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日后,大唐真的派出了人數(shù)龐大的使臣團。
路漫漫,行逶迤,出發(fā)之時還是霜雪滿地的初春,然而到達南云之時已經(jīng)遍地花開,竟然是陽春三月了,氣候十分的宜人。
從大唐京師到南云京師,路程大約兩千五百里,這雖然是古代的里程數(shù),但其實和后世相差并不大。即使折算成后世的里程數(shù),兩座京師之間的距離也得一千多公里……
在古代,這是一段很長很長的距離。
后世之人開個車坐個高鐵,又或者選擇天上飛的飛機,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到達,所以對這段距離的感觸并不深。
然而,這是古代!
在古代,單人出門有可能一次遠行就是一輩子不見。
幸好是龐大的使臣團一起上路,不但能動用車馬舟船而且有軍隊隨行,最主要的是如今大唐威名赫赫,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兇神惡煞的兇名,所以沿途各地的山匪全都縮起了,沒有任何一處會腦子犯抽的攔路搶劫。
即便如此,趕路仍舊艱辛……
天還沒亮就啟程,天色完全漆黑才落腳,足足走了二十多天,方才進入南云的國境,但是并沒有第一時間前往南云京師,而是把沿途州域全都走了一個遍。
所以,耗時足足三個月之久,最終,才算是出現(xiàn)在南云京師的地界上。
……
這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南云滿朝文武所有官員的日子極其難熬,幾乎所有人全都是膽戰(zhàn)心驚,生怕哪一天睡醒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滅門破家。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大唐的兵馬一直沒有撤退。
整整三個月時間,十幾萬大軍圍城,無論南云這邊怎么苦苦哀求,大唐軍方主帥顧老大的回復(fù)只有一句:“我國師團尚未到達此處,彼我兩國并未達成議和,所以,現(xiàn)狀依舊是敵對……”
既然是敵對,肯定不撤兵。
于是大軍繼續(xù)圍困著臨安城,五百門大炮仍舊對準了城里面,最可怕的是動不動就出現(xiàn)所謂的走火情況,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兩枚炮彈砸到城墻上。
大唐軍方給出的解釋是:不好意思,有當值的小卒因為打瞌睡所以手里的火把一時沒注意點燃了引線。
但是南云滿朝文武卻心知肚明,這是大唐在刻意進行武力性質(zhì)的恐嚇。
走火?這是睜眼說瞎話。
紅衣大炮怎么可能會走火?
退一萬步講,就算有可能走火,但是,但是總不能每天都走火吧。
難道每天都有瞌睡的當值小卒,就那么湊巧的點燃了手里火把?
大白天的,當值用得著舉著火把嗎?
大白天的,從沒聽說小卒會打瞌睡!
況且你們大唐的軍紀那么嚴明,出現(xiàn)一次走火情況豈能不嚴懲小卒,這種每天都放上一兩炮的所謂走火,分明就是你們仗著火器在進行恐嚇。
當官的都不是傻子,很清楚大唐這邊的意圖,然而知道又有什么用,只能硬著頭皮接受解釋而已。
每天,活的膽戰(zhàn)心驚,生怕城外的大炮轟隆一聲,有炮彈突然飛過來把自己砸死。
這種日子簡直是在遭罪啊!
……
其實這還不算遭罪。
真正讓人感覺飽受折磨的是其它。
大唐軍方宣稱,他們雖然圍困南云京師但是并未攻城,反而十幾萬大軍像是保護一般,讓整座城池無比的安全安穩(wěn)。
所以,南云這邊應(yīng)該擔負所有的開支。
并且,大唐那邊美其名曰這是駐兵守護應(yīng)有的用度。
活活氣死人!
