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的詭辯,終于占上風。
再加上皇族之人并不齊心,有幾人和康王一樣有野心,故而不但不揭穿康王的詭辯,反而紛紛開口附和康王的說辭。
如此情況之下,情勢占了上風。
皇帝在沉默良久之后,終于發(fā)出一聲長長嘆息,道:“希望楊一笑能有點良心吧,將來的國戰(zhàn)莫要背信棄義!
這是同意給予鹽引之權(quán)的意思。
其實皇帝并沒有被蒙蔽,他心知肚明康王在詭辯。
只不過雖然明知是詭辯,但皇帝也知道康王說的是最佳選擇,給出鹽引之權(quán),讓楊一笑咬肥肉,這么做至少能保證一點,十幾萬大軍不會立馬反叛。
說白了,這么做就是把短痛變成長痛。
何謂短痛?
短痛就是楊一笑有可能立即造反。
那小子麾下十幾萬精兵啊,并且有著七千重甲鐵騎,據(jù)說那小子在建立鐵騎的時候,參照了傳說中的大唐玄甲鐵騎,所以無論兵甲戰(zhàn)馬還是戰(zhàn)士全都一等一,據(jù)說連狼族大汗都不敢用鐵浮屠和他拼。
何謂長痛呢?
長痛就是鹽業(yè)被楊一笑指染。
如果從國家角度而言,這威脅其實比造反更大,只不過雖然威脅更大,但畢竟短時間內(nèi)威脅小。而只要短時間內(nèi)不構(gòu)成巨大威脅,皇帝心里不免就幻想著將來能解決。
所以基于這種復雜心里,皇帝才終于做出了決斷:鹽引之權(quán)給就給吧,至少不是全都失去,楊一笑固然指染了鹽業(yè),但是朝廷同樣也還有鹽引權(quán),這就意味著利益并未全是消失,他身為皇帝仍舊還擁有鹽業(yè)稅收。
呼!
皇帝忽然深深吐出一口氣。
他聲音低沉道:“如按爾等所言,此事倒也不太壞,畢竟那密州鹽場由于貪腐緣故,近幾年來的稅收一年比一年少,只可恨豪紳士族盤根錯節(jié),我皇族想要整頓吏治處處受阻,故而只能咬牙隱忍,明知鹽稅受損卻無可奈何……”
“但是,楊一笑不同。”
“鹽場落到楊一笑手里之后,此子必然不會容忍貪腐!”
“他麾下?lián)碛惺畮兹f大軍,可以毫無顧忌進行整治,而一旦他肅清貪腐,鹽場的收益肯定暴漲。”
“由此一來,倒是真有可能如康王所言,他能很快湊足稅賦,按約定上繳給朝廷。”
“真要那樣的話,空虛國帑有所補充,朕身上的壓力,也會大大的減緩!
皇帝說到這里,深深吸了一口氣,再次聲音低沉道:“希望此子能如約上繳吧!
御書房中的王爵們相互對視,悄無聲息的交流著各種眼神,其實在眾人心里都有推斷,讓楊一笑上繳稅收恐怕是種奢望。
換成是他們,他們也不繳。
當手里攥著十幾萬兵馬的時候,就等于攥著一口鋒利無比的刀,既然手里有刀,憑什么要當魚肉?
肯定要當?shù)顿薨。?br>
只不過這份心思不能說出來,否則說不定會讓皇帝更改決斷,所以王爵們只是交流眼神,但卻沒人出聲說上哪怕一句話。
呼!
皇帝又是深深吐出一口氣,終于說出了最明確的表態(tài),緩緩道:“就按那小子的奏疏所請擬旨吧,頒布天下讓各地各路傳抄,從此之后,云朝鹽業(yè)多了一份楊氏鹽引!
康王眼神閃爍狂喜,連忙低頭進行掩飾。
其他在場的王爵,也有一些人眼神閃爍,顯然心思和康王一樣,也是那種有野心的情況,唯有那幾個年輕愣頭青,神情表現(xiàn)的極為郁憤。
……
皇帝的圣旨終于頒布。
這道圣旨分成了兩份。
其中一份送往青州涇縣,交給楊一笑作為鹽引之權(quán),另一份則是通過中書省發(fā)出,按慣例傳布天下讓各路知曉。
而隨著這份圣旨的傳布,整個云朝境內(nèi)頓時嘩然,由于事情太過離譜,以至于很多人在乍聽之下目瞪口呆。
比如河北路,楊一笑的岳父濟王,當他得知皇帝圣旨之后,愣愣發(fā)呆足有十幾個喘息,然后才反應(yīng)過來,不由滿臉都是狂喜,大聲道:“吾這女婿,發(fā)大財也!
川府路,鄆王府,這是五大王爵實力最強的一人,坐擁著肥沃富饒的川府之地,當這位王爵聽到圣旨內(nèi)容時,足足沉默了很久才嘆息,最后才喃喃輕聲道:“鹽引啊,好大一塊肥肉。”
天下各路,并不缺乏有識之士,所有人都能看出,楊一笑咬了云朝一塊大肥肉。
鹽引!
鹽引!
