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盤膝中的李言,驀然睜開雙眼,張口一吸,正在空中旋轉(zhuǎn)不停的紫色小旗,被他一口吸入腹中。
這七日中,他對“大龍象”做了最基本的祭煉,現(xiàn)在若說是操縱如意,那還是很難辦到的,但簡單的操縱已是無礙。
事情到了這里,李言便不想在融洞中,再繼續(xù)耽擱了。
“大龍象陣竟如同本命法寶一般,也是需要在丹田溫養(yǎng)的,這倒與我之前所知陣法都是不同了!
抬頭再次打量了洞府內(nèi)的一切后,又看了看遠處墻角處的程文明那具干尸。
李言面無表情的掐訣施法,“颼颼颼”數(shù)聲連續(xù)發(fā)出,幾桿陣旗已分別從地底和洞壁上飛射而出,被李言大袖一卷,就收入囊中。
正是洞府中另兩套陣法器具,然后李言不再多看一眼,身形一晃,向洞府入口飛了出去,就在極速行進中,身影就變的虛幻和飄忽不定起來,直到融洞中歸于一片寂靜……
后面的路程,李言并不打算再去獵取什么妖獸了,他來此的目的并非殺獸取材。
所以他在融洞中再向前行時,寧愿走的慢些,多消耗法力情況下,也盡一直施展“潛行夜藏”,一路悄然而行。
這一走,就是五日,五日中他行進了四千多里,中間遇到了十?dāng)?shù)撥妖獸,可是對從身邊走過的李言,這些妖獸均是一無所知。
這一日,行進中的李言,全力運轉(zhuǎn)癸水真經(jīng),維系著五行平穩(wěn)運轉(zhuǎn),以期讓法力損耗少些。
但即便是這樣,李言也不得不在前行三百里左右時,就需要停下來找一處隱蔽地方,吞服丹藥打坐恢復(fù)。
好在他身上本就準(zhǔn)備好了許多丹藥,而且還從程文明三人儲物袋中,又得到了不少的行氣丹藥,這般消耗倒也不怕。
但更多時候,李言還是愿意采用靈石恢復(fù),他的靈石可是更多的,雖然沒有丹藥恢復(fù)的快,但對恢復(fù)法力的效果,卻是更好、更純凈。
行進中的李言,神識全面鋪開,一直無喜無悲的臉上,突然露出一絲微笑來。
在他的神識的盡頭,出現(xiàn)的不再是幽藍的無盡深洞,而是出現(xiàn)了一道白色亮光,融洞前方出現(xiàn)白色亮光代表什么,李言當(dāng)然知道。
“也就是說,再有千里的路程,我便能出了融洞了。按長度計算,此融洞應(yīng)有六只雪精主。
之前行進中,也的確感應(yīng)到了兩股強大的氣息,或許是其他雪精主隱藏起來,亦或是其他原因,才沒被我感應(yīng)到吧!
前面之路,李言都未去惹事,這剩下的千里之路自然也是悄然前行。
一日后,李言已站在了冰雪長墻之外,此時洞外陽光鋪灑,讓人為之心胸開闊,去了多日以來的壓抑,回頭望去,冰雪長墻更顯巍峨。
李言長長吐出一口氣,放開神識,發(fā)現(xiàn)三百里外正有四名修士,站在冰雪長墻之外,同樣四下打量的模樣,一看就是剛從融洞出來不久之人。
這四名修士中,有三名筑基修士,還有一名凝氣期弟子。
當(dāng)三人神識中出掃到李言時,不由臉色變了幾變,向李言這邊遙遙望了一眼,便是低語幾句,帶著那名凝氣期弟子匆匆而去。
這三名筑基修士并不傻,他們可沒有因李言只身一人,就生出了上前殺人越貨的想法,相反,他們更是要快速遠離李言才是。
一名剛從融洞中的出現(xiàn)的修士,無論之前是否有著同伴一同闖入融洞,最后一人單獨出現(xiàn)在這里,代表的就是強大的實力。
李言對旁邊修士的反應(yīng)不為一無所動,他神識繼續(xù)在左右前三個方向,鋪開掃視一番后,又發(fā)現(xiàn)了數(shù)批修士。
有的是向冰雪長墻而來,大部分則是向前南方而去,來來往往,目的各有不同。
李言收回神識,直接向前激射而去。
…………
映入眼中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河,河上一塊塊或大或小的冰塊,正緩緩流淌,遠處更有一些冰山映入神識之中,李言已在這片天地間,又穿行了近一天時間。
大半日前,他通過了“焚風(fēng)”之路,那是一段有些奇異的狹窄山澗,兩側(cè)是綿延無盡的高聳雪峰。
修士行走在山澗中,其內(nèi)有著一道道銀白風(fēng)柱,不斷平地升起后,不停來回攪動,遠來近去,如同跳躍的一團團銀白鬼火。
此風(fēng)若是吹到人的身上,即便身上衣物是低級靈器級別,也會在瞬間變成飛灰,更不用說裸露在外的肌膚了,,只有開啟靈力護罩方能有所幸免。
但總的來說,“焚風(fēng)”其實并不像“雪原”和“融洞”那般難以通過,只要是修為達到凝氣期八層以上,就可以靈力形成護罩抵御住。
只是在通過過程中,凝氣期修士往往行進一段路程后,體內(nèi)法力就難以維繼了。需要時不時的吞服丹藥,或以靈石緩慢恢復(fù)方可。
這個時候,對于凝氣期修士來說,那可就是極為危險的了。
“焚風(fēng)”是塔內(nèi)對凝氣期修士來說,也是極好的磨礫場所,是對法力凝煉和修士堅韌性格的一種歷練。
