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都方圓二百里共有九十八個鎮(zhèn)。
如果每個鎮(zhèn)配送一百本書籍,那就是九千八百本,近一萬本書籍,哪怕是便宜的書籍《千字文》都得一百個銅錢,這么多的書籍就近二萬兩銀子。
除去書籍,還要建書館,得有會識字的人看館,這樣下來,至少三萬兩銀子。
書館建起來前后加起來便是五萬兩銀子。后面還得給看館的人發(fā)放月錢,又是一筆開銷。
不過,這件事一出,國都方圓三百里的老百姓都?xì)g喜感激不已。
離國都近的百姓紛紛去皇宮外面給東宮磕頭,還有許多百姓不敢相信這件是真的,特意去衙門打聽。
識字的衙役已經(jīng)不止一次給老百姓解釋了,不過看著老百姓一張張傻樂的臉,也跟著高興,這可是利民利國的大好事,“官報上面寫的很清楚,太子自掏腰包用昆城縣主獻(xiàn)上的活字印刷術(shù)印書,然后與小皇子合起來修建書館,半年之內(nèi),國都方圓二百里每個鎮(zhèn)都會有書館!
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頭子激動無比的問道:“原來是真的。那么書院建成后,我孫子能進(jìn)去看書嗎?”
衙役看著老頭子懷里抱著的還不會說話的小嬰話,哭笑不得的道:“你孫子太小點,會把書撕爛,長大些懂事了不撕書再進(jìn)去!
一個臟兮兮的中年乞丐聲音怯懦的問道:“那我能進(jìn)去看書嗎?”
衙役笑道:“能。不過你得去河邊把爪子洗干凈,不然把太子送的書弄臟了,別人還怎么看書?”
有個從學(xué)堂放學(xué)的寒門子弟,特意跑來問道:“請問日后百姓去書院看書真的不收錢?”
衙役倒是不敢小瞧了眼前穿著打滿補丁的小少年,道:“不收錢!
“那太好了。我不用向同窗借書,只在書館看書就行!毙∩倌昴樕下冻龃蟠蟮男θ。
送書下鎮(zhèn)再一次讓周莫玄得到大周國百姓的人心。
不過,任何好事情都會有人潑涼水,“鎮(zhèn)里的讀書人有幾個,在鎮(zhèn)里建書館,簡直是浪費!”
“近萬本書籍,那得多少人手抄多久?我看這個送鄉(xiāng)下鎮(zhèn)幾十年也完不成!”
“白鹿書院才三千多本藏書,太子竟是要找人在半年之內(nèi)手抄萬本書籍,真是浪費人力物力,好大喜功!”
本來是好事,被一些人說成壞事,甚至有人準(zhǔn)備在賭坊開設(shè)賭局,打賭這個送書下鎮(zhèn)五年也完不成。
就在這時,在一次早朝,周莫玄讓親兵將早已印好的八千本書籍放在箱子里抬到金鑾殿,“請父皇過目!
一個木箱裝一百本書,滿滿的八十箱子擺在偌大的金鑾殿,也占了好大一片地,簡直太過耀眼。
早就得知活字印刷術(shù)的皇帝俯視著直接傻眼掉的眾位官員,不由得仰天哈哈大笑。
周莫玄就喜歡被眾人仰視的感覺,高聲道:“這些書籍就是用活字印刷術(shù)印出,只需要幾十個工匠,一個月就能印幾千、萬冊!庇痔匾獾溃骸按诵g(shù)乃是昆城縣主所獻(xiàn),東宮不會居功。”
工部尚書恍然大悟般道:“原來年前太子從工部借走幾十個工匠,就是弄這個什么字印刷術(shù)!”
“不錯!敝苣俅沃厣甑溃骸盎钭钟∷⑿g(shù)!
戶部的一位官員問道:“請問太子,活字印刷術(shù)印出來的書一本造價多少?”
周莫玄故意伸出三個指頭,道:“就是這么多。”
戶部的官員眼珠子轉(zhuǎn)了幾轉(zhuǎn),大聲道:“三百個銅錢!
“錯!”周莫玄目光蔑視,“國都書鋪里賣的手抄書《千字文》一本一百個銅錢,用活字印刷術(shù)印出來的《千字文》怎么可能比手抄書貴三倍?”
仍是那位戶部官員失聲問道:“三十個銅錢?”哪怕比手抄書價錢低三倍,那也是了不起的大好事。
哪知,周莫玄邪笑道:“三個銅錢!只需要三個銅錢,比一斤白面還便宜!
