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楓道,“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試英樓出的十四道題目都是煉制六品靈丹。
其實憑他們的實力,五品丹應該也可以煉造,但五品靈丹的煉制動輒要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適合擂臺比試。
然而,丹師各有所長,有些人長于速度,有些人則是慢工出細活,現(xiàn)在只給兩天時間,后者顯然就吃虧了!
白狐微微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但沒辦法,畢竟是公開選拔,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
石臺上,寧大公子高聲唱念,“冷泉神丹的丹方一副,苦竹一節(jié),長五寸;九節(jié)菖蒲一根,重三兩三錢;白露草一根,年份一百五十年,穗長一寸;冷鐵晶玉一枚,重一兩二錢...”
石楓聽到冷鐵晶玉時,精神不禁恍惚。這種材料他知道,乃是青帝谷陰獸鐵線豹的晶核,潔白如玉,觸手冰涼,故名冷鐵晶玉。
當年奚大先生就是因為冷鐵晶玉,和紫炎龍獅起了沖突,進而被柳孤月利用,喪了性命。
足足一盞茶時間,寧大公子方才念完,“...以上材料,除了丹方,皆是一式三份,現(xiàn)在分發(fā)材料,請各位認真核對,若有錯漏,立即提出。否則,一旦開始煉制,便不準再說材料的事了!
衛(wèi)鵬咋舌道,“乖乖,居然有九十三種材料!
旁邊的馮遠山嗤之以鼻,“大驚小怪!冷泉神丹是六品靈丹,九十三種材料很多嗎?你可知同是六品的五虎培元丹,所需材料有一百七十六種呢!
“師兄,這冷泉神丹是做什么用的?”
“它是恢復水靈力的丹藥,外表潔白,外殼堅硬,里面包裹著粘稠的丹液。丹藥入喉后外殼會迅速破裂,冰涼的丹液流出,故名冷泉神丹!
石臺上,寧大公子說完后,有五名執(zhí)事捧著盤子,上面放著一個儲物袋,袋子里裝了丹方和各種材料。
他們先依次來到七位裁決尊者面前,請七人驗看。七人只是隨意瞥了兩眼,便揮揮手,示意可以了。
五名執(zhí)事才走下臺,把盤子捧給五名應試者。
五位應試者就比裁決尊者認真多了,畢竟材料一旦有瑕疵,直接關乎能否成丹以及丹丸的品階高低。
他們將儲物袋打開,一件件材料仔細驗看。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寧大公子催促道,“各位,查看好了沒有?”
有應試者陸續(xù)答道,“好了。”“可以,沒有問題!
然而應試者之一,長社玄靈閣閣主穆天忽然道,“且慢,大公子,屬下斗膽,想看看其他幾位應試者的材料!
寧大公子臉色一沉,心道,你什么意思?懷疑試英樓偏袒誰嗎?五份材料臺上七位裁判都看過了,難道你信不過?
他剛要說話,臺上的寧二爺已經說道,“可以,你們五組彼此交換看一看!
既然寧二爺發(fā)話,大公子當然就無話可說,于是五個人互相檢查一下,確定煉材的品階、數(shù)量、年份都一模一樣后,這才各自回到自己位置。
“有沒有問題?”寧二爺問道。
“沒有。”五名應試者齊聲回答。
寧二爺一揮手,“既然沒問題,那就開始煉丹吧。”
一聲令下,執(zhí)事倒轉沙漏,開始計時。
應試者立即忙碌起來,首先第一步便是分揀材料,試英樓提供的藥草都是初制品,好比煉材之一的苦竹,其入藥的只是竹心內膜。并且這層薄薄的竹膜不能出現(xiàn)絲毫破損,否則便包裹不住丹液。
石楓、沈中石目不轉睛,看著臺上十個人忙忙碌碌,一語不發(fā)。
玄龜骨里,龍二好奇問道,“石老三,你懂煉丹嗎?”
“不懂。”
“不懂你裝什么蒜,看得津津有味!
“我雖不懂煉丹,但他們現(xiàn)在是在炮制材料,這個和煉器大有相通之處。
寧家不愧是天下第一商行,你看這五組人馬,加工同一件材料,都有好幾種手法,各有巧妙不同,了不起!了不起!”
看臺上人頭攢動,外行且罷了,只是看個熱鬧,但其中的煉丹弟子則是目不轉睛,要知道五位應試者都是大師級別,副手也多是七品以上煉丹師。
這種人物平日要想見一面都難,何況今日親手煉丹,全無遮擋,所有技巧手段一覽無遺。
許多師父長輩借機教導弟子,“你看看,為師就說了吧,榨取白露草汁一定要在水里進行,水溫越低越好,這次你信了吧...”
“你專心只看穆閣主一個人的動作,學會他老人家一成本領就夠你用了。別東張西望,貪多嚼不爛!
臺上看客雖然隔得遠,也壓低了聲音,但聚少成多,還是嗡嗡一片。
試英樓故意未在廣場設置法陣屏蔽,也是有意考驗一眾參試者的定力。畢竟這是家族內部考核,根本不擔心有人敢搗亂。
廣場參加選拔的十名煉丹師都是老手,泰山崩于前而不色變,周圍的嗡嗡聲皆充耳不聞。
兩個時辰后,陸續(xù)有應試者打開丹爐,開始煉制各種材料。
比試有條不紊進行,酉時過后,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試英樓廣場亮起了七十二枚日光石,照得四下一片雪亮。
修士不比凡人,數(shù)日不眠不休根本不算什么。
不知不覺,一夜過去,次日天明,紅日重新躍上天際。
午時剛過,有一組應試者率先成丹,丹爐打開,香氣飄出。這一組的朱逵閣主和副手大弟子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有執(zhí)事過來,用玉盒將丹藥裝好,貼上封條,然后送到高臺。
寧二爺微微點頭,但并未開封,顯然是要等比試結束統(tǒng)一驗看。
臺下一片竊竊私語,“哇!十四個時辰就完成六品靈丹的煉制,真是神乎其神!
其他四組應試者見狀,難免有些心慌,不過他們很快鎮(zhèn)定下來,選拔比試的輸贏自有規(guī)則。
首先看的是丹藥的品階,品階高的獲勝,其次比較成丹的時間,用時少的勝出;若前面兩項相同,那么再看剩下的材料,耗費材料少的勝出。
現(xiàn)在朱閣主雖然第一個成丹,但丹藥的品階沒有揭曉,輸贏尚未可知。
又過了一個時辰,第二組應試者成丹,同先前一樣,有執(zhí)事過來,直接在丹爐里將丹藥密封,避免其他應試者看到,影響心境。
未時一刻,廣場上突然響起一聲巨響,“砰!”一具爐蓋飛起半空,數(shù)十種材料從爐中濺出,散落得到處都是。
“哎呀!”
“怎么了?炸爐了!”
看臺上紛紛驚叫。
那一組的兩名應試者全都愣住了,其中那名副手更是面如死灰,“...師父,我,我該死,爐蓋沒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