天天大炮走火,十幾萬大軍圍困我們,反而要我們支付錢糧,說我們享受了安全和保護……
我謝謝你們大唐,我真的不想要這種保護,能不能趕緊走,趕緊走啊……
可惜心里的抱怨根本不敢說出來,每一個負責接洽的官員都得滿臉堆笑,手里拿著賬本,乖乖記錄大唐軍方提出的物資要求。
“昨天,我們大軍的糧食消耗是一萬石,肉一百車,布匹五十車,還有發(fā)給士卒的軍餉,賞賜,大約銅錢十萬貫,趕緊送來吧,天黑前必須見到送物資的車……”
“至于今天的消耗,暫時還沒有統(tǒng)計出來,明天再說,明天肯定有新的數(shù)字。”
面對大唐軍伍的嘴臉,南云這邊的大臣滿心憋屈。
活活氣死人啊,睜著眼睛說瞎話啊,就算你們有十幾萬大軍,但也不可能一天吃掉一萬石的糧食吧?
一萬石如果折算斤量的話,數(shù)字乃是嚇人的一百萬斤……
就算大唐這邊每個士卒每頓飯都吃十斤糧食,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可能一天吃掉一百萬斤糧食。
還有,肉一百車?
說給傻子聽都不信!
最氣人的是,一天時間之中還消耗五十車布匹?你們大唐軍人難道都是裁縫嗎,打仗的時候也不忘用布匹做衣服。
其實南云這邊心知肚明,大唐軍方索要的東西有一大半都運走了……
之所以每天索要,是因為運輸力量不足,所以才會出現(xiàn)眼下的情況,每天會按照新的運輸能力提出要求。
這種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
南云皇宮之中,朝中重臣齊聚趙構(gòu)的御書房
其中不但有二十多家豪門的家主,同時還有手握實權(quán)的皇親國戚,很明顯,這是掌握整個南云最核心財富的一群人。
趙構(gòu)的臉色很平靜,看不出任何的波瀾,反而那些重臣的神情憋屈,此時正有一人在怒氣沖沖的抱怨。
“陛下,微臣向您求個明示,如果可以的話,您能不能去問問嬌妃娘娘,您就問問她,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
“今天上午,大唐軍方又索要了一萬石糧食,比之昨天的分量增加了兩千石,顯然他們那邊又有新的運輸車隊趕過來……”
“還有一百車肉,五十車布匹,還有所謂的當日軍餉,所謂的發(fā)給士卒的賞賜!
“最令人頭疼的是,他們在索要的物資之中增加了藥材,足足二十車,必須當天就湊足!”
“這次輪到我們孫家倒霉,大唐軍方指名道姓讓我們孫氏掏出這筆物資。微臣心里明白的很,這是因為我孫氏世代經(jīng)營藥草的緣故,大唐忽然增加了藥材的索要,故而我們孫氏就成了這個倒霉鬼!
“陛下,微臣的家族可以掏出這些物資,畢竟我們都明白,這是應(yīng)該付出的買命錢!
“可是,可是,陛下啊,這買命錢總不能天天往外掏吧?”
“大唐軍方也不知道打的什么意圖,不問我們國庫索要反而專門針對士族,每天他們索要物資,會指名道姓一家,這三個月時間下來,我們各家士族幾乎都被攤上了三四次……”
“陛下,我們就算有再大的家業(yè),然而這般被索要下去,終究有一貧如洗的一天。
……
伴隨著這個大臣的訴苦,趙構(gòu)的神情卻仍是平靜。
直到聽完所有抱怨之后,趙構(gòu)才慢條斯理的開口,淡淡道:“怎么,你不愿意給么?如果你不愿意,朕現(xiàn)在就去告訴嬌妃娘娘,朕跟他說,孫氏決定拒絕支付大唐軍隊的保護費……”
那大臣頓時嚇了一跳,同時感覺又氣又怒,忍不住道:“陛下,你這是感覺靠上了新靠上嗎?當初我們二十余家士族推你開國稱帝,那時候你可是承諾了要一起分享利益的!
趙構(gòu)的語氣繼續(xù)淡淡:“以前是以前,現(xiàn)在是現(xiàn)在,你們君臣的心里都明白,你們當初幫朕無非是因為利益!
他說著一停,緊跟著又道:“朕按照承諾,一直在兌付利益,你們在各州各地大肆斂財,吞并田地養(yǎng)肥了自家族群,朕雖然經(jīng)常把國法放在口頭上敲打你們,但你們何時真的承受了國法?”
