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風劍王一生愛劍,達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為了追求劍意的精進和突破,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這一塊石壁,原本產(chǎn)自中州,乃是中州一個頂級宗門從古遺跡中獲得。
凌風劍王不惜耗費了百年光陰,為這個宗門當了百年的下等護衛(wèi),這才求到了這塊石壁。
但這塊石壁上劍痕所包含的劍意深奧至極,凌風劍王也根本看不出其中精髓,這才將其放在了劍冢秘境的三層。
他自己只要無事便在劍冢三層中參悟,但如今已經(jīng)過去了近三百年,凌風劍王始終看不透。
現(xiàn)在聽到云誠說出歸墟劍意的名字,他自然極為震撼。
雖然他看不透劍痕中所包含的劍意,但是卻也看出了一些表層的東西,知道云誠所說歸墟二字,絕對是這種劍意的精髓代表。
甚至在他心中都覺得這二字用的絕妙,能用出如此絕妙之詞命名此劍意,云誠絕對看出了劍意的精髓所在。
“這位云誠……兄弟。”
凌風劍王態(tài)度一變,似乎都有些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云誠。
只能以兄弟相稱,但這個稱呼可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呆在了當場。
凌風劍王是什么身份,即便是在這東域核心的東圣城都算是一代強者,紫府境的大尊。
能夠有資格讓凌風劍王以兄弟相稱的,至少是紫府境的強者,而這放眼整個東域恐怕也沒有幾人。
這無形中將云誠的身份提高到了一個高度,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仰望的高度。
眾人反應過來,雖然嘴上不能說什么,可是心里都是一個個的暗道。
“這是怎么回事?凌風劍王居然跟云誠稱兄道弟!
“凌青陽向著云誠認慫就夠讓人費解了,這凌風劍王更是讓人不可理解。”
“凌風劍王這是神經(jīng)了不成嗎,還是云誠有什么魔力!
就是墨竹老人此時都用一種不可理解的目光看著凌風劍王,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其實對于凌風劍王來說,若是能夠知道這石壁上劍痕所包含的劍意精髓,別說讓他稱兄道弟,就是跪求他也可以接受。
“劍王前輩,無需如此客氣!
“若要知道那劍痕中的劍意,云某可以說給你聽。”
云誠倒是平淡,對于凌風劍王的反應他也有些吃驚。
“你若真的告訴我這劍痕中的劍意!
“我凌風愿意于你八拜為交結為忘年兄弟!
“我凌風并非孤高之人,也不在乎什么非議,有恩必報!”
凌風劍王在性格上,倒是比起他兒子凌青陽要讓人印象好的多。
其實那歸墟劍意對于云誠來說,并非什么絕密,只不過是一個可以讓乾坤劍境圓滿的階梯。
所以告訴凌風劍王對于云誠來說只是一件小事,無關什么大局。
但如今若是能夠結交一位紫府境的尊者,對于他在東域來說,倒是一個起始的助力。
云誠將自己所勘破的劍意精髓對著凌風劍王講述了一遍。
憑借凌風劍王的劍道造詣,只需要云誠一遍講述,便會豁然開朗。
“妙啊,這歸墟劍意居然如此,真是絕妙無窮!
“有了如此劍意,我在劍道和修為上都可以更進一步了!
“云誠兄弟,你可是我的大恩人啊!
凌風劍王聽完之后,不禁的彎腰對著云誠一拜。
這一拜對于凌風劍王來說是絕對值得的,有了這歸墟劍意的之后,凌風劍王日后將會進入魂境圣人的行列。
雖然云誠拒絕了跟凌風劍王八拜為交,但是這一拜注定了凌風劍王已經(jīng)跟云誠有了一層緊密的關系。
“青陽,云誠進入學宮之后,你便代為父好生的照顧!
“我則是要閉關一段時間,好提升自己的劍道!
“等到我出關之日,定然會去跟云誠兄弟一醉方休!
凌風劍王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閉關了。
“是父親!”
凌青陽立刻答應,就是凌風劍王不叮囑,他也早就成了云誠的手下了。
凌風劍王閉關,云誠他們繼續(xù)在這劍王山莊逗留兩日,兩日之后便是學宮招收之日。
兩日之后,又墨竹老人和凌青陽兩人帶著眾人前往東圣城。
東圣城作為整個東域的核心,比起大齊國的黑石城可是大了不止十倍。
據(jù)說東圣城的常住人口就達到了數(shù)百萬,其中家族林立實力錯綜復雜。
但整個東圣城的掌控者地位卻不可撼動,其名為東圣宗。
東域學宮就是東圣宗所辦,東域學宮匯聚了整個東域的頂級精英驕子。
雖然他們只在學宮中待上幾年時間,可是卻都算是東圣宗的弟子。
從東域學宮開辦到現(xiàn)在,無數(shù)的學員從學宮中走出,成為了各大宗門或者家族的梁柱。
也可以說東圣宗的實力,其實已經(jīng)滲透到了東域個個家族和宗門。
只要東圣宗振臂一呼,那么整個東域的家族和宗門的響應者無數(shù),有此可見東圣宗的實力有多么的龐大。
這樣的實力,遠不是那些單純的宗門和家族可以相比的,所以東圣宗可以成為整個東域的霸主長達數(shù)千年。
那些家族和宗門的驕子之所以蜂擁而來想要進入學宮,一來是因為學宮是東域最高修行學府,對于修行大有助力。
其二就是可以借助這一層關系,跟東圣宗有所聯(lián)系,從此之后宗門和家族也就有了保證。
雖然在招收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兩輪的海選,可是前來的人員依然足有數(shù)千人之多。
這數(shù)千人,隨便拿出任何一個,都是所在一方區(qū)域的頂級驕子。
但是在這里他們卻猶如應聘的普通人一般,對于能否成功成為學宮學員,心中焦慮忐忑的不在少數(shù)。
甚至還有不少人都開始求神問卜預測成敗,所以每到學宮招收的這一段時間,東圣城就會多出許多做僧人道士模樣的算命半仙。
“年輕人,我看你印堂發(fā)黑,似乎不是吉兆啊!
“你是來參加學宮招收的吧,前途不容樂觀啊!
“老夫倒是可以幫你,不過要收取一些費用,靈石十塊可保無憂!”
一個算命的道人,對著路過云誠掐指測算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