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讀書人和地主就畫上了等號。
然而在春秋時代,讀書人和地主還沒有什么天然的聯(lián)系。
瑯琊眾多大家族還都是以農(nóng)民自居。
讀書確實能讓普通人獲取很多好處,但這種好處還沒有直接和政治掛鉤。
所以,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還是純粹的讀書人,還非常單純、純粹。
岳川說道:“當(dāng)讀書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會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會統(tǒng)一供奉一個已經(jīng)死去的人,把他抬高到圣賢的層次,當(dāng)做自己的精神領(lǐng)袖。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他們,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這個先賢很偉大嗎?未必!后世會有很多人比肩這位圣賢,甚至超越這位圣賢。但這個圣賢永遠至高無上,沒有人質(zhì)疑他,也沒有人反駁他。為什么呢?”
眾人苦思冥想,卻還是搖頭。
他們想象不出岳川描述的場景,自然也思索不出相應(yīng)的答案。
“因為這個圣賢必須是完人,至高無上的完人,無論學(xué)識還是道德都無可挑剔。只有這樣,讀書人才能用圣賢去對抗國君,與國君平起平坐,爭取自身利益,維護自身利益!
瑯琊眾人恍然大悟。
“圣人,我悟了!這不就是您剛才說的土地公嗎?”
“對啊!圣人說我們農(nóng)民可以匯聚在土地公身邊,以土地公的名義和國君討論土地歸屬權(quán)!
“讀書人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個圣賢是誰呢?”
岳川笑而不語。
上輩子的世界里,讀書人把已經(jīng)故去的孔子捧上神壇,成為讀書人的精神領(lǐng)袖。
讀書人動輒“子曰”、“圣人曰”,揮舞著道德大棒,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進步。
但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讀書人最后也變了心、變了質(zhì)。
這輩子的世界里,孔子成了孔黑子,一個德才肩背的悟道境強者。
身上還隨時揣著一把斧子,能把活人劈死,還能給死人劈棺,從搖籃到墳?zāi)挂粭l龍服務(wù)。
悟道境壽元悠長,估計孔黑子還有幾百年好活。
后面那些徒子徒孫估計是熬不過孔黑子,也沒有機會把孔黑子捧上神壇——這位老先生自己有腳。
所以,岳川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讀書人會選擇誰。
“讀書人會選擇誰當(dāng)圣賢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圣賢會成為他們謀取利益的工具。所有讀書人都會圍繞在這位圣賢身邊,為讀書人這個群體奮斗終生!”
“他們會游說國君,讓國君同意讀書人做官,然后是讓國君同意只有讀書人才能做官。剛開始,讀書人很少,只要來了就能做官。后面讀書人越來越多,誰做官誰不做官呢?這個事兒怎么辦呢?”
聽到岳川的問題,瑯琊眾人全都愁眉苦臉。
是啊!
怎么辦呢?
一旦人多了,利益就不好分配了。
岳川呵呵一笑,“如果不夠分配,那就考試!把圣賢的著作當(dāng)做考試內(nèi)容,讓讀書人一一背誦,或者以書中某句話為題,讓讀書人寫一篇文章?傊,擇優(yōu)錄!學(xué)而優(yōu)則仕!”
嘩!
瑯琊眾人集體震驚!
他們想了想,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
“如果咱們國君也給咱考試就好了,我能背書背得滾瓜爛熟!
“就算國君同意也沒用!”
“為啥?”
“咱們沒有圣賢書!”
一句話,打消了所有人的幻想。
岳川接著說道:“讀書就能做官!做官就能撈錢!撈到錢就能在家鄉(xiāng)購買大量的土地!有了土地就能成為地主!成為地主之后就能培養(yǎng)出更多讀書人!
“就這樣,讀書人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子孫孫安排得明明白白,只要順著讀書、考試、做官、撈錢這條路走,就能興家旺族。”
“與他們相對的是窮苦農(nóng)民,種地賣糧,攢錢蓋房子,蓋房子娶媳婦,娶媳婦生孩子,孩子長大繼續(xù)種地!
“當(dāng)然,窮苦農(nóng)民這條路是讀書人設(shè)計的,并且強迫農(nóng)民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敢有半點偏離,就會當(dāng)成流民抓起來。”
“不是讀書人沒有良心,而是他們需要有人幫他們種地,幫他們勞作。畢竟,再肥沃的土地也需要有人耕種才能長出莊稼,地主就算力大如牛,又能耕幾畝地?”
“讀書人把持政治話語權(quán)之后,不但極力貶低農(nóng)民,限制農(nóng)民。還會不斷抬高讀書人的地位,告訴世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除此之外,讀書人還會不斷給自己增加特權(quán),比如免除稅賦和徭役,種地產(chǎn)出的糧食一粒兒都不用上交。如此一來,國家的賦稅和徭役就轉(zhuǎn)嫁到了農(nóng)民身上,導(dǎo)致農(nóng)民越來越貧窮,最終不堪重負!
“走投無路的農(nóng)民會造反,想要推翻國君。但是推翻國君之后,誰來當(dāng)國君呢?新國君想要坐穩(wěn)這個位置,需要討好誰呢?”
“農(nóng)民?沒有人會討好農(nóng)民!相反,新國君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鎮(zhèn)壓這些農(nóng)民,如果不是需要耕種的農(nóng)民,國君會殺光所有農(nóng)民!
“想要坐穩(wěn)國君的位置,必須得討好讀書人,也就是地主。國君不但會承認他們的特權(quán),還會許諾他們更多的特權(quán)。”
“最終,農(nóng)民流血又流淚,什么也沒有得到。反而讀書人和地主,什么都沒有付出,卻得到了一切。每一次改朝換代,他們的特權(quán)都會水漲船高,一代代累加,最終超乎想象!
“到最后,讀書人可以傲王侯、慢公卿!他們可以拿著圣賢的話語抨擊君王,拿著圣賢的德行約束君王。”
“君王吃什么飯、穿什么衣服、娶什么女人,都要聽這些讀書人的。否則,就會被全天下讀書人口誅筆伐,成為昏君、暴君!”
“到那個時候,讀書人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超越一切、主宰一切!一言可決君王廢立,一念可定天下興衰!
“你們,羨慕這樣的讀書人嗎?”
瑯琊眾人全都沉浸在震撼中,久久無法自拔。
他們被岳川描述的景象驚呆了。
讀書人竟然這么恐怖。
自己讀書,只是想多明白一些道理,多掌握一些知識,掙點小錢,做個小官。
跟圣人的胸懷格局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平心而論,他們非常羨慕圣人口中描述的“讀書人世界”。
然而道德和良心讓他們果斷搖頭,堅定批判。
“不!我們不羨慕!也不向往!”
“這種人簡直就是讀書人的恥辱!”
“禍國殃民,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了!”
“該死!該死!這種人都罪該萬死!”