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心里憋著一股氣安靜了下來。
寧安向前走了一步,說道:“貨物在我手上被毀確實是我的責任,但是這兩日我已經(jīng)在盡力的趕貨了,明日貨便不能補齊運往錦溪鎮(zhèn)!
災民不依不饒道:“你現(xiàn)在就算補齊了,又能怎樣?我們親人又沒辦法活過來!”
“就是就是!我可憐的孩子!”
寧安皺著眉說道:“對于你們逝去的親人,我也很心痛,只是人已經(jīng)去了,我們便應該向前看,應該保護好我們還活著的人!
有災民出來哭著指著寧安說道:“你倒是說的輕巧,只一句這兩日已經(jīng)在盡快補貨就將這件事蓋過去了嗎?”
紫鴦從一開始便在極力的忍著,現(xiàn)在也終于是忍不住了。
向前站了一步,神情嚴肅,“你們這兩張嘴皮子上下一碰就將所有的錯處都歸在了我們姑娘的頭上,可我們姑娘又憑什么背上這些人命?發(fā)生了這種事情,你們不去怨懟那些毀了貨物的人,反而去怪同樣受了牽連的人。
你們不就是以為我們姑娘從中受了許多利嗎?可我告訴你們,貨物被毀之后,我們姑娘也是被罰了三百萬兩,同樣是受害的人!
你們動腦子好好想想,這件事到底是誰造成的!”
一時間,災民都安靜了下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寧安會因此賠了那么多的銀兩。
此時,府衙那邊也終于來人趕了過來。
知府見眾多的百姓將矛頭都對著寧安,走到寧安的身邊,看了看寧安問道:“寧姑娘,您沒事吧?”
寧安微微搖了搖頭,說道:“我沒事!
知府見寧安真的沒有受傷,這才點了點頭,說道:“寧姑娘您就先回去吧,這里交由我來解決!
寧安又看了一眼城外的災民,才點頭道:“好,那就辛苦知府大人了!
知府:“不辛苦,應該的。”
寧安轉頭,紫鴦和婉晴也跟在寧安的身邊一起離開了,只是走時想到那些災民們說的話,心中仍然氣憤,仍然為寧安抱不平。
等回到了布坊,紫鴦和婉晴心中仍然憋著一股氣。
婉晴:“這些災民怎么可以這樣?這件事明明就不是我們姑娘的錯!
紫鴦:“我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淳痛媚??br>
寧安的神情似乎有些走神,過了一會兒,低下頭說道:“他們無非是因為親人去世,想要找個人作為發(fā)現(xiàn)的支撐點而已,而我也因為自己的疏忽,恰好成了他們這個支撐點罷了!
兩人皺著眉,心中滿是不忿。
晚上,等寧安回到寧府后,寧母便急匆匆的迎了過來。
寧母拉著寧安的手,不停的上下打量著寧安,滿是關心的問道:“閨女,你沒事吧?”
寧安扯出一抹笑容,搖了搖頭說道:“娘,我沒事!
寧母沉著臉,皺著眉,說道:“你就別瞞著娘了,娘已經(jīng)什么都知道了!
寧安聽到這話,心中詫異,下意識的就去看向紫鴦和婉晴。
兩人急忙擺著手,剛想說話寧母便說道:“你不用看她們,不是她們告訴我的!
寧安看完紫鴦和婉晴也才反應過來,她們兩人這兩天一直待在自己的身邊,哪有機會去跟寧母說這些。
寧母嘆了一口氣,道:“我我昨天就聽到了一些風聲,今天就留意了一下,讓人特地去打聽了,哪成想竟然出了這么一檔子事!
寧安拉著寧母的手拍了拍,寬慰道:“我沒事的娘!
她又怎么能不知道,她出事,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爹娘了。
寧母看著寧安不愿讓她擔心的樣子,雖說自己也想寬慰一點,可這心中就是皺巴巴的揪成一團。
她知道,出了這種事情,寧安雖說看著沒什么事,但心里肯定是難受的。
寧安看著寧母的樣子,露出一絲笑容,道:“娘,我真的沒事的!
寧母深吸了一口氣,面上是化解不開的憂愁,最終也只是說道:“那你早些休息!
“嗯!
寧安點了點頭,讓寧母先回去了。
等寧母走后,寧安卸下了身上的力氣,滿身的疲憊。
紫鴦走到寧安的身邊,幫寧安捏著肩,婉晴出去打熱水回來讓寧安洗漱。
一時間屋內極其的安靜,現(xiàn)在她們除了做這些也不知道該干些什么了,只能祈求這件事情快點過去,也只能祈求天氣快些回暖,等到時候或許這件事就過去了。
次日一早,寧安又早早的去了織布坊。
路上寧安撩開窗簾,便看見百姓們對著她們的馬車指指點點,不再似從前的熱情。
婉晴和紫鴦坐在馬車里見狀心中也是一片悲涼。
想著也就前幾天的事情,那些百姓因為寧安每日會坐馬車去藥材鋪,都認得了寧安的馬車。
所以那段時間她們走在路上,百姓認出來時,只要寧安撩開窗簾,百姓們都會揚著笑臉熱情的跟寧安打著招呼,可是現(xiàn)在……
寧安將車簾放下,馬車內也是一片沉寂,氛圍莫名的壓抑。
等到了織布坊,陳掌柜和宋掌柜見到寧安都過來給寧安打著招呼,只是那臉上都帶著憂愁。
他們跟著寧安已經(jīng)有了幾個月,寧安是什么樣的為人他們再清楚不過。
現(xiàn)在這件事雖說是寧安疏忽導致的,可歸根究底的錯處也不能全放在寧安的身上。
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寧安雖然說一直什么都沒說,可他們也看得出來,寧安的心中定然是壓抑著的,只是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寧安隨后又與宋掌柜去了庫房,等把庫房的貨物清點完,寧安也算稍稍的松了一口氣。
還差一點就夠了。
上午巳時過半,延大人帶著一些官府的官員來了庫房這邊。
延大人之前對寧安畢恭畢敬,可自從這件事一出之后,再加上蕭翎不在京城,百姓對寧安也沒了之前的態(tài)度,延大人面對寧安也開始趾高氣昂起來。
“寧東家,這次的貨物可夠了?”
寧安看著延大人,面色嚴峻:“已經(jīng)夠了,延大人帶人清點吧!
就在巳時,已經(jīng)把織布坊趕出來的都運了過來,數(shù)量剛好。
延大人瞥了寧安一眼,雙手背在身后,走進了庫房。
看著面前堆放的貨物,延大人對著身后招手,讓他們開始清點。
沒一會,下面的官員便走到延大人的面前,道:“大人,清點完了,數(shù)量剛好。”
延大人昂著的頭點了點,隨后讓士兵將貨物都搬出去裝車,運往錦溪鎮(zhèn)。
寧安見這事解決,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延大人走時,還不忘轉身對寧安說道:“寧東家,希望你能借此記住教訓,以后可莫要這么心大了!
寧安緊抿著唇,只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