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一個圓弧形的石拱門之后、眾人便來到了靠河的外圍一側(cè)土路上,這個巷子的外圍是一條小型的城墻,在歲月的沖洗下、城墻上斑駁的痕跡依舊歷歷在目!
看著這座三四米高的石塊城墻,上面除了布滿青苔之外、有的墻縫中還生長出了植物,見到唐書記望向這里,蔡康解釋道:“書記、這里原本是一座古城墻,只不過如今已經(jīng)已然荒廢、還有人在上面種菜呢!”
唐翔宇聽后點了點頭、心里卻生出了別的想法,幾人朝右側(cè)步行了約有兩百米后,便看到了夏縣長說的那座鐵浮橋。
鐵浮橋在東門這邊的入口兩側(cè)、有著兩座五六米高的臺階,這里只能供行人及騎自行車的往返,哪怕是騎摩托車的到了這里,也不方便從東門這邊過去、下去太危險了!
整條河雖然只有三十米左右的寬度,但是東門一側(cè)和那頭土地的落差、卻有著七八米之高,這樣的一個地形如果想修橋的話、怕是比想象中的還要艱難!
唐翔宇看了一眼旁邊的蔡康,詢問道:“蔡副縣長、如果想在這里修建一座橋,技術(shù)上應(yīng)該沒什么難度吧?”
蔡康看了眼縣長夏鑫后接話道:“唐書記、修橋這里是可以修的,只是哪怕花上三五百萬修完橋之后、這里最多也就讓行人和騎車的百姓通行,汽車這里是過不了的!”
這邊只有靠城墻外圍的一側(cè)土路,花上三五百萬修建這樣一座橋、屬實有些雞肋,這也是項目沒實行的另一原因!
唐翔宇隨即也是看了一眼夏鑫,自己能接受這里花錢修橋、但如果花幾百萬只建下一座半成品,那這成本屬實是有些高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里不合適修橋,但是想到修橋又是夏鑫縣長的提議,唐翔宇接話道:“蔡副縣長不是說還有一條主路、需要繞行幾公里的嘛,我們開車再去那看看!”
好的書記,蔡康聽后立馬接話、轉(zhuǎn)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步行來到停車地點時,唐翔宇看到河對岸那邊也有馬路,隨即問道:“蔡副縣長、如果我們在這里修建一座跨河大橋,直接通到對面那邊、剛才幾個村子的百姓,能通過這座橋往返進出嗎?”
這……可以倒是可以,蔡康遲疑后開口道:“如果這里修建一座橋的話,他們只需要繞行一公里多點、應(yīng)該就能到達城東這邊,這條河約有百米多寬,要是修橋的話、估計要花費一千三百多萬才能建好!”
唐翔宇見夏鑫還是沒有開口,也是點頭道:“那我們還是先從主路進去看看吧,實地考察過后、再考慮如何建橋吧!”
上車之后,依舊有蔡康在前面指路,開了約有一刻鐘的功夫、三輛車子總算駛到了對岸,這邊的進出口竟然和國道相連,村民如果每天從這里進出、安全方面是一回事情,距離縣里邊的路程,屬實也有些遠了!
難怪不少村民明知鐵索橋有些危險,卻依舊會選擇鋌而走險、誰不愿意走近路呢?
三輛車子開到了之前的鐵鎖橋?qū)γ妫@里的地勢一片平坦、邊上還有幾畝菜地,但是望向?qū)γ娴臅r候,仿佛望向的是一座小山、落差感方面顯得更加強烈!
直到見著這一情景,一旁的夏鑫這才開口道:“唐書記、這邊確實不太合適建橋,還是看看這片區(qū)域的周圍、有沒有能通到其它地方的馬路,再想想其它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