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監(jiān)視下來,目標人物們的生活軌跡被清晰地勾勒了出來:上班、下班、回家,偶爾參加一些飯局,表面上看起來,與普通的中產階級并無二致。他們行事謹慎,反偵察意識極強,從不在電話里談論任何敏感話題。
然而,狐貍再狡猾,也總會露出尾巴。
周五下午,監(jiān)視張建華(原東區(qū)建設局局長)的小組,傳來了一個關鍵信息:目標下班后,沒有回家,而是驅車上了一條通往市郊的高速公路。幾乎在同一時間,監(jiān)視李衛(wèi)東(原王立仁秘書)、陳斌等其他幾個核心目標的幾個小組,也陸續(xù)匯報了同樣的情況——他們的目標,不約而同地,都駕車駛向了同一個方向。
所有的信息,在趙承平面前的電子地圖上,匯集成了一個個移動的光點。而這些光點,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個終點——位于城市遠郊,一個名叫“綠野農莊”的地方。
這個發(fā)現(xiàn),讓趙承平的精神為之一振!他立刻下令,所有監(jiān)視小組在外圍待命,不要靠近,同時,他親自調取了“綠野農莊”的所有資料。
資料顯示,農莊位置極其偏僻,坐落在一片巨大的平原之上,周圍幾公里內,除了農田,就是稀疏的村落。進出農莊,只有一條狹窄的鄉(xiāng)村公路,一旦有陌生車輛進入,會立刻被發(fā)現(xiàn)。
“好一個狡兔三窟的地方!”趙承平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冽。他知道,這種地方,絕不可能是普通的休閑聚會場所。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趙承平就換上了一身半舊的戶外沖鋒衣,戴著一頂鴨舌帽,開著一輛從朋友那借來的、沾滿了泥點的皮卡車,獨自一人,前往“綠野農莊”進行實地勘察。
他沒有走那條唯一的公路,而是將車停在幾公里外,然后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獵人一樣,借著晨霧和田埂的掩護,徒步潛行,從農莊的側后方,接近了目標。
他在一片茂密的蘆葦蕩里,架起了高倍望遠鏡。
鏡頭里的農莊,漸漸清晰起來。它占地面積很大,外圍用兩米多高的竹籬笆和鐵絲網圍著,門口有保安亭,還養(yǎng)著幾條狼狗,一有風吹草動就狂吠不止。農莊內部,并不是一個開放式的結構,而是被巧妙地分割成了幾個獨立的院落,每個院落都有自己的小門和圍墻,彼此之間用假山、竹林和回廊隔開,私密性極強。從外面,根本無法窺探到院落內部的情況。
從“綠野農莊”勘察回來后,趙承平立刻調整了部署,一張針對這個“巢穴”的天羅地網,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張開。他沒有選擇打草驚蛇的強行滲透,而是決定采用一種更具耐心和智慧的方式——圍獵。
他親自挑選了四名經驗最豐富的偵查員,組成了一個代號為“貓頭鷹”的特別監(jiān)控小組。這個名字的寓意很明顯:在黑暗中保持最敏銳的觀察,等待獵物自行暴露。
行動的第一步,是在農莊周圍布置監(jiān)控點。這絕非易事。那條唯一的進出公路,視野開闊,任何偽裝的車輛都可能引起懷疑。趙承平放棄了傳統(tǒng)的車輛監(jiān)控方式,而是采用了更為隱蔽和高科技的手段。
一個深夜,兩名偽裝成電信維護工人的偵查員,開著一輛印有“通信搶修”字樣的工程車,以檢修光纜為名,在那條公路旁一根不起眼的電線桿上,安裝了一個外形酷似電纜接線盒的4K超高清針孔攝像頭。攝像頭的位置經過精確計算,可以清晰地拍下所有進出車輛的車牌、車型以及駕駛員的面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