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后寧貞雙手合十,高喧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是不知松浦家督是真心要向大明表達(dá)誠意,還是為解一時之憂,想要委以虛蛇?”
松清有光聞言渾身微震,抬起了頭來打量著跟前這位目中精光大放的得道高僧。
咬著牙根,無比鄭重地道。
“我以松浦氏數(shù)百年的基業(yè),第十九代家督之名對佛祖立誓,只要大明愿意既往不咎,我松浦氏,愿意為大明在扶桑的前驅(qū),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寧貞手指繼續(xù)拔動著佛珠,仔細(xì)地品咂著松浦有光這番話中蘊(yùn)含的深意。
全程連那位扶桑國主徐行悟都沒有提到,張口閉口全是朝著大明效忠,愿意為大明的牛馬鷹犬。
這倒是個聰明人,只不過,是不是真的聰明,那還得以觀后效才是。
“松浦家督不愧是大人物,能夠當(dāng)機(jī)立斷,只是,貧僧尚有些疑惑,還請家督解之,您方才的那番話,將你們扶桑國之主,置于何地?”
聽到了寧貞這番話,再看對方笑瞇瞇的模樣,松浦有光毫不猶豫地道。
“我扶桑國本就是天朝之藩屬,鄙國之主亦奉天朝為主。如今天朝天軍駐足我扶桑國土之上,我等扶桑國民,自然也尊奉天朝之意,若是我主之意志,與天朝相左,小臣亦愿意遵從天朝之意志……”
。。。
“大帥,這是今日收到的來處九州各地傳回來的信息,另外,錦衣衛(wèi)扶桑所的探子,也已經(jīng)接觸到了其中幾位大名……”
李文忠認(rèn)真地翻閱著這些扶桑所傳遞而來的情報,忍不住有些牙疼地吸了口氣。
“看來啊,這扶桑國的亂臣賊子,還真是不少啊……”
他這番話,聽得一旁的部下眼皮直跳,忍不住下意識地伸長了脖子。
“難怪,這扶桑國小朝廷的柄權(quán),盡落權(quán)臣之手,看來不是沒有原因!
李文忠撫著下頷的短須,嘴里邊說著消極的話,但是目光卻越來越亮。
這扶桑國簡直就是君不君、臣不臣,難怪能搞出兩個小朝廷,而現(xiàn)如今,大明把徐行悟提溜這來之后。
這九州島上諸多大名豪族的態(tài)度也擺得十分的分明,大部份都表達(dá)愿意順從大明的意志,奉徐行悟為主,他們都愿意出兵助陣,也愿意遵從國主與大名簽定的那二十一條條約。
不過話里話外,都是看在大明天朝天軍的威嚇之下,絕對不是因為徐行悟那個軟綿綿的扶桑國國主。
看來,這里邊聰明人真不少,大明天朝大軍壓境,名義上是要助徐行悟平定扶桑國之亂,掃平亂臣賊子。
這樣的話,自然是給天下人看的,可實際上,懂的人都很明白,大明到底是在想要做什么。特別是那二十一條,雖然顯得冠冕堂皇,內(nèi)容看似含蓄,實則已經(jīng)表明了大明的態(tài)度。
這片土地,大明要永久駐軍,并且,要有極大的管轄權(quán)還有治理權(quán),另外就是,將會最大程度削弱扶桑國小朝廷對于這片土地的掌控。
再有就是,最好對這片土地,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那就再好不過了。
也不知道自己向陛下還有太子殿下傳遞過去的策略,他們那邊獲悉之后,會是怎樣的一種想法。
現(xiàn)如今,太子殿下與燕王殿下就在常二郎治下的松江府負(fù)責(zé)自己這支遠(yuǎn)征軍的后勤工作。
相信太子知曉,常老二那小子也肯定能夠知曉并且贊同自己的想法。
。。。
“姐夫,小弟我的確覺得曹國公的思路是對的,一個統(tǒng)一的扶桑國,并不利于我大明在那片土地上的利益!
此刻,常二郎就坐在朱標(biāo)跟前,滿臉認(rèn)真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一旁的燕王朱棣,亦是深以為然地頻頻頷首。
誰都知道,一盤散沙才是最好對付的,就像當(dāng)年的隋朝,就是對那草原上的突厥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
而等到了宋朝之時,草原一統(tǒng)之后的那些破事,至今令中原百姓難忘。
扶桑與大明有一海之隔,大明想要掌控的話,就必然要更加的謹(jǐn)慎,所以表兄李文忠的這番分析,在朱老四看來,也的確是很符合邏輯。
就在朱老四猶自老神在在的思索之際,一旁的常二郎斜瞥了一眼朱老四,用力地清了清嗓子,沉聲言道。
“大明若真想要對那扶桑完全掌握,不僅僅需要讓扶桑一盤散沙,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位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的能吏出鎮(zhèn)此國!
“有必要這樣嗎?”一旁的朱棣下意識地隨口問道,換來的卻是常二郎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當(dāng)然有這個必要,殿下你莫要忘記了,那里是什么樣的地方,與我中原之間隔海相望,如今雖然我大明海運(yùn)繁榮,往來便捷了不少!
“可終究此地孤懸海外,若是沒有一位令陛下安心的臣子或者說一位親王殿下世代永鎮(zhèn)此國,我大明如何能夠保證可以維持對這金山銀海數(shù)百年的掌控與輸入?”
“……”不管是朱標(biāo),還是朱棣,這對兄弟,當(dāng)真是讓常二郎突然冒出來的這番給嚇了一跳。
可是很快。燕王朱棣,看到那雙目灼灼瞪著自己的常二郎,自己那顆強(qiáng)大心臟,也已經(jīng)很不爭氣地狂跳了起來。
倘若真是大明的親王永鎮(zhèn)異邦,那與裂土為王,有何區(qū)別?
之前,常二郎歷數(shù)的大明與扶桑國之間交流往來的種種不變,甚至在這一刻,讓朱老四覺得,好像,似乎,這些也都成為了父皇也會認(rèn)可,讓親兒子永鎮(zhèn)異邦的一個絕妙理由。
大哥乃是大明常務(wù)副皇帝,現(xiàn)如今披上龍袍,父皇非但不惱,反而會眉開眼笑,火急火燎第一時間發(fā)布退位詔書,生怕晚上幾秒,大哥又不樂意提前登基的那種。
至于二哥,三哥,呵呵……朱棣雖然排行老四,可是他內(nèi)心除了服大哥之外,其他諸位兄弟,他朱老四都不覺得那些家伙有什么能夠比得上自己的。
我朱老四,可是立志要成為常十萬那樣萬人敵一般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