有人感慨,有人羨慕,有人不由自主的覬覦,也有人開始憂心忡忡。
然而不管天下蕓蕓眾生如何,終究是難以改變這件事的定局,從此以后,云朝鹽業(yè)又多了一份鹽引。
楊氏鹽引。
……
京東東路,密州,板橋縣。
海風吹拂,空氣里帶著海的味道,有一支大軍在三日之前,突然圍住了這一座縣城。
一桿大旗,迎風咧咧,旗幟上碩大一個‘楊’字,表明了這支大軍所屬的勢力。
而在這桿‘楊’字大旗之后,還有另外一桿旗幟也在飄揚,上面寫的卻是‘先登’二字,以此表明這支大軍的番號是什么。
由這一前一后兩桿大旗,任何人都能知曉的清楚明白,原來這支大軍的來歷,乃是涇縣楊氏的先登營。
但是……
楊氏的勢力范圍在河北路啊,怎么突然出現(xiàn)在了京東東路?
并且還如此的氣勢洶洶,竟然直接擺出圍城而攻的架勢!
這是想干什么,這莫非是想造反?
造反!
一想到造反這種可能,城中官員頓時心頭發(fā)顫。
這些貪官污吏壓榨百姓的時候飛揚跋扈,然而在面臨大軍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氣焰,除了滿心慌張之外,連一點質(zhì)問的勇氣也提不起來。
他們?nèi)级阍诟≈,不斷派出家丁去打探,然而相互探問半天,卻發(fā)現(xiàn)誰也沒有相關(guān)消息。
既沒有人知道楊氏大軍為什么來,也沒人知道來了之后為什么圍住城。
如此,心中越發(fā)感覺慌亂。
終于,有員硬著頭皮出面。
這些官員沒敢全都出面,而是選了一個小官推出來,他們逼著小官出面,登上了縣城的城墻。
出城詢問肯定是不敢的……
因為害怕開城門的時候被大軍趁機攻打!
所以只能站在城墻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喊話詢問,并且喊話還不敢表現(xiàn)質(zhì)問之意,而是盡力表現(xiàn)出和顏悅色!
說實話,這個被推出來的小官挺有心機,雖然他主要目的是為了試探,但他卻采用了避實就虛的方式,如果讓這人擔任談判使節(jié),倒是一個不錯的口舌人物。
只聽他第一句先問道:“敢問,城外可是楊氏軍卒?”
然后立馬表態(tài)道:“貴軍途徑本縣,當是歇歇腳吧,若是需要提供軍糧飲水,還請領(lǐng)兵的將領(lǐng)列個明細,我密州一縣必然盡力滿足,保證好生犒勞貴軍的跋涉勞頓。”
表態(tài)了善意之后,再然后才敢小心翼翼試探,問道:“貴軍是途經(jīng)本縣歇歇腳的對吧?”
古代常言,以禮為先。
民間也有句相應(yīng)的俗話,叫做伸手不打笑臉之人。
實話實說,這個小官的態(tài)度極其彬彬有禮,然而可惜,他交涉的對象是一群拿兵器的兵。
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兵不講理其實也還好,領(lǐng)兵的將領(lǐng)講理就行,偏偏這一次來的將領(lǐng)之中,有一個人乃是非常不講理的大混蛋。
楊氏麾下兩大惡棍之一,號稱‘以理服人’的周縣尉,這一次搞定板橋縣的差事,所有人都認為周縣尉最合適。
果然,這廝不負眾望。
只見當那小官喊話聲音剛落,周縣尉已經(jīng)騎著馬走到城下。
這貨故意表現(xiàn)出大剌剌的姿態(tài),絲毫不畏懼城墻上守卒張開的弓箭,直接仰著頭大喝一聲道:“歇你媽的腳,屁話真是多,爺爺們是來板橋縣公干的,你他娘的哪只眼睛看出是途經(jīng)?”
城墻上的小官頓時心里一顫。
同一時間,躲在城墻之后的官員們心里也一顫。
那小官努力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這位將軍,來此有何公干?”
說完之后立馬補充一句,語氣仍舊還是小心翼翼,道:“吾等身為本縣官員,并未接到朝廷相關(guān)通令,故而,故而,咳咳,將軍莫要生怒,下官的意思是我們沒得到需要配合楊氏軍隊來此公干的朝廷法令!
這小官依舊是彬彬有禮的恭謹,然而換來的是周縣尉再次大喝……
“去你媽的,嘰嘰歪歪煩不煩,老子沒工夫跟你閑扯,老子只給你一次機會!
“現(xiàn)在,立刻,馬上,把城門乖乖的打開!
“看清楚沒有,老子身后是五千大軍,番號旗幟很清楚,涇縣楊氏先登營!”
“你既然是當官的,應(yīng)該認識這兩字,但是這兩個字的字體,恐怕你這樣的低等小官沒資格認識。所以老子跟你講講,讓你這輩子有個見識!
“看清楚了,這兩個字的字體叫做瘦金體,知道是誰親筆題寫的嗎?乃是云朝最為尊貴的太上皇!
“先登,番號,這桿大旗上的兩個字,是太上皇親筆所賜!
“他馬勒個巴子的,爺跟你說這么多干啥啊?純粹浪費口水,我腦子犯抽了不成。”
“趕緊的,把城門打開,膽敢推諉阻撓,休怪老子發(fā)火!
一口一個老子,宛如土匪一般,最關(guān)鍵的是氣勢洶洶,分明是沒打算干好事。
而周縣尉這種姿態(tài),城中官員豈敢按他要求,既然明知是不懷好意,豈能按要求把城門打開。那樣的話,不等于引狼入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