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鄭兄,今日沒有出來迎接,很抱歉。”
“許秀才,是我打擾你了,我今日來本意就是為了吃飯,并無他意,只是適才知曉你沒有外出,于是就請你過來小敘!
“嗯,我時間多的很,平時很少外出,聊天我也很喜歡。”
“我近日聽說你和崔秀才兩人在計(jì)劃寫兩冊書,分別是《三字書》和《對韻》,而且希望能集思廣益。如此做法,以前多見于官府,民間倒極少有聞。
我看了起始部分,確實(shí)很有可取之處。若真能完善成書,流傳開來,可謂善事。你二人也是所圖不小,我也甚感佩服。”
“呵呵,我二人已在信中說了,之所以想寫這兩冊書,也是在平時深感當(dāng)前用可用的啟蒙書籍甚少,所以想在此道上有些作為,但又感覺自己才力不足,這才有求于眾人!痹S天稍微解釋了一下。
“是也,啟蒙之道,往日官府和常人都不甚重視。我也是看了你二人的信,才覺得此途確實(shí)可大有作為。
昔日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此尊為萬世師表,你二人此所為若能成功也意義不小啊。”
“鄭兄過譽(yù)了,實(shí)際上我和崔先生此前已完成了一篇啟蒙文,叫做《百家姓》,這個相對簡單,就是收集常見的姓氏,編撰成文,供初學(xué)的孩童使用。
鄭兄若是有興趣,我這里有底稿,可以看一下,提點(diǎn)意見!
“喔,還有《百家姓》,聽你如此一說,我的確很想一觀!编崫势鹆伺d趣。
“那請稍等,我這就去拿來!
不一會,許天就將《百家姓》那過來了,這份底稿最近已當(dāng)做教材給店里的員工培訓(xùn)使用了,效果的確不錯。
鄭狀元接過裝訂好的小本,一頁頁看起來,看樣子還比較認(rèn)真。還好此文本來就不長不到五百字,沒過久也看完了。
“百家姓氏,我昔年也曾單獨(dú)就此研習(xí)過,但從來也沒有想到還能如此,根據(jù)音律編撰成文,如今一見,善矣。”鄭狀元贊嘆地說道。
“鄭兄可覺得哪里還有可以改進(jìn)的地方?”
“此文當(dāng)時你等耗費(fèi)了大心思在其中,看似簡單,卻不簡單,我一時如何能有異議。我看完此文,此時卻有一想法,覺得可行!编崫收f道。
許天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
“當(dāng)今天子圣明,求賢若渴,近來又正值壽典之時,民間進(jìn)貢奇物祥瑞者甚多。
我以為可以在此時將《百家姓》呈貢上去,此乃文化之道,比尋常奇物更勝一籌,若是萬一被天子聽聞和看中,可就不是小事。
雖然此時談及賞賜,太過于俗套,但終歸是一件好事,就此名利皆有。退一步講,哪怕最終被沒有天家看中,此事在朝廷記錄在案,遍傳出去,也是名聲,不是壞事。
同時也有利于此文的傳播。此有益無害之事,可為。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