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zhàn),雙方各有百萬大軍。
縱觀整個華夏的歷史長河,像這種級別的戰(zhàn)役沒有幾次,如果在這個時代能有人升空俯瞰,會發(fā)現(xiàn)雙方大軍的聯(lián)營全都延綿百里,宛如兩條巨龍蟄伏大地,百萬將士呼氣可以成云。
這才是真正的國戰(zhàn)!
是中原漢族和西域異族在歷史上的第三次超級大碰撞。
何謂超級大碰撞?
大碰撞指的是一場輸贏便可決定民族的氣運,至少在百年時間里改變一處地域的格局,甚至能夠影響到這個歷史文明的走向。
如果中原一方贏了,那么整個大西北就落入漢家之手,從此推行農耕文明,世世代代傳承延續(xù)。
而如果西域一方贏了,那么異族聯(lián)軍會繼續(xù)揮兵東進,攻破邊陲,踏足中原,從此華夏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在彎刀的屠戮和壓迫之下變?yōu)槎扰瘛?br>因此,這一戰(zhàn)不再是賭國運的戰(zhàn)爭,而是民族氣運之爭,是兩大文明相互碰撞。
……
自古華夏男兒,慷慨豪邁之士,每當民族陷入危亡之時,必然涌現(xiàn)出熱血英豪人物。
整個中原的民間,江湖,走卒販夫,乃至街頭乞丐,無不踴躍奔走,要為民族之戰(zhàn)出一份力。
而那些豪門大戶和世家門閥,也在第一時間擺出了助戰(zhàn)姿態(tài),同仇敵愾,不扯后腿。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除了最后兩個王朝的士族階層沒有民族骨氣,以前的王朝是有脊梁的,漢民族可以關起門來斗毆但是絕不容忍外族入主中原。
用后世史學家的話說,這時代的儒家還很硬,君子要學六藝,骨子里有漢人的血勇。
歷史上的異族為什么都在偏遠之地生活?
難道這些異族不喜歡中原的肥沃土地么?
不,他們喜歡,所有異族都想入住中原,所有異族都想在肥沃土地上生活。
可惜他們雖然很想霸占中原,但他們被漢人的老祖宗打跑了,漢家的歷代先賢太猛了,中原沃土是老祖宗一代一代打下來留給子孫的財富。
中原是漢家的土地,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雖然這時代的門閥對百姓盤剝極為嚴重,但這些門閥還保留著漢家至上的傳統(tǒng)理念,一旦民族危亡,士族同仇敵愾。
畢竟誰都明白,民族氣運之爭不能輸。
于是乎,整個中原無論富貴還是貧窮全都要為大戰(zhàn)出力。
首先動起來的是大唐河北道……
自古燕趙之地,民族志氣最重,當大決戰(zhàn)的消息傳播后,河北道立馬有無數(shù)長者振臂高呼。
“全民馳援,不畏生死!”
僅僅八個字,凸顯了燕趙大地的英骨。
無數(shù)百姓聞聲而從,簞食壺漿奔赴西夏,男人推著小車,拿出家中糧食,女人挑著擔子,籮筐里是烙好的餅子。
燕趙大地的百姓,在長者們的帶領下馳援大戰(zhàn),有糧食的貢獻糧食,沒糧食的就貢獻人力。
超級大戰(zhàn)役,拼的是底蘊!
