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皺眉道:“現(xiàn)在最麻煩的,是不知道安息內亂究竟有多厲害,關將軍還需要多久,才能夠騰出手來?”
羅昂緊皺眉頭,心里有些煩躁。
賈詡朝羅昂抱拳道:“主公,不如就傳令關將軍,莫要理會安息內亂了,讓他們去打!哼,安息人死的多一些,對我們來說,也未見得是壞事!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傳令關將軍,讓他調動鐵血盟的所有軍隊,同時傳令一眾鐵血盟成員,讓他們調動大軍,立刻趕赴納卡,與羅馬人決戰(zhàn)!這才是當務之急!”
羅昂猶豫了一下,覺得賈詡這話說得明白,但如果不理會安息內亂,卻違背了鐵血盟的承諾,可當此之時,兩害相權取其輕,也顧不得那么多了。如果能順利擊破羅馬人,然后再回過頭,平定安息內亂,那倒也不遲。
想到這里,羅昂點了點頭,道:“也只能這樣了!”
說完,他走到書案后面坐下,提筆寫下兩道命令,然后交給宋憲,讓他分別以信鴿和快馬的方式,將自己的命令傳給關羽。
宋憲接下命令,然后匆匆離去了。
羅昂站起身,然后走到賈詡等人面前,問道:“我想要親自率軍支援納卡,你們覺得可以嗎?”
陸遜道:“這恐怕很難!曹操和孫堅才是我們的主要威脅!如果調動大軍西進,中原便空虛了!曹操和孫堅絕無錯失此良機的道理!到那時,大戰(zhàn)再起,局勢將非常兇險!”
審榮思忖道:“主公若要增援納卡,一是要必須嚴格保密此事,二是要調派的軍隊,但決不可多。只是調動的軍隊數(shù)量有限,只怕難以起到多大的作用!”
羅昂聞言,感覺陸遜和審榮說得有道理,暫時打消了親自前往納卡的念頭。
現(xiàn)在,他只希望關羽、馬超他們,能夠順利擊破羅馬大軍。
納卡地區(qū)。
這時,進抵納卡的羅馬大軍,在準備了多日之后,終于對納卡要塞發(fā)起了猛攻。
大衛(wèi)令日耳曼軍和斯拉夫軍,正面猛攻坐落在兩山之間的納卡主城墻,同時令拜占庭軍和雅典軍,分別攻擊納卡兩邊的高山,試圖占據(jù)兩翼高點。
大衛(wèi)率領的拜占庭軍和雅典軍,其實就是羅馬帝國轄下的拜占庭執(zhí)政官和雅典執(zhí)政官麾下的大軍,至于日耳曼軍和斯拉夫軍,其實就是羅馬帝國的北方蠻族,類似于東方的鮮卑和匈奴。
這兩支蠻族大軍之所以幫助大衛(wèi),是因為大衛(wèi)鑒于羅馬帝國遭受重創(chuàng)實力大損,以及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蠢蠢欲動的現(xiàn)實情況,想到了一個四兩撥千斤的辦法。
他一改之前歷代羅馬政府對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進行武力鎮(zhèn)壓的政策,轉而采取懷柔的手段,直接承認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自治,同時又以利益作為誘餌,誘使這兩股勢力為他征討敵人。
他還向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許諾,將每場戰(zhàn)爭所獲得的勝利果實,大部分都賞賜給他們,并且準許他們,對攻破的地方城市進行洗劫。
這個辦法收到了令大衛(wèi)十分驚喜的效果,因為不久前,在攻打安條克的戰(zhàn)爭中,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表現(xiàn)出極其高昂的斗志,以及強大的戰(zhàn)斗力。
雖說內奸的出現(xiàn),是攻破安條克的關鍵,但如果沒有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兇猛的進攻,安條克也絕沒有怎么容易就能拿下,但使用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代價,卻是生靈涂炭。
安條克雖然順利攻克,但代價卻是令安條克這座羅馬帝國的東方明珠,幾乎成為了一片廢墟。
這時,蠻族特有的戰(zhàn)鼓,發(fā)出陣陣令人驚悚的響聲。
緊接著,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集結于納卡要塞的城墻前。
日耳曼人,為古代歐洲民族集團之一,屬歐羅巴人種大西洋一波羅的海類型,為雅利安族的分支,語言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日耳曼人最初乃是凱爾特人和羅馬人的稱呼。這支民族最初分布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北海和波羅的海南岸的威悉河與奧得河之間,分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東日耳曼人。
公元前6世紀~前1世紀,日耳曼人向西和向南遷徙,占據(jù)德國及附近地帶,與羅馬人發(fā)生長達11年的戰(zhàn)爭。
公元1世紀~2世紀,日耳曼人實行家長奴隸制,形成大規(guī)模的部落聯(lián)盟。
4世紀~5世紀,日耳曼人被匈奴人驅趕進羅馬帝國,建立了西哥特王國、蘇維匯王國、勃艮地王國、東哥特王國、倫巴德王國和法蘭克王國等國。
日耳曼諸部與西歐各地羅馬人融合,形成了以蠻族部落稱謂為名的新型多元族群。
