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下一秒,當他看清那個孩子的長相時,卻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這孩子怎么會在這里?
他當初賣了不少小孩去黃家村,黃家村就像一個中轉(zhuǎn)站,有些小男孩會直接賣給黃家村里無法生育的人當兒子,但更多的是由黃家村轉(zhuǎn)賣出去。
黃家村的人干買賣小孩的生意由來已久,路子多又廣,許多人販子都會將搞來的小孩放給黃家村賣。
只不過男孩還好賣一些,女孩卻很難。
留下來的女孩,年紀小的,要么留下給男孩當童養(yǎng)媳,要么就先找戶人家,隨便給點吃的,好歹養(yǎng)大。
養(yǎng)到有生育能力了,再轉(zhuǎn)賣出去。
只不過養(yǎng)小女孩還是要費錢費糧食,黃家村的人又是買賣兒童更多,大部分人不愿意養(yǎng)。
于是又形成了一種新的形式——由有買賣婦女路子的人販子向黃家村的人付一筆定金,將小女孩養(yǎng)在黃家村里,等女孩有生育能力了,人販子再向撫養(yǎng)小女孩的人家付一筆撫養(yǎng)費,把女孩接走,高價轉(zhuǎn)賣給一些老光棍當老婆。
這種形式的前提是,這個女孩必須長得很漂亮,能賣出高價,讓人販子有的賺才行。
黃家村里的小女孩,有些是其他人販子放在村子里養(yǎng)著的,有些是黃家村的人從外面“搜羅”來的,也有些是他們交給黃家村來轉(zhuǎn)賣,但是最后因為種種原因沒賣出去的。
有時候孩子太多,倒來倒去,就連當初將孩子賣給黃家村的人販子,包括黃家村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這些孩子是從哪兒來的了。
曲無亮一向眼光挑的很,不是特別漂亮的小女孩他根本看不上。
唯獨當初她去黃家村的時候,看到元旦就知道這小姑娘長大以后肯定丑不了,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于是那次,他特意提前付了定錢,“預定”好元旦。
約定等這姑娘來過月經(jīng)后就把人接走。
他甚至連買家都想好了,想著到時候肯定能大賺一筆。
但畢竟這樣早就定下的“貨物”又是女孩,在村子里甚至還不如狗,拿錢養(yǎng)著女孩的人家也不會認真撫養(yǎng),有些養(yǎng)不到16歲就給養(yǎng)死了。
這就像下賭注一樣,不能確定最后是賠是賺。
所以曲無亮也沒做過幾樁這樣的生意,只是當時看元旦實在長得漂亮,才決定鋌而走險賭一把。
這些年,他一直將元旦的長相牢牢的記在腦子里,生怕將來去要人的時候,黃家村的人糊弄他,絕不可能弄錯。
而且這么漂亮五官,這么有特點的長相,也很難認錯。
可是……如果真的沒弄錯的話,元旦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難不成黃家村出什么事了?還是元旦這小丫頭自己偷跑出來了?
曲無亮有段時間沒去黃家村了,實在不知道里面的情況。
他怎么想怎么都覺得不放心,干脆追過去,不遠不近的跟著她們,仔細觀察。
小姑娘一開始沒意識到后面還跟了個人,牽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不時轉(zhuǎn)過頭跟媽媽說話。
曲無亮立刻定神仔細看。
反復確認幾次,曲無亮更加震驚。
那側臉,那眉目,那鼻子……真的是元旦!
這孩子明顯和之前的神態(tài)氣質(zhì)都不一樣了。
從前的元旦,總像一只受驚的小雞,縮著脖子,畏畏縮縮,小心翼翼的,根本不敢正面和人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