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貨志》……此書,愚兄似乎曾經(jīng)聽聞過其名,只是對其內(nèi)容不甚了解!
朱標(biāo)面對著常二郎倒也不矯情,而是很老實地表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
他朱標(biāo)倒是自幼就受到大量的名師指點,而這些名師,皆是大儒,面對著朱標(biāo)這么一位太子殿下,看到他爹殺人如麻,手段狠辣無情。
必然會在教授其歷史知識之時有所偏頗,為的就是讓朱標(biāo)變得善良一些,對待他們這些臣工們能夠更加的寬容。
所以對于《食貨志》這種在史書里邊較為偏門的內(nèi)容,怎么可能會拿來教育太子。
在他們那些人的意識里邊,他們只會找那些他們這些臣子心目中的名臣、仁君的傳記以及故事拿來給太子殿下洗腦。
恨不得大明也能夠與那大宋一般,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且,我們哪怕是犯再大的錯,你也最好別殺人,好歹讓我們安安穩(wěn)穩(wěn)活到老。
這也就是那些大明文人何以羨慕宋朝的原因所在,反倒是對于那國力強盛的大漢與大唐多有詆毀之辭。
什么臟唐臭漢,這些玩意正是那些讀書人最慣用的伎倆,放大缺點,縮小其功績。
可終究,他們又羨慕得不行,嗯,很矛盾的心態(tài)。
常二郎當(dāng)然不能去惡毒地攻擊朱標(biāo)那些曾經(jīng)的老師,畢竟沒有這個必要。
而且朱標(biāo)也是一位相當(dāng)有主見的成年人,他自然而然,就會明白那些道理。
“自有史以來,歷朝歷代的名臣,各種類型的君王傳記亦皆載于史冊之上。”
“姐夫想必也是知曉,小弟我看書向來極雜,而且為了能夠做好那上海的經(jīng)濟發(fā)展。
特地去尋了一些相關(guān)的書籍,而這便是我華夏紀(jì)傳體史書中專述經(jīng)濟史的篇名。語出《尚書·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史記·平準(zhǔn)書》開食貨志先河,《漢書》始稱食貨志。以后各史食貨志篇章漸多,如《宋史》、《明史》食貨志有二十余種子目。
歷代食貨志分別記述了田制、戶口、賦役、漕運、倉庫、錢法、鹽法、雜稅、礦冶、市糴、會計(國家預(yù)算)等制度,為了解歷代政府的經(jīng)濟政策和當(dāng)時社會經(jīng)濟狀況提供了重要史料。
“食謂農(nóng)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貨通,然后國實民富,而教化成。”
一旁的朱寶貞,此刻看向這位即將成為自己夫君的愛郎在大哥跟前咬文嚼字侃侃而談。
一雙水潤潤的桃花眼眸里邊滿滿是燦燦星光,雖然愛郎說的許多內(nèi)容,落在朱寶貞的耳中,顯得有點新奇得過份。
可作為老朱與馬皇后的嫡親閨女,飽讀詩書,對于常二郎所說的這些知識也能夠觸類旁通。
而大哥也在跟前聽得頻頻頷首,若有所悟,足見大哥也認可愛郎的說法。
“……其實倒是有一件現(xiàn)在的例子,可以用來打比方!
常二郎眨巴眨巴眼看著跟前的姐夫哥朱標(biāo),然后伸手進懷中,摸出了一個上海皮具廠生產(chǎn)的皮制錢夾。
然后在錢夾摸出了一疊很有韌性的類紙制品。
“這些不就是寶鈔?”朱標(biāo)的表情頓時變得奇怪起來。
“啊,拿錯了拿錯了……”
常二郎臉色頓時一黑,趕緊把這個錢夾收了回去。
泥瑪,非議寶鈔,那可是砍腦殼的罪名,自己的終身大事就眼看成功在即,自己可不想作死。
又摸出了另外一個同款式但顏色不一樣的錢夾,然后從里邊掏出了一張顯得十分陳舊,但頗為結(jié)實的紙制品。
這才是今天的主角,這些都是常老二準(zhǔn)備搞銀票之前,用來借鑒的有價紙制品。
“這,這不是前元時期的交鈔嗎?”
一旁的朱寶貞好奇地湊上前伸手奪了過去一看,不禁有些發(fā)懵。
“不錯,就是交鈔!背6梢槐菊(jīng)地點了點頭。
“你們看,這玩意在前元之時,是可以用來當(dāng)貨幣,拿來購買各種商品的,可是現(xiàn)如今,為何它卻失去了這樣的功能?”
“……常二哥,你沒事吧?”
朱寶貞與親哥朱標(biāo)都用一種很古怪的目光打量著跟前的常二郎。
“這大元都已經(jīng)亡了,這東西自然也就不可能換到商品!
朱寶貞一臉認真地提醒著愛郎,好吧,千里馬都還有失蹄的時候,愛郎那么聰明,偶爾也會犯犯糊涂,這倒也不奇怪。
“嗯,妹子言之有理,可是妹子你可知曉,這交鈔是沒有用了,那為何銅錢還有用呢?”
隨著常二郎這話出口,不論是朱寶貞還是朱標(biāo),臉上的表情瞬間一僵。
“那個升弟啊,依愚兄之見,想來是因為銅錢此物,乃是我華夏千百年來百姓所用習(xí)慣了的貨幣。”
“所以,即便宋元已亡,可是那些銅錢,仍舊能使……”
“姐夫說對了一半,那是因為,銅錢即便沒有了作為貨幣的價值,可是,銅卻有價值,就像白銀,還有黃金一般!
“而之所以,銅錢、白銀與黃金還能夠保有其價值,那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擁有價值。”
“可是這交鈔之所以不能在大明流通,究其原由,就是因為這交子乃是宋朝的信用貨幣!
這才是常二郎最終要說明的目的,紙質(zhì)貨幣,本身缺乏價值,其價值,代表的正是國家的信用。
“小弟我記得,兩宋也用過紙幣,名為交子,而元朝承宋制印出了交鈔,可是現(xiàn)如今不論是宋還是元已經(jīng)亡了。
所以,這交鈔,也就失去了它原本應(yīng)有的貨幣價值!
“而現(xiàn)如今,我大明印制的寶鈔之所以能夠采購到商品,正是因為有朝廷的信用在支撐……”
“升弟,升弟你且先稍待,來人,速速來人,去快去拿筆墨過來!
此刻朱標(biāo)臉色前所未有的肅穆,站起了身來朝著身邊的心腹宦官喝道。
這才轉(zhuǎn)過了頭來,朝著這位比自己年紀(jì),可是讀的書怕是比自己還多的二舅子露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