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馳電掣,直回燕京,不巡視了,直接回去。
在路上的時候,已經(jīng)發(fā)出旨意!
“傳朕旨意,厲兵秣馬……”
這是八百里加急的一道口諭,緊急傳回京師讓朝廷準備戰(zhàn)爭,三省六部所有官員,第一時間結束休沐。
緊接著,由中書省宰相按照楊一笑的口諭擬定圣旨。
然后,協(xié)同門下省和尚書省兩宰相一起進宮……
此外再加上還未動身趕回南云坐鎮(zhèn)的顧老大,以及山西道行軍大總管的濟王,五位重臣共同求見皇后,獲皇后允可之后請儲君出面……
帝王出巡不在京師之時,儲君臨時具備監(jiān)國之權。
因此,儲君可以緊急動用帝王之印。
在皇后的引領下,在五大重臣的見證下,小虎頭跪于楊一笑的御書房門口三叩九拜之后,進入其中取用傳國玉璽加蓋在圣旨之上。
圣旨加蓋玉璽,便是真正圣旨。
即刻發(fā)布,傳檄天下。
于是,雖然大唐皇帝楊一笑尚在江北道未歸,但是他的第一道圣旨已然向天下四方昭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西夏一國,暴虐成性,侵我中原國土百年,殘害華夏子民萬千,累累罪惡,罄竹難書……”
“朕以中原正朔之身,號召漢家同脈同族,百年之血仇,豈能不報復?”
“今傳檄華夏各方英豪,大唐欲起舉國之雄兵,西伐,西伐……”
“愿聚中原漢家之力,為收故土而殊死一搏,西伐,西伐……”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臥榻之側,難容虎眠,朕以中原正朔,誓要伐滅西夏,請漢家同族助我,同為子民打此國戰(zhàn)!
“大唐洪武七年,昭告?zhèn)飨绱耍 ?br>隨著這道圣旨傳播,霎時間引發(fā)四方云動。
臥槽!
西伐?
大唐這陣子忙著冊立儲君大典,各方觀禮使節(jié)都送回來不少消息,比如,皇帝楊一笑親口承諾短時間內不對外用兵,又比如,大唐文武百官都說大唐以后要繼續(xù)做個商貿之國。
這消息才傳回來幾天。
觀禮的使節(jié)都沒回來呢!
然而,大唐突然傳檄天下要掀起國戰(zhàn)。
不但掀起國戰(zhàn),而且傳檄天下,任何勢力只要愿意出兵相助,都可以算作是被大唐邀請的盟友。
即便傻子也能看出來,大唐皇帝是鐵了心的。
匯聚整個中原之力,一定要滅亡西夏。
國戰(zhàn),國戰(zhàn)!
這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吶。
雖然不知道西夏為什么得罪了大唐,也不知道大唐的皇帝為什么突然暴怒,但是,這份圣旨一旦傳檄天下就意味著定局。
哪怕西夏現(xiàn)在立馬派人求和,但是這一仗已經(jīng)沒可能罷休。
打,只有打。
……
接下來的局勢發(fā)展,讓整個天下更加嘩然。
原因是各方響應大唐號召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仿佛像是預先經(jīng)過很多次商量一般。
一連三家勢力,同時傳檄天下,響應,響應,還是響應。
第一天清晨,南云發(fā)出幾百只飛禽,攜帶內容相同的國書,全都加蓋了趙構的玉璽。
“云朝正朔帝王,愿助大唐出兵,舉一國之力西伐,為中原子民復仇!
“朕,云紹中興帝,將起大軍三十萬,拜岳鵬舉為主帥,北上大唐,匯聚成兵!”
“又拜武清風為謀士,派駐大唐接受調度,當此國戰(zhàn)之中,云朝兵馬受大唐節(jié)制!
“大云紹興八年,昭告?zhèn)飨绱。?br>趙構的圣旨在清晨發(fā)出,但這一日清晨不止南云響應。
此時大唐燕京之中,各方觀禮使節(jié)尚未離開,于是,川蜀鄆王直接借用大唐的飛禽傳書傳檄天下。
“本王,云朝川蜀王爵趙楷,愿助大唐西伐,為我華夏收復所失百年之故土。”
“川蜀之兵,傾囊而出,由境內直插西北,十萬精銳與友軍遙相呼應!
“國戰(zhàn),本王響應大唐打此國戰(zhàn)……”
“因尚未燕京做客,無法第一時間調度,本王拜川中名仕虞允文為謀士,膝下嫡長子為川蜀大軍主帥,當此國戰(zhàn)之中,受大唐盟友節(jié)制!
趙構響應!
鄆王響應!
短短一個清晨,已經(jīng)兩方霸主站出來要陪著大唐打國戰(zhàn)。
然而誰又能想到,響應大唐的不止這兩家。
仍然是大唐燕京之中,仍然是借用大唐的飛禽,讓整個天下感覺懵逼的是,金國七大勢力之一的察哈部竟然在燕京傳檄四方。
“本王,草原察哈部親王,雖金國與大唐未曾盟約,但本王與大唐帝王結拜!
“我兄弟打誰,我就打誰……”
“誰惹我兄弟,我就打誰……”
“本王是個粗人,不學你們中原之人文縐縐的講話,本王直說了吧,我?guī)托值苋ゴ蛭飨。?br>“此次,察哈部出動普通騎兵三萬,皮甲輕騎一萬,精銳騎兵七千,鐵浮屠,三千!
