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芝宇傻眼了,整個如觸電般麻木在座位上,表情也和那長了霉菌的朽木般難看。他這下明白了,哪是許哲茂要動自己的人,而是林方政主動出手了!
一股寒意從腳底直沖他的腦門,林方政在明知陳建是自己山頭的人,還和許哲茂達成一致要下手。那對自己的承諾?豈不是……
他忽然覺得有些心慌,這難道是林方政和許哲茂聯(lián)手布的一個局?或者是兩人之間的一個交易?許哲茂以讓渡部分權(quán)力作為代價,換取對自己這派的絞殺?
再結(jié)合林方政所說的“一查到底”,他更確信了。什么叫一查到底,就是往上猛查!如果不控制范圍,勢必會查到盤勝西。難道林方政有扳倒盤勝西的意圖了?真是這樣的話,盤勝西一旦倒臺,那自己個“團伙首腦”,又豈會在他的獵殺目標之外?
不得不說,唐芝宇的預判有一些準確之處,但并非完全準確。因為,林方政對他們沒有什么順序,并不需要先弄盤勝西,而是直取他這個副書記!
許哲茂看著唐芝宇的震驚神情,很是滿意:“按制度來說,對于陳建同志采取措施,是不需要到這個會上來討論的,我只要簽個字,馬上就能執(zhí)行。但上次民主生活會后,同志們對我提出的批評意見,我都聽進去了。所以我也是在有意識的在著手整改,還是要盡量避免一言堂的情況出現(xiàn),這才放到會上來討論。關于陳建同志,我接觸不多。記得當初在討論的時候,是唐書記力薦進入考察名單的,F(xiàn)在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心痛惋惜之余,我們是不是更要反思?在選拔任用干部時,各位領導是不是應該要多秉持公心?把一些心術(shù)不正的干部選拔上來,如果是我,我對黨和人民會很羞愧難當,甚至想引咎辭職。幸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那么根據(jù)大家的意見,我同意縣紀委的處理意見,馬上對陳建采取措施,加快審理進度,務必將他的腐敗問題查個一清二楚!”
這就是許哲茂的目的所在了,什么“一言堂”整改,都是名義上的幌子,真正目的就是借機批唐芝宇一通,你推薦的干部成了腐敗分子,你也有罪!
不信等到下次要對某位領導干部采取措施時,如果跟唐芝宇無關,許哲茂依然會“一言堂”直接同意或不同意,不會拿到會上來討論。
第一個處理干部的議題結(jié)束,就是人事醞釀的議題了。
關于人事動議,實際程序要比這復雜得多,特別是涉及大規(guī)模調(diào)動安排時,往往組織部要在這五個人之間反復奔走征求意見,直到其余四人把想安排的人都列入討論名單后,再報縣委書記審閱同意,然后才會開五人小組會。
比方說有幾個局長要退二線,書記有了動人的心思,會先跟組織部長說一聲,有可能不會直接表態(tài)安排誰,只讓組織部去征求一下其他常委意見,拉出個名單。組織部長回去后,就吩咐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長,讓他去具體經(jīng)辦,向其他常委(一般先征求非五人小組常委意見)做個匯報。常委們知道之后,會在自己分管的領域內(nèi)推薦人選,如果有提干的想法,這個時候就該抓緊活動了?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名、利、色,亂象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