“現(xiàn)如今,朝廷遇到了艱難,需要你們拿出一部分利益,這難道不應(yīng)該是共同利益團體必須負擔的開支么?”
“至于你說的朕攀上了高枝……”
“這話朕倒是不予以反駁……”
“哈哈哈哈,你說的沒錯,朕就是攀上了高枝,朕的妃子是大唐楊一笑的弟子,這個事情以后再不隱瞞,但是你們能拿嬌妃娘娘如何呢?”
“孫愛卿,你抱怨歸抱怨,朕聽著,不反駁,原因是朕知道你們的憋屈,所以朕愿意以帝王之尊聽你嘮嘮叨叨大半天……”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朕會支持你的訴求!”
“大唐軍方提出的物資要求,你必須一點不打折扣的掏出來,老規(guī)矩,天黑之前送出城,否則的話,朕可不敢保證他們真的攻進京師之中專門去你家里搬東西……”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皇帝楊一笑在早年就是個無賴性子,如果他問你要東西你乖乖的給,那么,給了就算把他擺平了!
“但如果他楊一笑索要的東西你不給……”
“哼哼,朕不妨明言告知你們吧,他會加倍的翻番,讓你瞬間一無所有!
“自古有云,上行下效,大唐皇帝的性子如此,他手底下的兵卒肯定學的精,你今天要是不把他們索要的物資數(shù)目送過去,他們明天就進城把你們整個家產(chǎn)都拿光!
“所以,孫愛卿,你如果不是傻子的話,應(yīng)該知道這筆物資該不該給!”
……
整個南云御書房的氣氛不再像剛才那樣壓抑,原因是孫氏的家主終于乖乖答應(yīng)會擔負這筆物資。
趙構(gòu)的情緒看起來很好,慢悠悠的再次開口又道:“其實你我君臣都明白,大唐每天索要物資是為了什么,甚至就連他們前來攻伐我云朝的原因也很清楚,無非是他們大唐那邊有幾個州域遭受了雪災(zāi)……”
“這三個月以來,他們每天索要相應(yīng)數(shù)目的物資,名義上說是軍中自用,其實每天都急急的往北方運輸!
“人家是在火急火燎的救災(zāi)!”
“賑濟百姓,保黎民不死,他們把百姓當人,想盡一切辦法再為百姓!”
“諸位愛卿啊,汝等何時能如此呀?”
“……”
“……”
御書房中剛剛緩和的氣氛,隱隱約約又變得壓抑起來。
幸好,趙構(gòu)僅僅只是點到為止而已,畢竟他心里明白的很,南云這些大臣和大唐沒法比。他這邊的大臣都是士族利益集團,當初推他開國稱帝本就是為了利益。
趙構(gòu)微微嘆了口氣,主動再次緩和氣氛,道:“諸位愛卿無需太過苦悶,這種日子不會太長久了,就在今天早晨之時,嬌妃娘娘告訴朕,大唐的使臣團很快就要到達京師,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始拖了三個月的談判。”
我的老天爺啊,終于算是到了!
幾乎所有大臣全都瞬間變的驚喜。
人只有被壓榨的時間久了,才會盼著一次性的解決問題,果然,這些位高權(quán)重之輩也一樣。
比如剛才那個抱怨的孫氏家主此時就急急開口道:“只要能夠議和成功,只要能讓大唐兵馬離開,咱們給多少賠償都行,無論大唐如何的血盆大口……”
整個御書房之中,全是點頭的附和:“對對對,無論多少都可以,把大唐一次性喂飽,千萬可別天天索要了。
“大唐皇帝楊一笑的壓榨手段,我們這次算是認識到了極點,太折磨人了,太折磨人了,連續(xù)三個月,溫水煮青蛙,誰受得了啊,誰受到了!”
“這楊一笑,真是白瞎了他當初傳遍天下的文聲。”
“詩仙,詩仙,照我看,他是個手段陰狠的鬼!”
……
【今天情節(jié)由于太連貫不能分章,二合一發(fā)布在一起更新,謝謝,山水謝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