國都的物價貴,一斤白面需要四個銅錢,比北地貴一個銅錢。周莫玄當(dāng)上太子之后,江青云讓他天天關(guān)注民間的柴米油鹽價錢,了解民生。
一本書的成本只需要三個銅錢,加上售賣、商稅等,也就四、五個銅錢,便連普通的老百姓都能買的起。
活字印刷書的出現(xiàn),會讓無數(shù)貧苦的老百姓認(rèn)識字,甚至是改變命運。
“成本竟然比手抄書低了三十幾倍!”
“太便宜了!
“原來成本如此之低!難怪太子一下子捐出去那么多本書。”
“若非太子親口所說,下官打死都不相信此事!
這回不止是戶部的官員,眾位官員均是滿臉震驚,甚至大呼小叫。
有幾位高官反對的聲音顯得很突兀,“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陛下,印刷術(shù)的成本很高,一本書的成本不可能只需要三個銅錢!
“印刷術(shù)是用木板雕刻書頁,然后印到紙上,如果木板上有一個字出現(xiàn)問題,整張木板就得重新雕刻。這要求工匠不但會木器活,還得會雕刻。又會木器又會雕刻的工匠,國都是不少,但是人工也貴。
印刷術(shù)對紙張?zhí)籼薜暮埽胀ǖ募堄〔簧先,必須用宣紙?br>人工、紙張都要求高,這樣下來成本就高,比手抄的書少不了幾個銅錢!
“太子是覺得滿朝文武都是傻子嗎?”
周莫玄冷聲道:“本太子說的是實話,無需跟你們解釋,反正父皇相信!
仍是那幾位高官,聲音一個比一個高,“太子想要立功的心情,下官能夠理解,不過絕對不能犯下欺君之罪。”
“太子是儲君,一言一行都要真實真誠,豈能在朝堂上信口開河戲?”
江青云目射寒光出列,直接拿出箱子里的書分給眾位官員看,高聲道:“幾位大人所說的是印刷術(shù),并非活字印刷術(shù)。別看只多了兩個字,卻是截然不同;钭钟∷⑿g(shù),工匠不需要時常雕刻整版的書頁,紙張也無需用好的。請諸位看看手里的書籍,用的可是宣紙?”
文武百官捧著新書,從第一頁開始翻起,一直翻到最后,果然用的是最普通并且便宜的紙。
慕容儀出列道:“諸位,這種紙的價格只是宣紙的十五分之一。只此一項,就把成本降低了十五倍!
賀南負(fù)責(zé)活字印刷術(shù),最清楚成本多少,真是看不慣這群高官的無恥嘴臉,高聲道:“陛下,東宮用活字印刷術(shù)印書籍,印的越多,成本越低。
活字印刷術(shù)能讓普通的老百姓看得起書,識得了字,利國利民功在社稷!”
“之前那名東宮親衛(wèi)泄露出去的就是印刷術(shù),幾位大人從哪里得知的此事?”江青云出言譏諷。將幾位高官的名字記在心里,如果不出所料,那位竊取印刷術(shù)的大商人背后勢力就是他們。
東宮親衛(wèi)替換成燕軍,文武百官皆知,之前只是聽說原因是東宮親衛(wèi)做了錯事,沒想到竟是泄露了印刷術(shù)這樣的大事。
“原來活字印刷術(shù)還未成功的事情就被東宮的親衛(wèi)走漏風(fēng)聲。怪不得太子大怒,把東宮的親衛(wèi)全部換成了燕軍!
“東宮的親衛(wèi)應(yīng)當(dāng)效忠太子,卻是把秘密泄露出去,這等不忠誠的親衛(wèi),太子把他們換的好!”
“原來幾位大人的手已經(jīng)伸至了東宮。此事?lián)Q成誰都無法忍受!”
眾位官員紛紛議論。
江青云冷哼一聲,繼續(xù)高聲道:“太子殿下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儲君,然向來平易近人。幾位大人好奇東宮的事,為何不直接向太子殿下請教,卻向東宮親衛(wèi)打聽?小人行徑!”
幾位高官老奸巨滑,哪怕臉皮比國都的城墻還要厚,被江青云質(zhì)問,無論怎么回答都好生尷尬,再者,心里疑惑東宮是不是已經(jīng)掌握了證據(jù),江青云才這樣的理直氣壯?
周莫玄心里暗笑。在這樣的場合敢質(zhì)問幾位高官的也就只有他的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