而現(xiàn)在,整個河北道的百姓自愿貢獻全家財富給中原聯(lián)軍增加底蘊。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和財力。
大唐山東道,熱血男兒紛紛告別家鄉(xiāng),山東漢子歷來不怕死,為了家國可以不惜生命,他們自發(fā)組成民團,趕赴西夏擔任輔兵。
大唐山西道,漢子們沒日沒夜的挖煤,女人們則是化身運輸隊,把一車一車煤塊運往前線。
此時雖然初春,但是天寒地凍,這些煤塊運往軍中之后,能讓大軍的每一個營帳都保證取暖。
保證取暖,便能時刻擁有戰(zhàn)斗力,這一場戰(zhàn)役無論打多少次,每一次開戰(zhàn)都能讓兵卒握住武器的手指不僵冷。
大唐江北道,江東道,淮北道……
三道百姓同時北上,自發(fā)出動民女高達二十余萬,同樣奔赴前線,要為將士們在大戰(zhàn)之中后勤做保障。
江南士族門閥,川蜀門閥勢力,全都踴躍捐資,高達幾萬車的糧草源源不斷往西夏運送。
漕幫雖然一直想坑大唐,但這次是整個中原和西域對戰(zhàn),因此也把私心暫時放下,動用整個中原的水運幫助戰(zhàn)爭。
數(shù)萬艘船只,每天在大小河流穿梭,運轉戰(zhàn)爭所需的物資糧草,一船一船的往西北運送。
此時大唐的大運河已經稍微有所疏通,河道的最中間已經能保證兩艘船并行,于是,南方船只一路向北,到山東之后轉入黃河,然后由數(shù)之不盡的纖夫以人力拉動,竟然做到了逆水行舟一日百里。
黃河下游在山東,上游恰恰是大決戰(zhàn)所在的西夏河套平原,幾十萬纖夫日夜不歇,拉動船只不斷運送糧草。
陸地上,是幾萬輛牛車在趕赴戰(zhàn)場。
河道上,是數(shù)之不盡的船只在通行。
如此多的糧草,即便五百萬大軍也能滿足所需,這便是中原漢家的齊心協(xié)力,匯聚民族之力進行超飽和方式助戰(zhàn)。不怕糧草太多浪費,只擔心前線大軍不夠吃……
真的是超飽和援助,僅陸運的糧草就夠大軍吃一年。
漕運的能力更強,至少能供應兩三百萬大軍。
大決戰(zhàn),打的就是底蘊!中原民族絕不服輸,要讓西域看看漢家的決然。
……
江湖上,各幫各派紛紛登高一呼,哪怕是平日里的流氓潑皮,這次也表現(xiàn)出為民族而戰(zhàn)的熱血。
有長槍大俠陸千山,號召一群江湖義士,幾千人奔赴河套平原馳援,被編入中原聯(lián)軍的義士營。
有道門的數(shù)千個背劍老君下山,雖已白發(fā)蒼蒼但卻精神矍鑠,每逢民族之戰(zhàn),道門從不落后。
又有腰懸葫蘆的醫(yī)師,從各地不斷向西北匯聚,自帶草藥,自帶干糧,要為大戰(zhàn)出力,救治受傷兵卒。
短短半個月內,整個中原大地到處都在動!
民間百姓,販夫走卒,門閥,世家,江湖義士,道門老君……
同一時間里,各方勢力的精英人物齊齊趕往河套平原。
劉伯瘟趕來了,不再留守燕京。
耶律楚材也趕來了,放下了雅雅部的政務。
武清風早就已經身處聯(lián)軍大營,第一時間和兩位謀士碰面,于是,天下三大智者第一次聚齊。
此外,還有……
駐扎南云的顧老大!
坐鎮(zhèn)淮北的宗澤老帥!
兩位大帥星夜疾馳,僅用十余日時間就到達。
南云岳鵬舉,草原察哈王,大唐崔寒山,這三位現(xiàn)在被天下稱之為半帥之才,也在極短的時間趕赴到了河套戰(zhàn)場。
一時之間,群英聚集。
天下三大謀士,外加五位帥才。
中原兵馬109萬,軍營綿延百余里,氣勢雄渾,宛如巨龍。
而西域一方的聯(lián)軍,這些日子也一直在整軍備戰(zhàn),雙方相隔距離僅僅不到十里,都在為了大決戰(zhàn)在做最后的準備。
一旦開打,不死不休,像這種級別的戰(zhàn)役,必然會打的曠日持久
后世之人受影視影響,難免會產生某種誤區(qū),總認為大戰(zhàn)一場就能結束,誰輸誰贏仿佛是一場短劇,其實不然,無論古代還是后世的大戰(zhàn)全都要打很多天。
雙方各有百萬大軍,必然要交戰(zhàn)幾十次,不可能兩百多萬同時開戰(zhàn),而是通過一次一次的交戰(zhàn)不斷消磨。
直到某一方的優(yōu)勢擴大到極點,才會發(fā)起殲滅性質的超級大戰(zhàn)。
……
百萬級別的戰(zhàn)役,楊一笑深知自己不具備指揮能力,因此當顧老大趕赴之時,他在第一時間移交了指揮權。
妹夫和大舅哥之間,默契不需要明言,楊一笑移交虎符的時候,總共只對顧老大說了三句話。
“大哥,拜托了!”這是第一句!
“自我起家以來,這是最難一戰(zhàn),如果輸了,不只是楊氏衰敗,還有整個中原,都要引發(fā)浩劫!边@是第二句!
然后是第三句,楊一笑竟然又重復了第一句。
“大哥,拜托了!”
至于顧老大,一句也沒說,僅是單膝跪地接下虎符,然后沖著妹夫鄭重的點頭。
百萬級別的超級戰(zhàn)役,楊氏是從此衰落還是走向輝煌,大唐能不能延續(xù)下去,乃至整個中原會不會引發(fā)浩劫……
一切盡在不言中,都看大帥的指揮。
聯(lián)軍虎符,至此移交。
……
【第一更送上,山水繼續(xù)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