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勝賢神色激動,向燕驚仙講述了近百年來發(fā)生的所有事情。
在燕驚仙離開自在天的多年后,自在天之內(nèi)大道氣息重新顯化,滋潤著沉寂已久的自在天。
雖然這大道氣息很是微弱,但對已經(jīng)衰敗的自在天而言,已經(jīng)算得上一場甘霖,滋潤著他們干涸的道基。
之后,自在天內(nèi)誕生了許多天材地寶,一名名天驕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致使整個自在天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齊勝賢所在的白蓮洞天,因為白先生的離開,便由齊勝賢接手了白先生的位置,成為了一位教書人。
但他所教的卻是天地至理,萬千大道,故而白蓮洞天也逐漸成為了修仙勢力,在整個自在天中都享有聲譽。
在聽過了齊勝賢的故事后,燕驚仙也很是感慨,如今再次見到對方,不由得笑道,
“今日你可愿跟隨我離開自在天中?如今自在天雖然已經(jīng)重回天域位格,可要重新恢復(fù)生機,恐需要無數(shù)歲月!
“而你的資質(zhì)若留在自在天中,仙君恐怕就是極限了,若你跟隨我離開,以你的資質(zhì),足以證道仙帝!
齊勝賢早已褪去了當(dāng)日的青澀,明白燕驚仙口中的仙帝是何等強者,對如今的自在天而言就是無上存在。
但齊勝賢還是有些猶豫,目光看向白蓮洞天,這里是他的家,且他的一切都在白蓮洞天之中。
如今要讓他離開這里,他自然是萬般不舍,哪怕跟隨燕驚仙離開,他修道之途可以一路平坦。
“燕大哥,小弟想留在白蓮洞天之中,抱歉!
齊勝賢眼中露出一絲歉意,百年前他同意跟燕驚仙離去,可如今卻要食言,對于他而言,這有違他的大道。
哪怕這份承諾已經(jīng)過去百年,其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違背誓言就是違背誓言。
對此,燕驚仙只是長嘆一聲,知曉了齊勝賢的想法,同時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愧疚,當(dāng)即拍著他的肩膀,笑著安慰道,
“看來勝賢是真正長大了,我此時返回自在天,是有著其他原因,并不會長留!
“希望你我還有再見之日!
雖然自在天的天命在呼喚著他,但燕驚仙也不知曉自己能不能得到天命的承認(rèn),他走出的大道又能否承載天命,成長為天命大道。
天宇中成為仙帝的修士,哪個不是驚才絕艷之輩?他們哪個年輕時不被稱為天驕妖孽?
燕驚仙也不確定,自在天的天命會不會舍棄自己,或許今日一別,他與齊勝賢便再無相見之日。
況且他縱使得到了天命的承認(rèn),在證得超脫的路上又是何等危險?稱之為九死一生也不為過。
但,這天命他必須要去爭,哪怕死在證得超脫的路上,他也甘愿如此。
或許是聽出了燕驚仙語氣中的一絲決然,齊勝賢剛想要詢問他來此的目的,卻發(fā)現(xiàn)燕驚仙已經(jīng)消失不見。
只不過在燕驚仙剛才所在的位置,卻懸浮著一枚儲物戒指。
...
蒼穹之上,李輕君收回看向齊勝賢的目光,眼底閃爍著一絲精光。
他沒有想到,自己在天宇中尋找百年,都未曾遇見符合神道軍團(tuán)長的人選。
如今卻在衰敗的自在天之中遇見,且對方還與燕驚仙有著不錯的交情,還真是時也命也。
沒錯,李輕君透過面板,發(fā)現(xiàn)齊勝賢符合神道軍團(tuán)長的條件。
可對方與燕驚仙的談話他剛剛也有所聽聞,知曉對方不愿離開自在天,而對李輕君而言沒有絲毫影響,如今他只需要尋找一個契機。
“天命果然有損,看來之前推測是真的!
此時,孔明言輕嘆一聲,看著本源之地懸浮的天命,不由得感慨一聲。
聽聞此言,李輕君也將注意力放在了本源之地。
只見本源之地中,一眾仙帝、仙尊神色很是凝重,很有順序的上前接觸著天命。
而下場自然不用多言,仙帝在觸摸到天命的一瞬間便被封鎖大道,隨后便由孔明言等人出手,將失敗者一一傳送了出去。
甚至連仙尊都不例外,他們的大道同樣被天命鎮(zhèn)壓,失去了承載天命的資格。
那些被鎮(zhèn)壓大道的仙帝與仙尊滿是遺憾,明白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機會,只能黯然離開。
本源之地中修士的數(shù)量正在急速下降,燕驚仙與齊勝賢談話的功夫,便已經(jīng)有百名仙帝失去了資格。
而等燕驚仙來到此地后,在場的修士只剩下了數(shù)十人,其中還包括著幾位仙尊。
至于其他修士,全部被天命鎮(zhèn)壓,黯然離場。
由此可見,成為天主是何等困難,不僅要從億萬生靈中脫穎而出,同時還要承受天命的鎮(zhèn)壓。
而那些無需天命便成就超脫的修士,其一生所經(jīng)歷更是比之尋常天主還要困難重重。
“燕大哥。”
“燕兄。”
石皓與林炎等人皆在場,看到燕驚仙歸來,當(dāng)即打著招呼。
此時剩下的數(shù)十位仙帝與仙尊幾乎都是出自各個天域,他們來此之前聽過天主教誨,明白想要得到天命認(rèn)可,不是越早觸碰越好。
而是觀察之前仙帝是如何失敗,從而吸取經(jīng)驗,故而天域的仙帝都未曾著急出手。
但如今只剩下他們,不出手也不行了。
燕驚仙笑著一一打著招呼,仙庭此次來人同樣不少,林炎、楚信等李輕君的追隨者幾乎都來到了此地。
同時還有著蘇墨羽等一眾總兵,他們來此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
得到天命的認(rèn)可是何等艱難,他們不敢相信。
甚至連李輕君都無法給他們答案,因為李輕君的大道實在是太過特殊,就連此時的李輕君才對自己的大道有些理解,知曉自己為何無需得到天命的承認(rèn)。
因為他所修之道,便是大道,與天命同源,就好比一方天地乃是源頭,孕育兩子,一名大道,一名天命,一母同胞。
“哈哈,既然諸位道友都是出自各天域或絕代天驕,不如吾等天域輪流進(jìn)行嘗試?”
程宇同樣留在了最后,見剩下的修士幾乎全部來自天域后,這才笑著提議道。
聞言,在場所有修士都沒有任何異議,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