日耳曼人大多數(shù)是為定居狀態(tài),很少進行游獵,經濟自給自足,而且沒有貨幣,貿易以貨物交換為主,手工業(yè)有鐵工、陶瓦工、木工。最重要的財產是牲畜,牲畜有牛、綿羊、豬、山羊和馬,也有養(yǎng)蜂業(yè)和織布業(yè)。
許多日耳曼人主導了日耳曼蠻族傳統(tǒng)與羅馬文明等其他歐洲的融合,產生了新的歐洲文明。
斯拉夫人,為使用斯拉夫諸語言的居民,分為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三大支系,而現(xiàn)代斯拉夫人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體質特征相近,都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后裔,使用斯拉夫語,屬于印歐語系,自成一個語族。9世紀后半葉,他們借鑒希臘字母,創(chuàng)造了斯拉夫文字,而一部分斯拉夫人,在古斯拉夫字母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至于一部分斯拉夫的語言文字,則是采用了拉丁字母。
斯拉夫人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1世紀末~2世紀初的古羅馬文獻。
古代斯拉夫人在1~2世紀,曾分布在西起奧得河,東抵第聶伯河,南至喀爾巴阡山,北瀕波羅的海的廣大地區(qū),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xiāng)。
公元4世紀~6世紀,斯拉夫人中開始出現(xiàn)部落聯(lián)盟,但由于民族大遷徙逐漸分化為三大支系。
公元6世紀,斯拉夫人出現(xiàn)鞏固的軍事組織,侵襲拜占廷帝國的巴爾干屬地。
公元7世紀,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爾干半島定居。
公元7世紀~12世紀,斯拉夫各族先后開始建立國家。
19世紀后半葉,在大多數(shù)斯拉夫國家里,都形成了現(xiàn)代民族。
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中部、東部和東南部,少數(shù)斯拉夫人,則是跨越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地區(qū),遠達遠東太平洋地區(qū)。
斯拉夫人吸收了羅馬和拜占廷帝國的文化傳統(tǒng),并繼承了被他們同化的古代民族的豐富遺產。
這些蠻族,也不懂得什么軍陣戰(zhàn)術,只是許多人馬聚集在一起,準備發(fā)動進攻。
那些蓬頭蓋面,滿臉胡須,畫著五顏六色油彩的兇漢,不停地朝納卡城墻咆哮著。
與其說這些家伙是人,還不如說是一群兇殘嗜血的野獸。
大衛(wèi)立馬在后方的大旗下,眺望著前方橫亙在山谷中的那道城墻,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渴望之色。
大衛(wèi)趁勢來攻擊納卡要塞,其實并非因為一時頭腦發(fā)熱,而是有自己的考量,畢竟從一開始,他不是真心臣服于大漢,按照大漢的說法,那不過是緩兵之計。
如今安條克順利收復,莫妮卡的勢力基本被蕩平,大衛(wèi)準備趁著漢朝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機,一舉奪取納卡要塞,以穩(wěn)固東方防線,防止東方勢力進一步的滲透。當然,這些只是他的第一步計劃,因為這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還有更加宏偉的野心。
大衛(wèi)的第一步是奪取納卡要塞,穩(wěn)固東方防線,然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鞏固其在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整合羅馬帝國的力量。
在完成這一步之后,他還要向東進軍,去和那個東方帝國爭奪這片大地的霸權。
“親王閣下,所有軍隊都已經準備好了!”一名將領來到大衛(wèi)身邊,然后行禮道。
大衛(wèi)聞言,立刻收回了思緒。他舉起右手,然后揚聲道:“進攻!”
這時,中軍的號角響了起來。
日耳曼統(tǒng)領和斯拉夫統(tǒng)領聽到號角聲,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早就等得不耐煩的那些蠻族勇士,發(fā)出一片如同豺狼虎豹一般的吼聲,然后朝面前的納卡城墻席卷而去。
別看這些蠻族打仗沒有章法,但這股子的沖鋒氣勢,還真是頗為驚人。
頓時,城墻上炮聲隆隆,無數(shù)發(fā)炮彈飛出城墻落入人群之中。
轉眼間,強大的力量掀起一片片血肉,景象十分驚人。
不過,早在安條克城下就見識過火炮威力的蠻族勇士。
面對著火炮的轟擊,他們毫不畏懼,直接發(fā)出一片瘋狂的吼聲,然后舉起手中的大刀長矛,拼命地朝城墻這邊沖來。
轉眼間,這些兇猛的野獸,竟然沖到納卡要塞的城墻下。
緊接著,無數(shù)簡陋的云梯搭上了城頭。
只見日耳曼勇士和斯拉夫勇士,利用簡陋的云梯,直接攀附上城墻,朝城頭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