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車窗外倒退的風景,老朱這才注意到。
這馬車的車窗是百葉窗,一層層地向外延伸。
使人可以看清楚車外的風景,卻又不用擔心雨會淋進車中。
就在這個時候,老朱聽到了坐在對面的兩位乘客的低語。
“老許,老夫可是記得,上次你過來才不到半個月,怎么又過來了?”
“你能過來,憑什么某不能過來,再說了,我做的是百貨生意!
“甭管是什么樣的日用雜貨,我都有需求,上次來這里拿的那批貨,現(xiàn)如今都已經(jīng)快見底了。”
“沒辦法,這才不得不又跑上一趟,倒是老哥哥你,明明之前布匹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就想著轉(zhuǎn)行做起了皮革生意?”
“嘿嘿,賢弟啊……”年紀更長的那位,得意地翹起了腿,一抖前襟。
老朱與湯和都看到了他腳上穿的鞋子,居然是皮質(zhì)的,重點是,他腳上的皮鞋造型似乎有些古怪。
此刻就聽到那人開了口道!袄戏蚩蓻]有改行,只是覺得,生意嘛,多多益善!
“而且這上海皮革廠產(chǎn)的都是各種皮革制品,不但有我腳上穿的這種鞋子,而且還有這個……”
說話間,這位老漢猶如變戲法一般從袖中拿出了一副皮手套。
這是一雙褐色的皮質(zhì)手套,而且還分出了五指,老朱親眼看到此人,將這雙手套戴好之后,十指靈活無礙地活動起來。
看得老朱亦是兩眼放光,一旁的湯和看到了老朱的表情哪里不明白老朱的心思。
頓時咳嗽一聲,跟那坐在對面的兩位商賈攀談起來。
面對著自稱是來自直隸的商賈,那兩位口音應該是來自北邊的商賈亦是興致大增。
跟那湯和聊了起來,而老朱更多時間都是在傾聽,只是時不時插上兩句,問一些他想要知曉的消息。
“……許掌柜的意思是,光是那片工業(yè)園區(qū)的工人,就足足有七八萬之數(shù)?”
聽到了老朱那不敢置信的疑問,老許瞥了眼這位不怒自威的朱老爺。
“看來朱老爺是第一回過來,不清楚很正常,要知道現(xiàn)如今,光是那罐頭食品廠一間工廠,工人就八千多號人!
“上一回過來來拿貨的時候,看到那個工廠又在招工,據(jù)說工人缺口至少是這個數(shù)……”
看到許掌柜的翹起來的四根手指頭,老朱很清楚,那絕對不是四十。
“一間工廠,需要有那么多的工人,乖乖,那這一間工廠得有多大?”
湯和也忍不住夸張地低呼起來,哪怕是大明工部旗下有不少的工坊。
可是但凡是有過萬工匠的工坊也沒有幾個。
可是現(xiàn)在,自己吃過的那種罐頭食品的生產(chǎn)工廠,居然工人也在往過萬的數(shù)量上去,這實在是將湯和震憾得不輕。
看到老朱與湯和雖然氣度不凡,但是二人似乎對這上?h工業(yè)園知之甚少。
這二位可是起了顯擺之心,洋洋得意地給老朱等人科普了起來。
等到馬車終于緩緩地?吭诹四巧虾9I(yè)園區(qū)之后。
下得馬車來的老朱與湯和,完全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住。
遠外無數(shù)股煙柱正緩緩地升起,而且在靠近吳松江畔的那些工業(yè)園區(qū)。
密密麻麻幾乎數(shù)不過來的高大水車,直接就晃花了他們的眼。
而在這一條十分寬闊的水泥道路的這邊,則是無數(shù)高約兩三層,造型格式都顯得十分統(tǒng)一的建筑物。
就像是一塊塊的磚石壘砌起來的,外面同樣刷上了石灰,似乎很簡單。
但是,這樣的房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牢固。
這里,就是那些工廠的宿舍區(qū),看著這里縱橫交錯,一眼都望不到頭的宿舍區(qū)。
“那么多的工人,光是養(yǎng)活他們,怕就得花上不少的財帛吧……”
老朱內(nèi)心無比震撼地打量著這一切,喃喃地低聲道。
“上位所言極是,看來,臣著實太小看這常二郎了。”
“這么短的時間之內(nèi),就將一個小小的上海經(jīng)營成了這樣的規(guī)模。”
“光是這么一大片地工廠,真不知道每天會生產(chǎn)出多少商品……”
老朱看著那些冒著滾滾濃煙的工廠,他也著實很難想象。
就像方才已經(jīng)離開的許掌柜所言,他這一次過來,準備要訂一千件罐頭。
而那罐頭食品廠的產(chǎn)量,一千件,僅僅只是它日產(chǎn)量的三分之一。
難怪這罐頭食品廠在大肆招攬工人。
看樣子,這罐頭食品,不僅僅在直隸地區(qū)大受歡迎,就連現(xiàn)如今北方也喜歡上了這些美食。
只是令老朱遺憾的是,所有的工廠,都是嚴禁閑雜人等進入。
哪怕是像他們這些前來采購的顧客,也只能到那工業(yè)園的交易中心參觀以及談合作。
在這里好好地感受了一番被震撼之后,老朱一行人,也順著路牌的指點,前往那工業(yè)園的交易中心而去。
。。。
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上海皂制品廠的展區(qū),不但有奶香皂,還有各種花香皂,以及各種護膚品。
只不過,這里只有一位顯得落寞的工作人員坐在這些展品旁邊。
因為所有的展品旁邊,都立著一塊小牌子:缺貨……
全部都缺貨。
除了這些香皂制品外,不遠處的皮革制品,還有棉布制品,還有鞋帽制品……
老朱感覺自己就像是一位從鄉(xiāng)村來到了大城市的萌新,這里邊的許許多多商品。
他這位大明天子莫說見過,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可是在那些熱情的講解員的解釋之下,很快就明白了這些產(chǎn)品的用途。
他甚至還在這里看到了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扁圓型水壺。
據(jù)介紹者說,這是上海鋼鐵制品廠生產(chǎn)的一種生活用品:旅行水壺。
這種水壺因為是鋼鐵制品,所以防摔,經(jīng)久耐用,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怕生銹。
但是長時期處在惡劣環(huán)境的,這種水壺的確是最優(yōu)選擇。
另外還有就是那各式各樣的彈簧,瞬間就吸引了老朱等人的注意力。
一打聽這才知道,那些上海生產(chǎn)的馬車,都會安裝這些彈簧減震。
老朱這才恍然為何方才他們乘坐的六輪馬車緣何如此平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