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震撼
羅昂大軍繁陽休整了一晚,然后殺往濮陽。
濮陽。
曹操率領(lǐng)大軍,退到了濮陽。
此時,曹軍的士氣十分低落。
太守府。
這時,一名斥候跑了進來:“啟稟主公,羅昂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向濮陽殺來!”
眾人聞言,露出驚訝的神情。
荀攸抱拳道:“主公,敵軍士氣正盛,我軍士氣低落,而且雙方兵力,已經(jīng)逆轉(zhuǎn)了過來,此時不宜與對手交鋒。在下以為,應(yīng)該退到離狐,然后再做打算!彪x狐縣,西漢設(shè)置。
唐天寶元年,李隆基將離狐縣改為南華縣。
《太平寰宇記》和《元和郡縣志》均載: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遂移濮水北,故曰離狐。
曹操嘆了口氣,然后看向夏侯惇,道:“傳令下去,大軍退往離狐,匯合離狐的十萬守軍!
夏侯惇應(yīng)諾一聲,然后轉(zhuǎn)身離去。
曹操看向曹純,道:“你立刻派人,讓曹彰調(diào)動十萬兵馬,增援離狐,不得有誤!
曹純應(yīng)諾一聲,然后轉(zhuǎn)身離去。
羅昂大軍還未抵達濮陽,就收到了曹操撤退的消息。
張燕問道:“主公,現(xiàn)在該怎么辦?”
羅昂看向張燕,道:“傳令下去,立刻前往離狐!
張燕應(yīng)諾一聲,然后勒轉(zhuǎn)馬頭,朝后方奔去。
曹操退到離狐,與離狐的十萬人馬匯合。
太守府。
這時,一名斥候跑了進來:“啟稟主公,羅昂率領(lǐng)的三十萬人馬,已經(jīng)抵達離狐的北城門!
曹操聞言,立刻領(lǐng)著眾人,離開太守府,登上北城樓。
這時,他們看見羅昂大軍正在安營扎寨。
夏侯惇抱拳道:“主公,末將率軍突襲他們,定將他們打個措手不及!”
曹操笑道:“元讓驍勇,但現(xiàn)在并非出擊時機!我們不必著急!等援軍來到之后,便可發(fā)動反擊!”羅昂軍在風雨中迅速搭建起了營寨,各部官兵有條不紊地進入營寨中歇宿下來。
此時,外面的風雨越來越大,仿佛要把天地都給掀翻了。
官兵們置身于帳篷中,不禁擔頭頂?shù)膸づ裥,會被這巨大的風雨給吹飛。
不知過去多久,狂風暴雨過去了,濃重的云層漸漸散開,萬道霞光投射出來,雨后初晴的景象格外壯觀。
官兵們從帳篷里出來了。
羅昂道:“好一場大雨。
趙嫣然道:“最美的風景從來都在狂風暴雨之后!”
羅昂點了點頭,然后握住趙嫣然的手,笑道:“這話說的太對了!只有把統(tǒng)一天下的事干完,我才能抱著你快活!”
趙嫣然聞言,露出喜悅的神情。這時,前方傳來了腳步聲。
兩人聞言,立刻抬頭望去。
這時,華雄等人走來了。
趙嫣然見狀,立刻抽回手,裝作什么事都沒發(fā)生。
華雄等人走到羅昂面前。
張燕抱拳道:“主公,剛剛接到斥候的報告,說有一支曹軍,已經(jīng)渡過濟水,朝離狐這邊趕來了!
濟水,中國古代四瀆之一。
濟水的流向,在《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漢朝時期,濟水北入巨野澤,出澤流經(jīng)梁山東至安民亭,南接汶水,又北經(jīng)戴廟東、埠子頭西,至魚山向東北入渤海。濟水發(fā)源于河南省濟源市的王屋山。
濟水及其支流兩岸,滿布先民生活聚落——仰韶、大汶口、龍山、岳石等文化遺址,反映出這些支流是先民文明的發(fā)祥地。
自漢以后,境內(nèi)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jīng)定陶縣南謂之南濟;二是自隸東明縣流入,經(jīng)菏澤縣南謂之北濟,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澤,經(jīng)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北濟即沮水,另有專文記述,這里只介紹南濟水。
《水經(jīng)注》詳細記述了南濟水的流域:濟水分河東南流,合滎瀆,經(jīng)滎澤北,又東過陽武縣南,又東北流,南濟也。濟水又東經(jīng)封丘縣南,又東經(jīng)大梁城北,經(jīng)倉垣城,又東,經(jīng)小黃縣之故城北,縣有黃亭近濟,黃水出焉。濟水又東,經(jīng)東昏縣故城北,陽武縣之戶牖鄉(xiāng)矣。濟瀆自濟陽縣故城南,東經(jīng)戎城北,濟水又東北,菏水東出焉。濟水又東北,經(jīng)冤朐縣故城南。濟水又東,經(jīng)秦相魏冉冢南。濟水又東北,經(jīng)定陶恭王陵南,墳南,魏郡治也,世謂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蓋恭王之陵也。濟水又東北,經(jīng)定陶縣故城南,側(cè)城東注。南濟也,又東北,右合菏水。濟水自此東北流,出菏澤。濟水又東過定陶縣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鉅野澤。南為菏水,北為濟瀆,經(jīng)乘氏縣,與濟渠、濮渠合。
濟水流經(jīng)河南、山東兩省入海。
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濟水在王莽時期,直接出現(xiàn)旱塞,而在唐高宗時期,濟水通而復枯。
戲志才道:“看來,曹操是打算集中力量,在離狐與我軍決一雌雄!”
呂布抱拳道:“主公,要不要發(fā)動進攻?如果等援軍到了,那就更難打了!”
羅昂笑道:“不著急。人家都還沒準備好,我們就急哄哄地發(fā)動進攻,豈不是勝之不武?”
眾人聞言,全都面面相覷。
這時,一名士兵奔到羅昂面前:“主公,長安發(fā)來的飛鴿傳書!
說著,他將手中的絹帛呈給羅昂。
羅昂接過絹帛,然后展開看了一遍。
這時,他露出喜悅的神情。
“宋憲這一回,可是立了大功!他把諸葛亮一家救出來了!”
眾人聞言,露出喜悅的神情。
戲志才笑道:“早就聽說臥龍先生學究天人,智謀不凡。如此人才歸入主公麾下,真是天助主公!”
華雄撇了撇嘴,道:“咱們與他打過仗。他的謀略,也就那個樣子!”
羅昂看向華雄,問道:“是誰讓你看上眼了?”
華雄認真道:“我就佩服主公!在這天地之間,只有主公讓我信服!
羅昂聞言,不禁大笑起來。
長安。行館。
諸葛亮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景色。
月光下的樓閣,透出詩歌中才有的那種意境。遠處酒樓茶館,隱隱約約傳來歡笑聲和嘈雜聲。
諸葛亮等人尚未進城,就被震撼到了,因為他們看見,原本荒蕪的關(guān)中大地上,竟是良田如海,一眼望不到盡頭,一座座村莊點綴其間,而官道上,則是絡(luò)繹不絕的商旅,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希望的笑容。
進城之后,諸葛亮被震撼到了,因為洛陽的繁華,遠超他的想象。
這座大漢的都城,正漸漸變成古籍中的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