所以,李言一路行來時,在里面就看到了不少凝氣期修士,或組隊或由筑基修士、甚至是有金丹修士保護,在山澗中行進磨礪。
山澗雖然說是狹窄,對于身在其中的修士來說,還是寬闊的。
以李言的神識之強,還是能提前發(fā)現(xiàn)什么地方,會有金丹修士出現(xiàn),他都會早早的避開,以免不小心惹禍上身。
“焚風(fēng)”之路也有三千里之遙,對于李言這種筑基修士來說,是可以快速在內(nèi)飛行而過的。
期間,李言甚至有想放開靈力護罩,任由純?nèi)馍韥淼钟摹胺亠L(fēng)”的想法,因為當(dāng)他雙手撤去法力保護,雙手裸露在“焚風(fēng)”中時。
肌膚上就傳來了針刺般的劇痛,但也就僅此而已,李言也覺得這其實是對肉身的一種打磨,可以算做是對窮奇煉獄術(shù)另一種修煉。
但這想法也就在片刻后,便被無奈的打消了,這里雖然看起來還是寬闊,但行進中,在修士神識交叉掃視下,還是會時不時被人發(fā)現(xiàn)蹤影的。
李言總不能赤裸身體,就這般在內(nèi)行走吧,若是用法力遮掩身體,那又失去了磨礫肉身的效果。
李言只能心中嘆息一聲,只能專心向前而去了。
出了“焚風(fēng)”后,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望無際的大河,神識仔細在遠處幾座冰山上,來回審視了一番后,李言很快便鎖定了一座山峰,因為那里修士來往頗多。
“南側(cè)冰川山峰的第二層入口,竟是這般好尋,當(dāng)初若是被傳送到了‘凹’字里面,便是省了許多麻煩了!
那座冰川山峰上飛出的修士,有僧有俗,有男有女,身上氣息無一不顯得法力深厚。
只是短短片刻時間,李言就感到了九股強橫氣息,幾乎比他一路行來,加起來所遇見的筑基修士總和還多。
有了通往二層入口的猜測后,李言不再猶豫,身形閃爍間,直奔目標(biāo)而去。
這次他再沒有掩飾身上氣息,數(shù)百里的路程,只是半盞茶功夫,他就已來到了一座寬大的冰山之前。
之所以說是寬大,乃是此山橫向有千丈,通體被厚厚的冰層覆蓋,顯得有些龐大和“臃腫”了。
在接近此冰山的過程中,李言早將此山大概看了個遍,所以他落下的位置,就是山腰處的一個地方。
眼前山體在陽光下,反射著刺目的五彩流光,一根根冰柱或斜或直,交叉覆蓋在山體之上,使得李言視野中,充斥著一大片晶瑩流光異彩。
在距離李言落下位置不遠處,山體表面上,有兩根如同被巨人從天擲下的粗大冰柱,相互交叉中立在哪里。
兩根冰柱交叉的下方,則是一道漆黑的山洞,仿佛通向?qū)挻蟮纳襟w內(nèi)部,不知深遠。
這與塔內(nèi)一層中,能離開的冰屋完全不同,那些地方更好尋找,且有著一層模糊的鏡面的門所阻攔,一看就是傳送之地。
李言淡然的望著漆黑山洞,之前他就發(fā)現(xiàn)洞口偶爾會在一陣扭曲后,就有修士從中走出,他們大都是神情疲憊之極。
剛一出來,都帶著一幅神情警惕之色,在見到眼前冰川情景后,大都是表情稍微一松,然后迅速飛走,可見他們確定了此處的位置。
也有修士自遠處飛來,就直接落到漆黑山洞前,隨之就一頭就扎了進去,根本沒有半分猶豫。
這一切都與玉簡中描述相同,李言這時落下的地方左右無人,這也是他特意選擇的觀察地方,一切沒有異常之后,李言幾步就來到來漆黑山洞前,身上靈芒大作中,同樣一步踏入。
眼前只是一花,李言就憶出現(xiàn)在了一個不大的空間之中,四處一片漆黑,但這一切并不影響李言對此處的判斷。
這是一個單獨的空間,四周只有兩丈大小,應(yīng)該就如同剛進入塔內(nèi)一層一樣,是被隨意傳送到了一個暫時安全的地方。
這里應(yīng)也是以后,想離開二層回到一層時,需要進入的傳送地方。
鼻中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腐朽味道,李言目光漸漸適應(yīng),在漆黑的空間中,前方一處地方正閃爍著淺淺的灰光。
“歷經(jīng)數(shù)月之久,終于來到了北冥鎮(zhèn)妖塔第二層了,那么接下來,就是看看我的運氣如何了?”
一片茂密的叢林中,李言正在林間行進,速度不快也不慢,這里的空氣潮濕悶熱,樹木郁郁蔥蔥。
就是李言神識鋪開,也無法找到盡頭,他只能透過葉隙間的陽光,以及樹木枝葉生長方向來判斷方向。
但這一切對于李言來說,都是極為熟悉,他自幼生長在大青山腳下,入山打獵也是有著很多年經(jīng)驗,叢林對于李言來說,要比塔內(nèi)一層要好上數(shù)倍。
李言除了在最開始飛到高空,仔細觀察了一番后,便很快就重新落回到了叢林中。
在叢林上空飛行,若是飛得很高的話,妖獸自然是無法攻擊的到,但很容易會被附近修士的神識所感應(yīng)到,危險自然就大了許多。
所以,李言還是寧愿在林間穿梭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