“共計五萬騎兵大軍,由草原借道大唐河北,直插西夏,不死不休……”
“總之,一句話,我兄弟打誰,我就打誰!”
不愧是察哈親王的風格,這份傳檄的口吻極其不講理,西夏沒有惹他,他和西夏沒有仇,但是,他兄弟打誰他就打誰。
當這份消息傳回金國后……
完顏璟氣的差一點翻白眼死過去。
“混蛋,狗賊,這該死的家伙一直胳膊肘子往外拐,竟然動用他的所有騎兵去幫漢人打仗!
“該死的,該死的,察哈部全都該死……”
“五萬騎兵,僅僅一部之力就出動五萬……”
“朕每次讓他們出兵南下,他們都推推拉拉說要放牧,張開血盆大口問我要好處,不滿足貪婪絕對不出兵,然而,然而,他們幫大唐!”
“啊啊啊啊,氣死朕啊”
暴怒的完顏璟,舉著彎刀在御書房亂砍。
但是當他怒氣稍微發(fā)泄一點點之后,他第一時間就派人召集各部重臣緊急議事。
于是,短短僅半個時辰的商議后,天下各方全都目瞪口呆,只因金國竟然也發(fā)出了響應的傳檄。
“朕,大草原金國之帝,完顏璟……”
“驚聞兄弟之國傳檄,欲伐西夏罪孽之國,大唐洪武楊一笑,草原狼族之兄弟摯友也,兄弟摯友暴怒,豈能不幫扶之?”
“草原諸部,匯聚相商,愿意起兵二十萬,響應大唐西伐國戰(zhàn)!
好狠。
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完顏璟。
這家伙并非是想幫楊一笑,而是看到了有好處可以撈,西夏版圖雖然不算巨大,但卻是累世經(jīng)營的好地方,如果金國趁機出兵,肯定能啃一塊肥肉。
至此,已經(jīng)四家響應大唐的國戰(zhàn)號召。
想想就感覺驚人!
金國,草原霸主,當今天下第一勢力,目前依舊擁有著想打誰就打誰的力量。
大唐,中原北部霸主,如今國土已經(jīng)一百二十個州,擁有著二十六萬的精銳兵馬,并且,全是常年在伍的職業(yè)軍卒。
南云,江南一代霸主,雖然趙構性子軟,門閥也貪圖安逸,但是南云的勢力并不差,三十萬大軍說動用就能動用,原因很簡單,南云有錢啊。
尤其是前陣子剛跟著大唐慌撈了好處,打順風仗短短十來天就入手六個州域,無論趙構還是江南門閥,現(xiàn)在聽到大唐要用兵是最興奮的。
川蜀,這是中原西部的霸主,不但牢牢掌控著固有的川府,而且地盤還有川府以北的關隴平原,兩個地方全都富的流油,常年也養(yǎng)著在伍的精銳大軍。
察哈部,草原二五仔,雖然這次是單獨響應,不和金國一起出兵,但是察哈布幾乎動用了家底,連鐵浮屠都拉出來幫助大唐。
……
僅僅一天時間,短短一天之內,竟然五家勢力同時傳檄天下,匯聚起來的兵力能把人嚇死。
大唐有二十六萬兵馬,這次最起碼要出動一半以上,因此,可按照十五萬計算。
金國,二十萬!
南云,三十萬!
川蜀,十萬!
察哈部,五萬。
這是嚇死人的八十萬大軍。
然而,誰能想到傳檄的勢力竟然還沒有冒出來的。
南方江淮以南,古楚國舊地疆域,大楚皇帝突然也傳檄天下,要跟隨大唐一起為中原百姓報仇。
這家伙根本不知道西夏怎么惹了楊一笑。
這家伙也不知道楊一笑要報的是什么仇。
但是,這家伙敏銳的察覺到了有好處可以撈。
能成為盤踞一地的梟雄,果然沒有一個是愚蠢的,只要能參與這次國戰(zhàn),便意味著可以上桌吃飯。
哪怕大楚距離西夏很遠,打下地盤也沒資格分潤,但是,他只要出兵就有資格要利益。
于是,此次國戰(zhàn)的總兵力變成了九十萬。
……
西夏很強,是個強國。
之所以說它強,是因為民風所決定。
黨項人總共人口也才三四百萬,但卻擁有著五十萬的常駐兵馬,原因是這個民族奉行全民皆兵的政策,男丁只要年滿十五歲就必須接受征召。
楊一笑一直沒動西夏的原因便是這個。
他穿越之前雖然不是學歷史的,但他刷短視頻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西夏,歷史上很牛叉的一個王朝。
黨項人不但跟中原打來打去一百多年,而且這個民族還多次打敗過草原上的王朝,比如歷史明文記載的大遼,幾次三番被西夏暴揍過。
最主要還有一點,黨項人的背后有一連串盟友。
整個西域有十幾個小國,匯聚起來的力量非同小可,這些小國在平日里各自為政,然而一旦遇到戰(zhàn)爭就會相互幫扶。
每當中原王朝動兵,或者北方草原攻打西夏,西域諸國一定會動手,齊心協(xié)力的幫西夏打。
楊一笑從發(fā)出傳檄的那一刻就知道,這次國戰(zhàn)必然是規(guī)矩驚人的殊死之戰(zhàn)。
中原,草原,西夏和西域……
這一方天空下的三大地域,將會是一場不死不休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