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三章 墳頭看丫頭(4)
見識了美人拳的威力,大家對段郎觀看書法作品悟出來的這套拳法的精妙之處又增加了一層認識。特別是曾經(jīng)不以為然的何碧香,此時對段郎的意見就有點大了:“王爺,這套拳法什么時候單獨教授給了珊妹妹?咱們說好了,都要學的噠……不可私相授受哈!”
段郎道:“冤哉枉也。我從來沒有給珊妹妹私相授受過,人家那是聰明,叫做自學能力強。她跟你們大家一起看我練了一趟拳,就能依樣畫葫蘆地運用出來,很不簡單呢……因為這套拳法不論在民間還是在江湖上,都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所以,珊妹妹一旦使用出來,就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收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這等于是公開表揚岳靈珊是習武奇才,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岳靈珊得意洋洋:“多謝王爺哥哥謬贊!我一定發(fā)揚成就,克服不足,爭取更大進步!”
其實,岳靈珊也就學會了這兩招,再用就只有用華山派的武功了。
當然,只要華山派的武功一出現(xiàn),那些人立即投降……因為這個地方的江湖,畢竟是在華山派的勢力范圍內(nèi)。
白蘇珍道:“看來王爺?shù)倪@個什么美人拳,確實比女子防身術之類的更有威懾力哈。我曾經(jīng)給私人教練學習過女子防身術,對付一個兩個的人可能有效果,對付這樣一擁而上的一群人,就缺乏氣勢了。美人拳就有那樣的威震群雄的氣勢,這,也許就是毛先生的書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王者之風、霸者之氣……咱們王爺在觀賞毛先生書法作品的時候,實現(xiàn)了與毛先生靈魂的對話,彼此之間的感應才能創(chuàng)出這套精妙的拳法!”
大家對美人拳懷有期待。都渴望段郎把這套拳法一招一式地教授大家。
然后,阿娟帶領大家離開兵馬俑。途經(jīng)昭陵,阿娟道:“我們現(xiàn)在要去參觀的就是長樂公主墓。長樂公主墓只是一座昭陵的陪葬墓,所以,咱們?nèi)ブ埃仨毥榻B介紹昭陵的情況……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遺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后,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后與皇后合葬,隨即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營建工程!
李湘道:“不用說最鼎盛時期的皇帝了,就算是當今的一些發(fā)財了的土豪,他們也會把自家的祖墳之類的搞得特別像那么一回事……咱們中國人比較迷信風水,尤其是對于陰宅的風水,非常的講究……”
阿娟道:“是呀,在我們這些平常的人眼中,昭陵的風水也好,乾陵的風水也好,包括始皇陵的風水也好,我們都看不出好還是不好……王爺,你的意見呢?”
段郎道:“剛才匆匆走過,沒有仔細觀察,不清楚其風水的具體格局,所以無法判斷其有無特別的地方,按照我的主觀判斷,昭陵的風水應該略遜于乾陵……因為昭陵之后,唐太宗的后代子孫都不是特別的像乃祖,甚至還發(fā)生了武則天以周代唐的事情,而乾陵之后,高宗的后人甚至還出現(xiàn)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這是事后諸葛亮的看法,不值一提了!
阿娟道:“也許王爺?shù)呐袛嘤幸欢ǖ囊罁?jù)。但當時的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最佳。唐太宗也希望自己百年歸壽之后不那么寂寞,有大臣和親人來這里陪伴自己……于是乎,在太宗的號召下,文武大臣和皇親國戚都以陪葬昭陵為榮,從貞觀年間開始,直至開元年間,有數(shù)百位顯赫人物陪葬昭陵,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帝王陵園。唐太宗的妃子和嫡出公主都陪葬在靠近陵山的地方,享受這種禮遇的大臣墓發(fā)現(xiàn)了3座,它們分別是魏征墓、阿史那思摩(李思摩)墓和阿史那社爾墓(墓主未最終確定)。庶出的公主、王子和文武大臣大多陪葬在山下平原!
按照唐朝的有關規(guī)定,在墓葬規(guī)格方面,由高至低依次可分為五類。除了皇帝的陵墓之外,規(guī)格最高的自然屬“因山為墓”,魏征墓和唐太宗貴妃韋氏墓屬于此類;其次是覆斗型墓葬。顧名思義,這種墓葬封土就像一只方斗扣在地上。秦漢時這種封土就被稱為山陵,規(guī)格也很高。唐太宗嫡出的長樂、城陽、新城三公主墓屬此類,都處在距離陵山很近的地方……長樂公主的墓就位于陜西省陵光村,距昭陵僅一千米。
阿娟道:“咱們進來的這座墓是在被盜墓者多次盜取后才被發(fā)掘的。當時的盜墓活動十分猖獗,長樂公主墓就是在1986年2月被盜的,就這樣直接在墓室頂部被挖了個洞,這個盜洞非常精準,直通墓室,所以墓里的大多數(shù)陪葬都已不見蹤影。”
何碧香道:“盜墓賊有沒有先進的儀器設備來探測墓穴里的情況呢?還有,他們的作案工具是不是也非常的先進,甚至比咱們的考古學家使用的工具還先進呢?”
阿娟道:“是否比咱們考古學家的工具先進我不好說。但幾乎所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都是因為盜墓賊的破壞之后才進行的。也就是說,盜墓賊首先把人家的墓穴破壞了,咱們的考古學家才慢慢地進去考古……發(fā)現(xiàn)盜墓賊留下來東西,然后研究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講,盜墓賊的盜墓技術一般是領先于官方的考古發(fā)掘技術的。許多文物品種,都是盜墓者最先發(fā)現(xiàn)的,如甲骨文;許多考古技術也是盜墓者最先發(fā)明的,如著名的‘洛陽鏟’!尻栫P’顧名思義,就是洛陽一帶的盜墓賊發(fā)明并且在這一帶作案的主要盜墓工具。砂、石較多丘陵山區(qū),并不用洛陽鏟!
何碧香道:“這樣說來,盜墓賊對于考古學的研究還有及其重大的貢獻哦?為什么同樣的是刨人家的祖墳,有的被稱之為考古學家,有的則被罵做盜墓賊呢?”
李湘道:“這個問題還算是什么問題呢?主要是看刨人家祖墳的目的何在——如果是為了研究歷史,那就是考古學家;如果是為了挖寶物去賣發(fā)死人財,那就是盜墓賊。這么簡單的道理還用問嘛……”
阿娟道:“至于盜墓賊嘛……這個倒是可以給大家介紹介紹的……盜墓賊又稱摸金校尉,以盜竊古人墓葬中的財寶為職業(yè)的人。古往今來,各朝各代都有。他們一般白天抓兔踩點,晚上偷文物。古人認為人死后會到另一個世界中,繼續(xù)生前的享受,因而十分重視自己的墓葬的規(guī)格和陪葬品的檔次。有地位的達官貴族,死后的陪葬品一般都十分豐富。因此,盜墓的收益是很可觀的。雖然收入高,但其收入不怎么光明正大,歷來被人們所唾棄。盜墓賊的朋友圈很窄很小。屬于秘密的民間團體組織……”
欲知后事,請看下集:《福兮禍兮》第三章 墳頭看丫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