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過一次那個‘接頭人’,根據他的描述……”李局長頓了頓,一字一頓地說道,“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肩寬背厚,左手手腕處有一道不明顯的燙傷疤痕——這個體貌特征,
和我們在‘曙光’行動中,與之前案件中的在逃人員有關,高度吻合!”
“曙光”行動雖然成功,但并非完美。作為整個犯罪網絡中負責具體資金操作和賬目偽造的核心人物,那人就像一只最狡猾的狐貍,在警方收網前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提前人間蒸發(fā)。
他是整個案件中,唯一一條未能捕獲的“漏網之魚”,也是趙承平心中一直懸著的一根刺。
沒想到,這條線索,竟會以這種方式再次出現!
“不止如此,”李局長的聲音愈發(fā)凝重,“那小子還提到,‘陳默’最近似乎在策劃一票更大的‘生意’,和境外某個神秘買家有關,這批被查獲的電子元器件,很可能只是投石問路的‘樣品’。”
掛斷電話,趙承平站在原地,辦公室里最后一絲光亮也消失了,只剩下窗外城市漸起的霓虹,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滅滅的光影。勝利的溫熱感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輪戰(zhàn)斗烽煙燃起時的冰冷與決然。
他快步走回辦公桌,沒有絲毫猶豫,再次用鑰匙打開了那個剛剛鎖上的抽屜。
這一次,他沒有去看那枚嶄新的一等功獎章,而是從抽屜的最底層,取出了一份被牛皮紙袋密封、標注著“曙光行動-在逃人員-陳默”的卷宗。
他撕開封條,將里面的資料全部攤在桌上,照片上那個戴著金絲眼鏡、面容斯文的男人,此刻在他眼中,卻如同一條潛伏在暗影中的毒蛇。
他拿起外套,一邊穿上一邊抓起了內部通訊電話,那股屬于戰(zhàn)神的冷靜與果決,已經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聲音里不帶一絲情感的波瀾:
“通知老陳、小王、技術科林悅……十分鐘后,三號小會議室開會。把所有關于‘陳默’的資料,全部帶上!”
趙承平放下電話,眉頭緊鎖。來電的是海關緝私部門的一位熟人,他們在近期一次例行檢查中,發(fā)現了一批申報不實的出口電子產品。
這絕不是巧合。趙承平立刻意識到,雖然主要案犯已經落網,但他們布設的某些秘密渠道可能仍在運作,甚至可能有漏網之魚在繼續(xù)活動。
十分鐘后,三號小會議室。
這里的空氣,仿佛還凝固著“曙光”行動收網前夜那緊張而亢奮的氣息。巨大的白板上,那張用紅藍黑三色記號筆繪制的、代表著艾斯查犯罪集團的復雜關系網絡圖,尚未被擦去。每一個名字,每一條連接線,都是團隊成員無數個不眠之夜心血的結晶。
此刻,會議室里煙霧繚繞。
經驗豐富的老偵查員老陳,正默默地抽著煙,眉頭緊鎖,繚繞的煙霧模糊了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年輕的偵查員小王,臉上還帶著破獲大案后的興奮余溫,此刻卻已收斂了笑容,正襟危坐,眼神里充滿了專注與探尋。而技術科的王牌,林悅,一位戴著黑框眼鏡、氣質干練的短發(fā)女性,已經打開了她的高性能筆記本電腦,十指懸停在鍵盤之上,隨時準備接收新的指令。
趙承平推門而入,將那份關于“陳默”的卷宗,“啪”的一聲,不輕不重地放在了會議桌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