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們也是人,這些宮女太監(jiān)們的生活,也需要改善一下。
身邊的伴伴尤其是旺財,他可是跟著朱興明常年在外打仗的。打仗條件艱苦,旺財身上就有一種難聞的怪味。
每每旺財想靠前的時候,朱興明總是一腳把他踢飛:離我遠點,有話就說有屁快放。
這是作為一個太監(jiān)的悲哀,太監(jiān)從先秦時期開始,大概存在了兩千年的時間。太監(jiān)是服侍皇帝和嬪妃的,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皇帝的身邊都是宮女。太監(jiān),只能遠遠的伺候著。
即便是如王承恩這樣的貼身太監(jiān),和皇帝往往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且,像王承恩這種身份的人,才能獲得每日洗浴的資格。
回到自己的臥房,王承恩是有專門服侍自己的小太監(jiān)的。像是那些底層的太監(jiān),則就沒有這么好運了。
皇上的后宮有很多的妃子,為了防止意外發(fā)生,因此只能讓一個不正常的男人在這里伺候妃子們,因此在秦朝時期就出現(xiàn)了太監(jiān)這個職位。在古時候太監(jiān)在宮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要幫助皇上執(zhí)行任務,同時還要幫助皇上下旨。
能夠入宮當太監(jiān)的,都是窮苦百姓人家的孩子。閹割之后,還要經(jīng)歷一場場生死難關。比如說,有的感染之后就會死去。
活下來的,往往都有后遺癥。那就是,容易小便失禁。朱興明修建一條引到皇宮的水渠,為的就是在紫禁城的各個房間,都能引入一條條自來水管道。
這樣,不管是這些太監(jiān)還是宮女,他們每日都能夠沐浴更衣。只要注重了個人衛(wèi)生,這個問題就能得到極好的解決。
小詩詩愛干凈,她的坤寧宮,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不允許太監(jiān)進入的。一般,坤寧宮里服侍小詩詩的,都是一些宮女。
小詩詩也跟朱興明抱怨過,說太監(jiān)們的身上,都有難聞的味道。朱興明決定,改變這種現(xiàn)象。
不管在怎么樣處理太監(jiān)身上始終有一股味道,這就是為什么皇帝吃飯都由宮女伺候,而太監(jiān)站在門外等待主子的調遣,根本就不能夠站在主子身邊。
西山玻璃廠停產,大量的玻璃被用來制作玻璃管。其實玻璃管的工藝要求極高,尤其是兩端要求必須嚴絲合縫。這極大的考驗工匠們的技藝水平。
然后,水泥和冶鐵廠也在晝夜開工。征集來十余萬的民夫,晝夜不停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段段的水管,終于漸漸的被接到了紫禁城。
同時,紫禁城內也開始大量的鋪設自來水管道?紤]到冬天京城氣溫極低,玻璃管道隨時都有凍裂的危險。所以保溫,成了個大問題。
玻璃水管的外面,必須有足夠厚的保溫材料。這樣,才能保證自來水不會被凍結,水龍頭全部采用熟銅。主要是生鐵技術不成熟,熟銅熔點低一些,容易鑄造。
不管是太監(jiān)宮女或者雜役的房間,自來水管道都是到達了每一處房間。同時,紫禁城皇宮內,建設了數(shù)十處鍋爐。
鍋爐的目的,自然也是取暖?偛荒,每年后宮的嬪妃貴人們,躲在溫暖的寢殿之中享福。讓那些太監(jiān)宮女們,住在冰冷徹骨的臥房內吧。
國力的提升,使得生產力得以恢復;謴偷纳a力,使得紫禁城內的鍋爐遍地而起。
小型的鍋爐,常壓鍋爐 常壓鍋爐也叫無壓鍋爐,該鍋爐頂部有一個與大氣相通的管口,不承受供熱系統(tǒng)的水柱靜壓力.也就是相當一個開放式的熱水箱,所以常壓鍋爐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爆炸危險的。
用燃煤來取暖,使用熟銅管暖氣片供熱。首先,朝廷開始逐漸實行去銅錢化,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發(fā)行銀票紙幣。
當然,盲目的發(fā)行銀票,容易造成貨幣貶值。這就需要朝廷出面,控制銀票發(fā)行數(shù)量。
畢竟銅錢或者銀兩攜帶不便,大量的銅錢或者銀兩,對于那些商賈貿易來說,是個巨大的難題。于是,銀票應運而生。
一開始,銀票是由私人錢莊印制。后來北宋的“銀票”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銀票。元朝以使用銀票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間發(fā)行的“大明寶鈔”用桑皮紙為鈔料,一貫鈔高一尺、寬六寸,是中國最大的銀票。
清初不印制紙幣,后由于國家困難,印發(fā)“戶部銀票”,簡稱“官票”。以后又發(fā)行“大清寶鈔”,簡稱“寶鈔”,面額復雜,很快就急劇貶值。到咸豐末年、官票已成廢紙,寶鈔一貫僅值二三文。同治以后,停止使用紙鈔貨幣,仍行銅錢。
也就是說,銀票因為容易發(fā)行泛濫造成貶值,已經(jīng)失去了民眾信任。
如今朝廷出臺法令,嚴格控制銀票的發(fā)行數(shù)量。銀票的發(fā)行數(shù)量,與國庫的稅收掛鉤。比如說,如今戶部一年的賦稅總額,高達八千四百萬兩白銀。那么,今年朝廷發(fā)行的銀票,就只有八千四百萬兩的數(shù)額。
這樣,就能控制銀票貶值。同時,逐漸的取代民間銅鑄錢幣。
這些銅鑄錢幣在國庫堆積如山,失去了流通價值。于是,朱興明就決定融化這些銅錢,制作熟銅鍋爐和暖氣片,為皇宮取暖。
原本是計劃兩年的工程,居然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jīng)提前完成。
從玉泉山,一路數(shù)十里引到紫禁城皇宮的自來水圓滿竣工。試運行絕佳,水源穩(wěn)定,水質甘甜可口。
皇極殿早朝,就連早朝大殿之上,都有一支接過來的自來水水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狗腿子旺財,打開了熟銅水龍頭。
文武百官驚訝的發(fā)現(xiàn),水龍頭內流出來的泊泊泉水。朱興明命人拿過粗碗,給每一位臣子們,都接了一碗水。
“嘗嘗吧,諸位卿家都嘗嘗。這就是從數(shù)十里之外的玉泉山,引進來的山泉水。只要輕輕擰開這個水龍頭,玉泉山的山泉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淌過來。諸位卿家嘗一嘗,這水可甜否?”
百官們那里見過這些東西,于是紛紛端起手里的粗碗。沒有人能夠相信,玉泉山的山泉水,真的被引到皇宮里來了。
這等在朱興明眼里并不算什么的工程,在其他人的眼里,卻是如此的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