了自己曾經(jīng)的盟友,回歸了大草原。
蒙古聯(lián)軍的不告而別,更是使得清兵雪上加霜。
大明王朝只是出于科技起步階段,將來就不是這樣的戰(zhàn)場了,而是一場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