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晚上行走,李云龍跟和尚兩個人順利到達了河源縣城,經(jīng)過一番喬裝在地下同志的安排下順利進入了縣城。
一進縣城,剛轉(zhuǎn)出兩圈來,差點被一個推著獨輪車的小伙子給撞上了。
“你這小伙子怎么回事?怎么走路不長眼吶?”
和尚火氣蹭的一下就上來了,開口就要找那人理論。
“對不住,對不住,剛剛走得太急,沒注意,沒注意,您多擔(dān)待。”這小伙子態(tài)度倒是很好,一個勁兒地道歉。
“下次小心著點!
李云龍二人由于是秘密潛入,他們也不想節(jié)外生枝,就此息事寧人。
轉(zhuǎn)出兩步去后,和尚拉住了李云龍道:“掌柜的,你看看剛剛那個小伙子!
嗯?
李云龍順著和尚的指點看過去,只見那小伙子倒也不算是很高,也就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量,但是一行一動之間顯得非常穩(wěn),就像是老樹狠狠地抓在地上一樣。
不簡單!
那年輕人一手抓著一個麻袋輕輕地墩在地上,然后開始吆喝道:“小米兒嘞,新鮮的小米兒嘞,走過路過的都來看一看嘞。”
這普普通通的一幕看在和尚的眼里卻非常不普通,甚至和尚的眼中那么一瞬間爆射出一陣精芒,這是棋逢對手才會有的表現(xiàn)。
和尚湊到李云龍耳邊,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團長,你看,那個小伙子下盤非常穩(wěn)健,一手抓著一個兩百斤重的麻袋,竟然臉不紅氣不喘,這絕對是練家子。
可以判斷,這個家伙絕對是有真功夫的。
而且,團長,你注意看那小伙子手,老繭非常厚,而且手背黝黑,這絕對是練過鐵砂掌的。
我絕對不會看錯!
李云龍順著和尚的指點看過去,果然發(fā)現(xiàn)這一切跟和尚說的非常一致,可以斷定這個年輕人絕對是個習(xí)武之人。
李云龍見獵心喜,就跟當(dāng)初見到和尚一樣,這樣的人才必須收攏進自己的隊伍里。
瞅著一個沒有人的空檔,老李走到那個年輕人跟前問道:“小伙子,要是把你這所有的糧全部買下來,你能不能跟著我干?”
年輕人被嚇一跳,抬頭一看竟然是剛剛自己差點撞上的那倆人。
看面前這兩人都是一身綢緞衣裳,絲毫不是一般普通小老百姓,這賣糧食的年輕人問道:“您這是哪兒?我跟您一起混?”
李云龍在袖子底下用兩根手指比劃出來一個“八”字,壓低聲音說道:“八路!”
賣糧的年輕人吃了一驚:“八路?”
“是的!
“愿不愿意跟我們一起干?打鬼子!”
賣糧的年輕人有些遲疑道:“八路打鬼子不含糊,可是俺不行啊。俺家里有老娘,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要是打鬼子的話得讓俺把老娘給送了終才行啊!
李云龍一聽這話直接就怒了:“練武的人都得有點血性,你小子怎么磨磨唧唧。你小子就是個山藥蛋腦子,等你打鬼子,黃花菜都涼了。
行了,你就踏踏實實地給鬼子當(dāng)順民吧!
說完以后,李云龍異常生氣地拂袖而去,面前這個年輕人明明有一身本事,卻窩在這里不敢反抗,這讓老李有些瞧不起。
和尚惋惜地看了眼面前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可惜了一身本事。
練武之人,需要在心里養(yǎng)足三分惡氣,這個年輕人連這口惡氣都沒有,白瞎了一身武藝,根本就不可能發(fā)揮出來。
賣糧的年輕人看著李云龍跟和尚離開,一直到這倆人消失在視線中以后,這才回過神來,總感覺自己錯過了很多一樣。
甩了甩頭,把這種遺憾的情緒從自己腦海里驅(qū)除出去,老娘還在家里等著他回去,賣糧的年輕人繼續(xù)吆喝道:“小米兒嘞,新鮮的小米兒嘞。走過路過,看一看嘞!
老李憋著一肚子的氣來到了之前約定好的那個接頭的涼粉攤兒,百無聊賴地坐在那攤兒上等著,涼粉兒都特么吃第二碗了,始終不見接頭人的影子。
到了后來,老李趴在桌子上都快睡著了,終于有一個偽軍軍官模樣的家伙大剌拉拉的坐到了李云龍跟和尚這一桌。
雙方對過暗號,確認(rèn)過身份以后,開始聊開了。
“唉,我說,怎么今天遲到這么久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問題?”
李云龍“漫不經(jīng)心”地問道,他心中的警惕還未完全放下。
“別提了,城南的布行新到了一批棉布,質(zhì)量非常好,而且織得非常綿密,最最重要的是價格還很好,是目前市面上價格的六成。
這消息一傳出去,不少老百姓都跑去搶購去了。
鬼子擔(dān)心出什么問題,所以把我們抽調(diào)過去在現(xiàn)場維持秩序。
這才來晚了!
“?”
李云龍被面前這個穿著偽軍軍官服的中年人給驚著了。
“這是哪兒來的布料啊,這么好?”
“我可不知道,有說是從南方運過來的,有說是從鬼子島上運過來,甚至還有個離譜的說法說是你們造出來的。
簡直都沒法相信!
那偽軍中年軍官吸溜了一口涼粉,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
李云龍不動聲色,這他娘的很有可能是自己隊伍造出來的,五天前秀芹安排人織出了第一批棉布,還拿給自己和老于看過的。
由于原材料價格比較便宜,再加上沒有經(jīng)驗也沒有留太多的利潤,沒想到在這河源縣城里竟然一炮而紅,幾乎是短短幾天的時間,這棉布就已經(jīng)成為了眾人的心頭好了。
李云龍在心里暗嘆一聲:老于啊老于,你干啥都不一般吶。
“哎,要是我們造出來的就好了,一定充分供應(yīng)。”李云龍說道。
那穿著偽軍軍官服的中年人嘿嘿笑了兩聲,并沒有搭話,顯然他不是很認(rèn)同李云龍這個他們也能造紡織機的說法。
“其實,如果僅僅只是棉布的事情倒還好說,但是今天也是鐵匠鋪賣大貨的時候,兩家直接就干上了!
“什么大貨?”
“鐵匠鋪不知道從哪兒搞來了一批使用煤餅的煤爐子,不少人試過以后特別好用的,省煤不說,這煤爐子還挺干凈的,不會大量產(chǎn)出煤灰。
所以,城里不少人家都去搶去了!
啊?
李云龍聽見這話直接就愣住了,這特么不是老于自己搓出來的煤爐子嗎?神特么就是鐵匠鋪搞出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