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斯坦福橋的歡呼聲還在耳畔回響,切爾西全隊已經踏上聯賽收官的征程。
提前兩輪鎖定英超冠軍的藍軍,此刻像一艘收起風帆的巨艦,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風暴積蓄力量。
5月3日的卡洛路球場,草皮上還凝著晨露。
穆里尼奧站在場邊,黑色風衣的領子豎起,目光掃過場上奔跑的年輕人。
林毅裹著厚實的替補席毯子,看著22歲的捷克后衛(wèi)卡拉斯笨拙地攔截諾維奇前鋒——這是小伙子職業(yè)生涯首次英超首發(fā)。
這場比賽中,穆里尼奧進行了大面積的輪換。
現在場上踢球的,大部分都是平時很少上場的年輕替補球員。
"注意交叉換位!"
助教霍蘭德在場邊揮舞戰(zhàn)術板。
第63分鐘,許爾勒接奧斯卡直塞推射破門,但五分鐘后主隊就由胡珀頭球扳平。
終場哨響時,穆里尼奧卻露出笑容,挨個拍打年輕球員的后背。
轉播鏡頭掃過替補席,林毅正幫緊張到抽筋的卡拉斯按摩小腿。
七天后,斯坦福橋迎來真正的告別儀式。
切爾西主場迎戰(zhàn)水晶宮。
看臺上藍白相間的紙雪紛紛揚揚,特里戴著隊長袖標首發(fā)登場。
這場比賽中,穆里尼奧也進行了一定的輪換。
不過為了保持球隊的狀態(tài),他還是保留了大部分的主力陣容在場上。
不過此戰(zhàn)林毅卻被放在了替補席上。
直到下半場第70分鐘他才替補登場。
而此時的記分牌上的比分,已經定格在2-0。
補時階段,阿扎爾鬼魅般切入禁區(qū)橫傳,華國少年輕巧墊射將比分鎖定,南看臺瞬間豎起巨幅tifo:林毅射門剪影下寫著"King of London"。
當主裁判吹響全場比賽結束的哨聲時,意味著2013-14賽季完美收官。
而英超積分榜的最終排名也確定了下來。
切爾西以34勝3平1負積105分的亮眼戰(zhàn)績,在積分榜領跑。
而排名聯賽第二的曼城,積98分。
再往下依次是:
利物浦 91分
阿森納 83分
…………
除了積分統(tǒng)計之外,其他的幾個榜單也分別出爐。
其中在射手榜上,林鋒以75個進球的恐怖數據,直接斷崖式領先。
他比排名第二的烏拉圭前鋒蘇亞雷斯的31個進球,足足多出了一倍還多。
而這個進球數也超過了其他幾大聯賽的射手。
是當之無愧的歐洲最佳射手。
所以在賽后,林毅也是毫無懸念的獲得了英超的金靴。
至于其他的助攻榜上,林毅則是以12次助攻,僅次于13次助攻的杰拉德,和蘇亞雷斯并列排名聯賽第二。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
在他耀眼的進球數據之下,這個成績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些個數據統(tǒng)計一出爐,頓時就引爆了的整個輿論圈。
《泰晤士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林毅手捧英超金靴的大幅照片。
配標題:《單賽季75球的超級進球機器誕生!》
《每日電訊報》則是在它的報紙版面上對林毅從進入歐洲主流聯賽以來的三個賽季的成績進行了一個梳理。
最終得出驚人數據——林毅在這三個賽季當中,場均進球數接近1.91個。
這在場均進1球,就能夠被稱為進球機器的足壇當中,絕對是一個空前絕后的數據。
其他的世界主流的體育媒體,對此都進行了分析報道。
而所有的報紙媒體的報道都是一個基調。
那就是對于林毅所創(chuàng)造的壯舉的贊嘆感慨。
可以說這一波下來,林毅的名氣在整個世界上也是更上一層樓。
現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林毅的名氣和在足壇當中的地位,已經不比梅西C羅低。
甚至單純比拼現在的人氣的話,他已經超過了那兩個天之驕子。
而做為當事人的林毅,此時卻并沒有享受聚光燈的關注。
因為和阿森納的足總杯決賽,將在三天后舉行!
在科巴姆訓練基地的戰(zhàn)術室內,投影幕布正反復播放阿森納的進攻集錦。
穆里尼奧用激光筆圈住厄齊爾:"這個德國人是他們的節(jié)拍器,馬蒂奇你要像膠水一樣粘住他。"
突然畫面切到吉魯背身做球的鏡頭,葡萄牙人轉頭看向特里:"每次對抗不能讓他舒服轉身,哪怕犯規(guī)。"
窗外暴雨如注,林毅卻在加練任意球。
足球劃過雨簾,在橫梁與立柱交界處竄入網窩,守門員教練洛利松吹響了口哨:"停!這種天氣容易拉傷肌肉。"
華國少年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望著東南方隱約可見的溫布利拱頂,又擺上一顆皮球。
在英國國內,對于這場足總杯決賽的關注度,并不會比歐冠決賽的關注度低。
做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足球比賽,足總杯在英國球迷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還要高于英超聯賽。
所以對于這場決賽,英國的各大媒體在賽前也是進行了大篇幅的前瞻報道。
《倫敦晚旗報》首先對這場比賽進行了前瞻。
歷史交鋒數據:近10次杯賽對決切爾西3勝3平4負,占據劣勢。
而在體能方面:阿森納由于早早的在歐冠中被淘汰,所以他們的休息比藍軍要更充分。
另外,其他方面的因素影響:本賽季英超聯賽當中,切爾西雙殺阿森納。在心理上更具優(yōu)勢!
"我們不是來當配角的。"
溫格在科爾尼訓練基地的窗前轉身,眼鏡片后的目光灼灼。
在他身后,默特薩克正在加練頭球,卡索拉和拉姆塞的短傳練習快得令人眼花。
法國教頭特意從青年隊調來三名左腳球員模擬阿扎爾的突破——所有人都記得兩個月前比利時邊鋒是如何在酋長球場戲耍整條防線的。
與此同時,BBC演播室里名宿們吵得不可開交。
萊因克爾扶了扶耳麥:"數據顯示,切爾西在雙線作戰(zhàn)時足總杯勝率只有43%。"
但亨利立刻反駁:"別忘了他們有兩個核武器——穆里尼奧的大巴和林毅的閃電!"
決賽前夜的科巴姆燈火通明。
醫(yī)療室內,理療師正用冷凍噴霧處理阿扎爾輕微腫脹的腳踝。
走廊里飄來烤雞胸肉的香氣,坎特端著餐盤走過戰(zhàn)術板,上面密密麻麻畫著定位球套路。
更衣室最里側,特里把林毅按在座位上:"聽著,明天第一個角球你站前點,他們會用科斯切爾尼盯你..."
…………
5月17日 ,溫布利大球場!
夜色中的拱頂泛著冷光,十萬名球迷的歌聲匯聚在一起,仿佛驚雷。
混合采訪區(qū)內,弗格森爵士的紅鼻子格外顯眼——他特意來觀看昔日弟子穆里尼奧的決戰(zhàn)。
當鏡頭掃過貴賓席時,阿布拉莫維奇正和克倫克相鄰而坐,俄羅斯人指間的雪茄在雨中明明滅滅。
球員通道內,雙方的球員分列成兩列,正等待著上場。
一場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