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李自成占據湖廣半邊天的消息,是朱興明最擔心的事。這家伙就是個打不死的小強,殺之不盡斬之不絕。
流寇不像是滿清,至少黃臺吉有自己的老巢,有自己的子民,有他的后勤補給?蛇@一切,流寇都沒有。
流寇是以搶劫起家,沒有后勤就是他們最大的缺點同時也是他們最大的優(yōu)點。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如李自成之流可以肆意燒殺擄掠。即便是戰(zhàn)敗也無所謂,大不了找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一貓。靜待時機,再次東山再起。
只要大明王朝腐爛的根子還在,就有他李自成生存的土壤。除非,你建立起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沒有災荒、沒有饑餓、沒有苛政,這個時候流寇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即便是有流寇作亂,也都是小規(guī)模的造反,很容易被撲滅。
朱興明解決了什么,僅僅是解決了軍隊戰(zhàn)斗力的問題。而且朱興明僅僅解決的,也不過是整頓了一下三大營,還有提升了一下遼東軍的戰(zhàn)斗力。可三大營和虎賁軍到底總戰(zhàn)力如何,并沒有得到實際的驗證。
除了虎賁軍和東宮衛(wèi)的表現亮眼之外,大明王朝的軍隊戰(zhàn)斗力依舊是個未知數。除此之外,朱興明改革了京城商稅,還有就是京畿周邊帶來了新型糧食作物。
看起來,朱興明改變了很多。他還抓了魏藻德等幾個狗官,錦衣衛(wèi)的聲望日隆,已經給這些朝官們造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可這夠了么,面對近乎于無解之局的大明王朝,朱興明做的這些夠了么。
不夠,遠遠不夠。官場黑暗的體制扔在,成國公朱純臣之流依舊大撈特撈。地方武裝的戰(zhàn)斗力依然渣渣,應城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天災依舊頻發(fā),小冰河時期的威力無可解救。
面對這樣的天災,任誰都無能為力。還有就是國庫似乎是個無底洞,朱興明搬到了八大皇商,連自己的親姥爺都一頓猛坑,同時開辟茶卡鹽道?擅鎸鴰斓木薮箝_支,依舊是個無底洞。
不是朱興明不能干,而是自萬歷年間就開始,大明一直在透支著自己的國力。到了崇禎一朝,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已經破爛不堪。朱興明想一下子縫補起來這個破爛的王朝,哪有這么容易。
大概,朱興明是最為悲催的一個穿越者了。哪里像那個宋朝敗家子里的石小凡,你看看人家,一朝穿越就成了國公府的小公爺。那人生,簡直就跟開了掛一樣。
朱興明很是郁悶,為什么自己穿越過來就要亡國了呢。雖然自己貴為皇太子,可面對這個風雨飄搖的末世,有時候真的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老爹情急之下暈倒,朱興明不敢在虎賁軍大營耽擱,臨走之時他叮囑展云鵬和令狐云龍:“讓虎賁營的將士們做好準備,不日咱們就會南下抗擊流寇!
展云鵬和令狐云龍領命,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對付國內的流寇,比對付黃臺吉的八旗兵更為艱難。
歷史上關寧錦防線的失守,也給了滿清重創(chuàng)。以至于吳三桂退守三海關后,黃臺吉一直沒有能力再發(fā)動一次像樣的進攻。
反觀國內的形勢,后來李自成幾乎是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打進了北京城。輕易的拿下北京,明王朝終結。
朱興明快馬加鞭,一路從城郊回到了皇宮。他急匆匆的奔到坤寧宮寢殿,周皇后在急的抹眼淚,坤興公主紅著眼眶。
“父皇、父皇,您身子怎么樣了!敝炫d明心情激動,畢竟父子情深,其實崇禎皇帝平日對朱興明雖然嚴厲,可畢竟還是相當關切的。
崇禎皇帝早已醒來,其實他的身體并無大礙,只是看到湖廣的急報,驚怒交集之下暈了過去而已?吹絻鹤诱媲榱髀,崇禎皇帝心下不由得大為欣慰,他笑了笑:“皇兒不必擔心,父皇并無大礙。”
朱興明沉默,半響才道:“父皇,湖廣流寇作亂。兒臣、兒臣請求出兵!
崇禎無奈的嘆了口氣,朝廷無人可用了么。居然讓一個太子涉險,去平寇。
朝廷還真就無人可用了,隨著盧象升等人的戰(zhàn)死,能打的也就一個孫傳庭了?墒菍O傳庭鎮(zhèn)守潼關,陜西門戶重要,誰來對付李自成,朝廷還真找不出合適的人選。
可是即便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崇禎皇帝也不同意讓兒子去:“不成,此去平寇萬分兇險;蕛海抟恢倍加X得對不住你。眼下湖廣之事,朕再另想辦法吧!
朱興明依舊堅持:“父皇,兒臣不能再等了。兒臣也知道,平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會有性命之憂?墒歉富,兒臣不去,誰能去呢。江北之地接連災情不斷,朝廷萬不能再猶豫不決了。一旦讓流寇壯大,到時候咱們耗費的國力更巨。”
崇禎皇帝怔怔的看著他:“好孩子,你讓朕從你身上看到了太祖成祖皇帝的影子?墒牵瑢嵅幌嗖m,如今國庫空虛,三大營防守京城依然是勉力維持。朝廷,沒有能力組織兵力反擊了!
朱興明大吃一驚:“父皇,您的意思是,無力遠征?”
崇禎皇帝頹然的點點頭:“朕,不是個好皇帝,朕愧對列祖列宗!
國庫空虛,朝廷無糧。無糧亦無餉,如何遠征流寇?三大營雖然經過一番整頓今非昔比,可是打仗耗費的都是錢財和糧食啊。
且不說勞師遠征京城防御必然空虛,三大營出征的話,需要多少軍餉、多少糧草。尤其是糧食,空前的短缺。
如今尚未秋收,正是莊稼青黃不接的時候。京城去年就開始賑災,京城的糧倉都相繼告罄。沒有糧草,三大營的將士,如何去河南去湖廣等地剿匪。
更別提,軍餉的問題了。據兵部的初步預算,這次三大營出征,至少耗費軍餉五百萬兩。而且這還是速戰(zhàn)速決的情況下。
若是陷入流寇的戰(zhàn)爭泥潭,傾盡大明王朝的國力,也辦不到。
崇禎確實夠倒霉的,大明亡國之后,小冰河時期的威力也漸漸消失。大概朱興明,最倒霉的就是崇禎皇帝了。
一個王朝的滅亡,都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大明,則是最委屈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