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開了一會玩笑,漸漸開始說起政務(wù)。
他們站在城墻上俯瞰,望著城下的牛車慢慢向遠,由于風(fēng)雪遮擋的緣故,視線并不能看的太遠。
由于車隊太過龐大,每時每刻都有牛車出城,宛如一條行走大地的巨龍,順著燕京的官道直到視線的盡頭。
呼!
楊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氣息,遇冷瞬間化作一團白霧。
他像是遲疑一下,隨即下定了決心,道:“朕要回一趟涇縣,見一見太上皇老爺子!
眾人先是微怔,轉(zhuǎn)瞬便有領(lǐng)會,畢竟都是核心重臣,一聽就明白楊一笑想干什么?
回涇縣,去見徽宗老爺子!
眼下正值賑災(zāi)關(guān)鍵之時,大家都知道楊一笑絕不是去拜見探望那么簡單。
宋老生首先開口,語氣有些慚愧之意,道:“陛下是打算向老人家借錢吧?”
楊一笑毫不隱瞞,點點頭嘆了口氣,道:“不錯,去借錢,其實你們心里都很清楚,這一次咱們有些扛不住了!”
借錢!
向一位老人借錢!
明明是大唐的難題,卻向前朝的帝王求助。
城墻上的眾人全都默然。
大家再次俯瞰城下,望著一輛輛遠去的糧車,每個人的臉色都很凝重,眼神之中充滿了無力之感。
楊一笑沉聲道:“三百萬斤糧食,杯水車薪而已,孩子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做的一切僅僅只能算是補充,雖然能夠救濟一部分災(zāi)民,但是于賑災(zāi)大局并無扭轉(zhuǎn)!
事實確實如此!
國家級別的賑災(zāi),絕不是一群孩子能搞定的。而這三百萬斤糧食,撐不了幾天就會被災(zāi)民吃光。
整個大唐朝廷從雪災(zāi)來襲之時就動了起來,如今已經(jīng)持續(xù)了足足四個月之久,雖然勉強撐過了漫長的冬天,但是眼下的初春還在繼續(xù)降雪。
國庫早就已經(jīng)空了,現(xiàn)在每天花錢都是內(nèi)府掏。
然而哪怕楊一笑這幾年攢了幾筆巨資,可他面對整個大唐的雪災(zāi)同樣無法支撐。
開源,節(jié)流,這是連古人都明白的長久之道,如果不能開源節(jié)流,意味著經(jīng)濟會被拖垮。
可是,現(xiàn)在偏偏做不到……
古代農(nóng)耕社會想要開源,最大的收入乃是稅負,可如果為了開源而收稅的話,受災(zāi)中的百姓必然更加凄慘。
大興商貿(mào)也不行,因為現(xiàn)在大唐的最大任務(wù)是買糧食!
買,意味著掏錢,一直買,意味著一直掏錢……
古人也許不懂什么是貿(mào)易逆差,可古人不缺乏王朝衰敗的教訓(xùn),哪怕是民間百姓也能明白一個道理,一直往外掏錢的家庭是不會長久的。
所以,大唐現(xiàn)階段沒法開源。
其次是節(jié)流,同樣不能干,賑災(zāi)最大的開支是糧食,從這上面節(jié)流等于沒賑災(zāi),官員俸祿倒是可以縮減一部分,可如果縮減太嚴重也是大麻煩。
原因很簡單,官員也要養(yǎng)家糊口……
如果大量縮減俸祿,官員必然養(yǎng)不起家,連自己家人都在挨餓,哪還有心思去賑災(zāi)干事。
因此,眼下大唐既不能開源也不能節(jié)流,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人去借錢。
……
楊一笑沉聲又道:“你們應(yīng)該明白,這個錢不是小錢,想要扛住一個國家的開支,哪怕超級門閥也無力承擔(dān)。”
他說著微微一停,目光看向李穎達,問道:“比如你們李氏,如果借錢給朕使用,你老人家可否說句實話,能借多少錢財幫朕支撐?”
李穎達嘆了口氣,回答的十分坦誠,直言不諱道:“能借一些,但是絕不足以支撐大唐全國的開支。”
“如果我們李氏還有支撐一國的財力,我們自己就去招兵買馬開國稱帝了,何須跟陛下聯(lián)姻,何須做君下之臣……”
“實不相瞞,李氏族中確實還有一點底蘊,那是幾百年來積攢的最后家底,如果全都拿出來確實能幫大唐抗一陣。可是,扛不了太久!
楊一笑聽完之后點點頭,道:“和朕推測的差不多!
幾位重臣卻忍不住問李穎達,紛紛道:“現(xiàn)在李氏還能拿出多少錢?”
李老頭遲疑一下,也不知有沒有如實回答,道:“鎮(zhèn)庫黃金,還有幾十萬兩,白銀多一些,約有百萬兩。但如果動了這份底蘊,我李氏一族立馬就會分崩離析……”
“銅錢和各類物資方面,倒是勉強能擠出來一些,約莫能有幾百萬貫吧,再多是一點也拿不出來!”
眾人心知肚明,這老頭兒肯定沒說實話。
然而明知如此,但大家卻無法予以抱怨。
古代也講究私人財富不可搶奪的道理,哪怕皇帝再怎么缺錢也不能問臣子要,借可以,但是借了必須還。
民間百姓夫妻,尚且講個規(guī)矩,比如妻子出嫁帶來的彩禮,丈夫可以借用但不能奪用,這道理雖然是民間的道理,但是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果皇帝強行剝奪臣子家中的財富,那么還有誰敢在這種皇帝治下生活,遇到問題之時可以借,可是絕對不能借了不歸還。
只聽李穎達再次開口道:“值此雪災(zāi)當(dāng)下,堪稱大唐國難,我李氏一族作為姻親,能幫一把肯定要幫的!
“前幾日早朝之時,陛下讓李氏負責(zé)買糧,當(dāng)時專門約定過,錢財全由皇族的內(nèi)府承擔(dān)……”
“雖然如此約定,可我李氏一族不能讓陛下太艱難!”
“老朽跟族人們早已商定,決議和楊氏皇族共渡難關(guān),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外加銅錢一百萬貫,以拆借方式借給陛下使用!
在場眾人頓時驚喜,紛紛拱手向老劉頭答謝,道:“有此一筆錢款,又可以支撐一段時間。多謝李老先生,與我們大唐共渡難關(guān)!
李老頭笑著擺擺手,道:“這話說的不對,老頭子我要挑挑你們的語病,大唐固然是你們的大唐,難道不是我們李氏的大唐嗎?咱們做臣子的齊心協(xié)力,想盡辦法幫陛下何須答謝?此乃,臣子本分也。”
宋老生一臉鄭重的道:“話雖如此,畢竟大功,謝可以不謝,這份功勞必須記下,并且,所借錢款在事后一定要償還!
唐青云則是感慨開口:“老夫前幾日剛跟夫人說起過,以后李氏的貢獻必然超越唐家,這看來不用等以后了,從今天開始已經(jīng)被你們反超!
李老頭又擺擺手,笑呵呵的道:“唐丞相莫要高捧,我老頭子可扛不住!
眾人一起大笑,氣氛十分融洽。
……
【第一更送上,后面緊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