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是兌換了大量求生幣,讓他們更加無法停下腳步,必須繼續(xù)尋找更多食物才行。
至于木材,和保暖有關,他們必須要儲備足夠多的木材,才能夠度過這個冬天。
一個寒冷冬天所需要消耗的木材,那可是遠遠超乎想象的。甚至很可能要幾十噸!
兩件事情,是同一序列重要的事情,兩個人各安其職,迅速投入準備當中。
食物方面,他們打算從兩方面入手,采集和種植。
一邊繼續(xù)到外面采集各種食物,趁著冬季徹底降臨之前,盡可能讓存貨再次充足一些。
另一邊,他們收集了大量竹子,然后在竹子中填充泥土,嘗試著種植一些作物,比如土豆之類。
到時候可以將這些作物放入庇護所中種植,雖然數(shù)量會比較少,產(chǎn)量也不算很多,但是勉強也能提供一些食物。
甚至,兩人還打算在庇護所的旁邊,擴建出一個棚子,專門用于種植這些作物。
但最后考慮一番后,還是選擇了放棄,僅僅只是在庇護所空余的地方,用竹筒種了一些土豆。
兩人估計了一番,如果順利的話,他們收集一天的時間,大概能收集3天的食物。
也就是說只要有10天時間,就能收集一個月所需要的食物,已經(jīng)是非?捎^了。
如果不是周圍存在不少土豆,大概率不可能獲得這么多食物。
隨著時間延長,土豆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獲得食物的效率應該也會相對減少。
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會用在采集食物上。
等到了下午靠近傍晚的時候,老人就會停下手中的動作,到庇護所周圍尋找木材。
但是兩人考慮到,如果將營地周圍的木材大范圍砍伐的話,容易讓營地暴露在其他人的視野中。
所以,一般來說會盡可能到遠的地方去采集,專門找那些枯木,將其砍斷后,兩人再一同抬回來,效率也非常高。
因為他們有兩個人,你可以挑選一些比較粗,比較高大的樹木,體型最大的甚至有上百斤。
只需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就能背回來上百斤的木材,全部堆放在庇護所的周圍。
等到夜幕降臨后,也不會立刻返回庇護所休息,而是會穿著那一套保暖衣物,開始晚上新一輪的工作。
在庇護所外面的營地,用石頭圍成一個大火堆,將周圍這片區(qū)域照亮,照明的同時也能提供一些溫暖,確保他們在外干活時能有一個要好的環(huán)境。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晚上,但兩人不可能這么早就睡,與其在庇護所里大眼瞪小眼,倒不如在庇護所周圍干活。
白天運送回來的大量木材,他們需要進行二次處理,從而更長時間的儲存,以及更好的使用。
木頭的體型還是太大,如果全部儲存木材的話,占地面積非常廣,而且還不耐燒,一兩個就想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將木材燒成木炭。
木炭的體積更小一些,相同的空間能夠儲存更多,而且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量也更多,產(chǎn)生的煙塵也會更少一些。
這些好處,和木材形成了鮮明對比,所以兩人就會趁著夜晚的時間,木材制作成木炭。
這個過程說簡單也不簡單,但是要說有多難,其實也并不是很困難。
只需要將木頭切成小塊,然后放進土窯悶燒,經(jīng)過一系列的手續(xù)后,最后就會形成品質(zhì)還算不錯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