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他最后用清水沖凈泡沫,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張雖然依舊消瘦、眼窩深陷,但眼神已經(jīng)恢復(fù)了清澈與平和的臉。他知道,那個在刀鋒上行走了數(shù)月的“趙隊”,已經(jīng)被他暫時地“洗”掉了。
從浴室出來,他沒有立刻穿上干凈的衣服。而是將過去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所有臟衣服——那些沾著汗?jié)n的襯衫、被咖啡濺到的T恤、在檔案室里沾滿灰塵的褲子——全部抱了起來,毫不油豫地、一股腦地扔進了轟隆作響的洗衣機里。
他看著那些衣物在滾筒里翻滾、攪動、被泡沫包裹,就如同他過去幾個月混亂而緊張的生活。而他相信,一個小時后,當(dāng)洗衣機停止轉(zhuǎn)動,他將迎回的,是一堆潔凈如新的、帶著陽光味道的衣物。
這也是一個儀式。一個將過去徹底打包、清洗、然后翻開新篇章的儀式。
穿上一件干凈的T恤和寬松的家居褲,趙承平感覺自己仿佛重獲新生。胃里傳來的空虛感,提醒著他,那臺高速運轉(zhuǎn)了太久的身體機器,亟需補充一些高質(zhì)量的“燃料”。
他拿起購物袋,走下了樓。
傍晚的社區(qū),正是最熱鬧的時候。下了班的鄰居們?nèi)齼蓛傻刈咧,孩子們在樓下的空地上追逐嬉戲,發(fā)出銀鈴般的笑聲?諝庵,飄散著各家廚房里傳出的、不同的飯菜香味。
這一切,都是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景象。但在趙承平的眼中,此刻卻顯得如此的珍貴和美好。他貪婪地呼吸著這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空氣,感覺自己那顆懸了太久的心,終于穩(wěn)穩(wěn)地,落回了地面。
他走進了樓下那家燈火通明的超市。
超市里,是另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生鮮區(qū)的蔬菜,嬌艷欲滴,帶著清晨的露水;肉鋪的師傅,正手起刀落地分割著新鮮的排骨;熟食區(qū)的窗口,飄出誘人的鹵味香氣。
他推著購物車,慢慢地、悠閑地,在貨架之間穿行。
他不再是那個需要快速做出判斷、果斷下達命令的指揮官。此刻,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為晚餐發(fā)愁的丈夫。
他走到蔬菜區(qū),拿起一個西紅柿,放在手心掂了掂,又輕輕地捏了捏它的硬度,湊到鼻子前聞了聞那股獨有的、帶著陽光味道的清香。然后,他又挑了幾個飽滿的、還帶著泥土芬芳的雞蛋。
他甚至饒有興致地,在調(diào)味品區(qū)停留了很久。他仔細地比較著不同品牌的生抽和老抽,思考著哪一種,能讓他的那碗面,味道更加醇厚。
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一個年輕的母親,正耐心地哄著購物車里哭鬧的孩子;看到了一對白發(fā)蒼蒼的老夫妻,互相攙扶著,在為晚上是吃魚還是吃肉而小聲地“爭論”;看到一個剛下班的年輕人,戴著耳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心不在焉地往購物籃里扔著速凍水餃。
這就是他誓死守護的“人間”。
不是宏大的口號,不是冰冷的法律條文,而是由這些最具體、最生動、最鮮活的日常所構(gòu)成的、溫暖的世界。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工作的意義,從未如此清晰和具象。
回到家,趙承平系上了那條有些日子沒用過的圍裙,走進了廚房。
廚房,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治愈力的地方。在這里,通過簡單的食材和自己的雙手,就能將最原始的饑餓感,升華為一種溫暖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