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像是李自成這樣的人,不會輕易就死的。
為了安撫將士,宋獻策不得不這么說,李自成死了。
因為宋獻策敏銳的意識到,李自成沒有死。不但他沒有死,他身邊的劉宗敏也沒死。
只是,至于李自成是如何逃出官兵們鐵桶也似的包圍圈的,宋獻策也不知道。他嚴令將士,打掃了三遍戰(zhàn)場,皆一無所獲。
李自成到底是怎么逃出去的,宋獻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蛟S,他是趁著夜色掩護,就此逃之夭夭。
這不是不可能,畢竟落棗谷實在是太大了。官兵們防守有限,尤其是深夜,夜黑風高之際,想逃走還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宋獻策確定的是李自成沒死,可是在傳令三軍的時候,卻說李自成死了。
而朱興明給宋獻策的回信也說道:“闖賊李自成已死,落棗谷,就是此賊埋骨之處。本宮也會上書朝廷,落棗谷一戰(zhàn),李自成力戰(zhàn)而亡。朝廷本著寬仁之心,為李自成修建埋冢一處。闖賊埋冢,不得擅自損壞!
朱興明這么做,其實也是安撫那些投降的流寇。讓流寇們看看,朝廷并沒有虐待死去的李自成。
至于為什么朱興明也和宋獻策一樣,說李自成死了。那是因為,只有李自成死了,才能徹底斷了那些流寇們的念想。
之前,李自成三個字就是流寇們的希望。只要是聽說李自成三個字,這些流寇們就跟見到了希望見到了曙光一般,奮不顧身的去投靠。
而今天下人皆知李自成死了,即便是李自成活著,也是死了。
如果李自成僥幸逃脫,他還想繼續(xù)扯起造反大旗招兵買馬的話,那么他就得需要極力證明自己的身份。否則,他就是個冒牌貨。
這東西無法證明,因為官府正式公文中,李自成已經戰(zhàn)死。而且,李自成那些被俘虜的數萬部下皆是親眼見證,李自成死了。
殺人誅心,即便是李自成僥幸逃脫,對于大明王朝來說,已經沒有多大的威脅性了。
所以朱興明和宋獻策的想法一樣,即便是李自成活著,朝廷或許會派出錦衣衛(wèi)暗中刺殺?墒窃诿髅嫔,李自成是已經戰(zhàn)死了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徹徹底底的成了個假的。真亦假時假亦真,李自成已經沒有了證明自己身份的勢力。他再扯起李自成造反的大旗,已經不會有人誓死追隨了。
實際上,李自成確實沒有死。落棗谷混戰(zhàn),孔祥鑫和胡軍的援兵一到。流寇們的大勢已去。
劉宗敏心知肚明,此時的他們插翅難逃。被俘只有一個下場,就是凌遲。當年的闖王高迎祥,就是被押赴京城凌遲處死的。
戰(zhàn)死,那就是為死而死。世上再無李自成,也無他劉宗敏。
于是,劉宗敏勸李自成,咱們必須想辦法活下去。哪怕,先假意投降,再伺機逃跑。
而殺紅了眼的李自成那里還聽得進勸告,他要殺光這些官兵,直至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劉宗敏眼看苦勸無果,一刀背敲暈了李自成。然后拔下李自成的衣服,又找了個身高容貌差不多的部下做了替死鬼。
劉宗敏殺了那個部下,將他和李自成的衣服互換。然后將尸首戳爛。落棗谷地勢險要,深谷幽幽還有參天大樹以及巖石覆蓋。
幾個誓死效忠的親兵,將劉宗敏和李自成掩埋在一處落葉之下。然后,親兵們引開官兵。
就這樣,天黑之后的劉宗敏本想攜李自成逃走?墒撬l(fā)現四周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官兵。沒辦法,劉宗敏只好和李自成躲進一個泥坑。身上用腐葉覆蓋,官兵搜查了數次,幸虧都沒有發(fā)現二人蹤跡。
其實一直等到宋獻策給李自成修了墳墓,帶著部下將戰(zhàn)死的尸首掩埋之后。大軍撤出了落棗谷,劉宗敏和李自成餓了三天三夜。
二人知道宋獻策的厲害,直到官兵散去也沒敢現身。直到入夜,趁著夜黑風高,二人才倉皇逃了出來。
四海茫茫,天下之大已無二人容身之處。李自成不禁長嘆:“劉宗敏,你說得對。今時不同往日,孤已經窮途末路了。”
人心思變,是因為大明糜爛?扇缃窕侍訖M空出世,扶大夏之將傾。此時的李自成,再也無法鼓動人心。
劉宗敏早已看的透徹,他知道他們完了。李自成心灰意冷,埋怨劉宗敏不該救他:“兄弟,孤曾坐擁百萬雄兵。不曾想,今日能陪在孤身邊的,竟只有你一人。你不該救我,即便是孤活著,又該往何處去呢?”
劉宗敏突然說道:“闖王,你可知靈泉禪院;蛟S,那里會是你我的容身之地!
李自成一怔,這才想起。自己兵進湖廣,風頭日盛之時曾在湖廣之地縱橫搶掠。后來,路過石門縣的他聽說靈泉禪院有一位得道高僧。于是,李自成便順道前往。
靈泉禪院的主持悟通禪師,曾跟李自成建議,少造殺業(yè),以免消福報。
在當時李自成絲毫不以為意,說他縱橫天下數十年,誰能奈我何。
悟通禪師搖搖頭:他日闖王必失天下,若有他日,還請闖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靈泉禪院的大門,時刻為闖王打開。悟通禪師愿以佛法感化闖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鑒于對方是個當世高僧,李自成也只是笑笑,并未在意。現在想想,這一切似乎都在悟通禪師的意料之中。因為當時禪師還說,明廷氣數未盡,東宮會出一救世之主。
夾山寺又名靈泉禪院,唐代咸通十一年善會大和尚獲賜領眾僧開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譽,規(guī)模宏大有“騎馬關山門”之稱。至明代,由于兵火連年,殿宇大多毀落,佛事衰退,僅有僧眾60余名。
后有奉天玉大和尚駐錫于此,率眾僧建寺,使禪關重啟,規(guī)模遠超唐、宋、元時期,擴建有大雄寶殿,大悲殿,經殿、天王殿、韋駝莊、山門、涌花亭、洗墨池、玉璽井、放生池、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鐘、鼓樓等,譽稱為“楚南名剎”。
而有人說這個奉天玉大和尚,便是李自成。歷史上李自成的死眾說紛紜,其中,就有出家夾山寺為僧一說。
兜兜轉轉,世道輪回。難道說,這真的就是自己的宿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