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魯宏茂有沒有這個本事,那就另說了。對眼下的他而言,保住現(xiàn)有地位就萬事大吉了,F(xiàn)在的他甚至有些后悔,怎么就急著給中組部的戰(zhàn)友打電話了告狀了。想著要不要再打個電話說算了,又想到老戰(zhàn)友跟自己感情也就一般,估計不會怎么上心吧,沒必要再打電話了,顯得自己像個小丑。
他們這些個茅坑里的石頭,林方政是不顧了,時間節(jié)奏上已經(jīng)容不得他再去苦口婆心規(guī)勸。
在談話結(jié)束后,8月初,五人小組會議召開,正式研究這一批干部任免了。
對于林方政而言,現(xiàn)在的五人小組會,那簡直不要太舒服。吳華行、潘寒夢自不必說,就連先前跟自己打擂臺的李紀成也被攏入陣營,五人里面四人一條戰(zhàn)線,還有什么爭吵的余地呢。唯獨剩一個侯俊民,那也不可能腦子抽風再去提什么反對意見,把自己孤立于四人之外。
所以這個五人小組會,對林方政來說,基本上屬于走流程。五人小組都點了頭,常委會上也就沒什么風浪可言了。
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只有把事鬧大才有機會的原因所在,在朗新縣,沒有一個縣領(lǐng)導能阻止林方政。
五人會議全部贊成通過,接下來就是準備資料提交常委會審議了。
干部人事安排的走漏風聲,往往有三個階段。分別是書記和組織部長動議階段、小范圍醞釀階段以及常委會召開前階段。在這個時代,信息差就是決定升遷和發(fā)財?shù)年P(guān)鍵。越早能得到消息,就越早能開始走動運作,提拔的幾率也就越高。
有時候這既是因,也是果。比方說在書記和組織部長的動議階段,你要是能得到消息,那說明你早就入了他們二人的視線。這時候不是信息差讓你提拔,而是你本身就是兩位點名要提拔的,信息差倒成了附帶的。
但其他時候就要依靠信息差了。比方說書記把組織部長叫過來,說縣里很久沒調(diào)整干部了,我打算搞一次交流,大概有幾個原則……(這是定框架,保證此次調(diào)整符合自己的預期目的),有幾個方面經(jīng)歷的干部要適當傾斜……(這是在避嫌指定提拔的同時暗示要重點考慮哪幾個干部),好了,你們組織部先篩一遍,也可以聽一聽被提拔干部本單位一把手的意見之類的……
如果這個時候能及時得到風聲,就可以謀劃運作了,該找誰說情,該給誰打點。時間就是結(jié)果的證明,知道的越早,就越有可能獲得好安排。
最后階段就是常委會之前。其實到了這個階段,對于絕大部分干部來說,基本就沒啥意義了。但在人情社會里,魔幻的事情隨時發(fā)生,往往不能一概而定,比方說有的干部平日里確實不怎么跑動,想著論資排輩該提拔自己了,結(jié)果沒提拔,一氣之下七拐八拐找到了上面的某位重要領(lǐng)導,一個招呼打下來,很可能直接在常委會偷梁換柱。又比方說有的干部,得知自己沒被選上,一怒之下安排人舉報了競爭對手,想著把對方搞下去自己能遞補。
這次常委會,涉及如此多的干部異動,魔幻的概率就提升了不少。
五人小組會議結(jié)束后,在預備常委會的階段,名單就提前分發(fā)給班子成員了。這標志著只要有心人去打探,所有人員安排就漏成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